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我国古代士人进入幕府任职,称为入幕。何为幕府?其实就是指军事指挥机构,先秦时期已有这一称呼。因为古代军队外出作战,指挥机构均设在帐幕之中,故称幕府。后世遂把这种军政大员的衙署统称为幕府,在唐代则用来特指节度使、观察使、都防御使、都团练使(主要是指前两者),在内任职的文职官员统称幕职官。 唐代入幕之风盛行,“大夫公卿者十八九”为幕僚出身 唐代入幕的士人大体可分为白身、现任官、前资...
非遗大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在当今工业文明为主导的社会,很多优秀的非遗濒临消亡和失传。日前,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非遗司原巡视员马盛德应邀做客人民网,就非遗保护的效果与意义回答了网友们的问题。 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解决农耕文明中的文化与当今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快速发展社会之间的矛盾?马盛德指出,只有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马盛德谈到他的家乡,...
250件唐代贡窑瓷器6日首度亮相中原,其中,与大英博物馆馆藏瓷枕“同款”的残片也首度现身,引发关注。 当日,名为“窑火神工--鲁山段店窑陶瓷精品展”的展览在河南博物院启幕,展览汇集段店窑代表性陶瓷器250余件。 史料记载,河南鲁山段店窑被称为唐代贡窑,中国名瓷汝瓷、钧瓷之源。该窑址创烧于唐,历经宋金,而终于元,烧制瓷器历时数百年。 主办方称,此次所展文物年代跨越唐、宋...
汉代铜镜制造业,是继战国之后铜镜生产的第二个高峰。其铸造工艺不断进步,铜镜应用日益普及。此时期的铜镜被赋予了丰富社会内涵和人文精神,开创了铜镜艺术的新格局。而唐代铜镜铸造业更是兴盛发达,并形成铜镜生产的第三个高峰。其形制、纹饰和铭文等都与汉镜大不相同,完全以全新的面貌引领时尚,展现一派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是中国历史上工艺水平最高的铜镜。现介绍二面汉唐时期的铜镜,来感受汉唐文化的无穷魅力。 图...
唐代吏治虽然相对清明,但也不乏懒政的官员,有些甚至成为懒政庸官的代表。 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苏味道,少年入仕,升迁顺利,曾几度拜相。史书上说他擅长陈奏,还很博学,对于台阁的典故和制度了如指掌。但是,他出任宰相期间,没有什么建树和贡献。他曾经对人讲,自己处事并不想决断明快,因为如果做错了,必定因为自己的倡议和负责而引来指责,所以要“模棱以持两端可矣”。因此,时人又称其为“苏模棱”。 ...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近一年的持续勘探发掘,唐代宗元陵取得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的重要阶段性成果。考古工作者在唐代宗元陵发现的下宫1号建筑基址,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唐代陵园建筑基址,对研究、复原唐代的宫殿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始于2006年,在唐代宗元陵发现的神道石刻和下宫建筑遗址,可以说是近年来在唐代帝陵保护中取得的重要收获。”主持发掘的陕西省...
白瓷是唐代陶瓷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它初始于隋代。盛唐时期得到很好的发展。白瓷著名的瓷窑是河北内邱的邢窑,和南方的越窑齐名,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此外唐代烧造白瓷的还有四川的青羊宫窑、邛窑,河南的巩县窑、鲁山窑等,河北省烧造白瓷的窑口最多,除邢窑外,曲阳、平阳、平定、霍州等地都有烧造白瓷,有些发展到宋代时出现了以烧造白瓷而出名的定窑,列入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中。 邢窑白瓷有细粗之别,细瓷胎质坚硬,胎...
长沙窑在今湖南省长沙铜官镇,故又名铜官窑。从窑址发掘资料来看,该窑始于唐而终于五代,以烧青瓷为主,兼烧少量的白釉、褐釉、酱釉、绿釉和蓝釉等。产品有盘、碗、碟、杯、壶、瓶等日用器和猪、羊、马、狮、青蛙等象生瓷。 近年来,长沙窑瓷器独有的文化内涵,精湛的技艺深受世人的青睐,其价值更是连年倍增。长沙窑代表了唐代从注重釉色美转移到瓷器彩绘装饰美的发展新方向,是陶瓷史上一座里程碑。 此件唐代长沙...
唐代是改制汉代之前礼仪最大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用玉制度也格外的重视,这个时候的玉器在祭祀完毕后开始了焚烧,尤其是玉璧都附于柴火中焚烧。贞观时期,专门制定了五岳、四镇、四海、四渎祭祀。五岳和四海都知道就是我们现在五岳和东南西北海,四镇是东真沂山、南镇会稽山、西镇吴山、北镇医无吕山,东渎大淮、南渎长江、西渎黄河、北渎大济。 唐代制定了5大礼,并完全的细节化,把祭拜分出了格外一个档次:其中吉...
一、柴窑 柴窑一名最早见于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万历以后的《玉芝堂谈套》、《清秘藏》、《事物绸珠》、《五杂姐》、《博物要览》、《长物志》等书多论及此窑,但众说纷纭。基本有两种见解:一为周世宗姓柴,当时所烧之器都叫“柴窑”;一为吴越秘色青瓷即“柴窑”。对其形质,曹昭认为:“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张应文则谓:“柴窑不可得矣,闻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
和中国古代其他朝代一样,唐代也有夜晚在宫中值班且寄宿在衙门的制度,历史上将其称为宿直,或寓直,夜直,又简称直。在《唐会要》的“当直”条中,有8条关于唐代宿直制度运行的记载,而在《全唐诗》及其他相关文献中,也能读到一些零星的关于宿直的记述。通过检索相关的文字,我们能从几个方面梳理一下唐代的宿直制度。 虽然宿直制度非常严格,但违犯当直条例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 关于必须参与直的官员,史...
瓯窑上刻有“余王监”字样 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活动日前启动,永嘉唐代瓯窑遗址入围。 此次,40个项目入围初评。其中,我省有4个项目(永嘉唐代瓯窑遗址、宁波大榭史前制盐遗址、绍兴兰若寺墓地、开化龙坦明代青花瓷窑址)。 永嘉唐代瓯窑遗址是浙江乃至全国的重要窑场之一,也是最早出现在文献中的窑场。 该窑址位于永嘉县三江街道龙下村,这里是楠溪江入瓯江口,也是瓯窑的重...
唐律是中国现存第一部体例、内容十分完整的法典,也被称为古代法典中的“最善者”。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法典对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的立法产生过很大影响,形成了中华法系。当下,我国正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必要知晓唐律的来龙去脉,增加一些相关知识。 以肉刑为主转向以自由刑为主 中国从夏朝开始就制定法律,其中夏有“禹刑”、商有“汤刑”、西周有“吕刑”等。春秋末年,一些诸侯国改变以往...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唐高祖李渊重孙李道坚墓中发现内容丰富、题材独特的壁画,其中的山水屏风壁画为目前发现的唐代纪年墓中最早的山水屏风壁画。 据介绍,李道坚墓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西南,属于献陵陪葬墓,曾多次被盗。1994年富平县文物部门曾对该墓进行了初步调查,将该墓命名为富平朱家道村壁画唐墓,并发表了相关资料,之后被研究唐墓壁画的学者多次引用。由于该墓被盗严重,陕西省考古...
唐代和平昌盛、国泰民安,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特殊、最少约束的一个时期,是思想文化开放型的杜会,善于和敢于向外来的优秀文化学习与借鉴,并将它吸纳融合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玉器一改以往的古风古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以全新的面貌出现,颇具浪漫主义色彩,显示山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时代风格,为中华玉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了玉器的创新和发展。 首创的玉带銙服饰玉器 中国古代衣着特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