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1日上午固镇华巷华老汉在挖红薯地窖时工时,意外发现一古墓,经专家初步断定,此墓为一宋代古墓。 经过仔细勘察,确认深洞为一座古墓,该墓为双墓室,内有墓志、陶俑、陶猪、陶牛、铁器等物,且物品保存较完好。根据这些物品,专家们初步判定该墓是宋代时期的古墓。 古墓保存较为完整 墓有大量陶俑
11月3日,安庆市岳西县文物工作者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一座清代乾隆年间的塔亭。 这座塔亭坐落于店前镇后河村灶形山,为石条砌成,高3.3米,亭中是清代潜邑四望山立生和尚墓碑,背后即是墓地。据岳西县文物局专家介绍,这是岳西县境内发现的首座塔亭。
潘有为古墓近日被发现,文保专家呼吁挂牌保护 白云山自古就是名人古墓集中地。目前已有105座墓葬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但仍然有更多尘封已 久的古墓尚未被人发现。近日,广州民间文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在白云山发现了一个大型古墓(见图),初步判断墓主人名叫潘有为。他是何许人也?经考察发现,此 人是清朝一名正二品高官,曾参与《四库全书》编撰。更有历史价值的是,其父亲是清朝广州大名鼎鼎的首富潘振承,曾被评为18世...
11月3日,记者在正在建设中的汉梁文化公园内看到,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一座古墓葬,文物部门初步判定为一座明代归德府的夫妻合葬墓。 今年5月下旬,我市文物部门配合汉梁文化公园建设,发现了这座砖石结构的墓葬。10月12日至今,市文物局、市文物工作队、睢阳区文物局三家联合对此进行了考古发掘。这座墓葬的地点位于睢阳区古城办事处西南门村附近正在建设中的汉梁文化公园内。这座墓葬为砖结构,墓顶距离地面1.5米,...
石窟中的雕像通讯员雷声国摄 绝壁上的大小石窟通讯员雷声国摄 记者昨悉,有摄友在南漳县长坪镇陡山村黄家坡大绝壁上,发现了一处宗教文化石窟群遗址。 建有石窟群的绝壁坐北朝南,宽和高均达数百米,绝壁上有多个天然洞窟以及8处人工洞窟。洞窟分上下两层排列,绝壁半山腰上有一排,以天然洞穴为主,其中一处被当地人称作“太乙真人修仙洞”;下面一排以人工洞窟为主。此处还存有碑刻26通、摩崖碑记11块,各类木...
3日,记者从四川凉山州委外宣办获悉,10月下旬,文物部门对安宁河畔的西昌市佑君镇站沟村一处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安宁河畔最大的远古宅基地,其主人种植水稻、黍、粟,遗址上面还迭加南诏大理时期火葬墓,其主人除了种植水稻、黍、粟外,还比先人“多了大豆和小麦”。 发掘地位于安宁河西岸台地上一个称作“沙坪站”的村庄外,在一片水稻收割后的田地包围着的一块田地。这次发掘是由成都市博物院、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西...
历时5年考古发掘,出土文物1万余件,墓主为距今2000多年的某一代海昏侯。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昨天首次对外公布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阶段性考古成果。考古学家认为,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 海昏侯墓园位于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东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整个墓园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错落有致分布着以海昏侯墓为核心的大小8座墓葬和一座...
温州市瓯海区的中岙山山脚有一家养殖场,一个多月前,该养殖场在修理山脚的护坡时挖出了两座古墓。一座古墓封门完好(下文简称“M1”),长6米,宽2.3米,封门高1.6米;一座封门已损毁(下文简称“M2”),整体规模略小于前者。考古部门接到消息后,立即组织人员赶往现场展开抢救性清理。 据了解,发掘已近尾声,按照墓上的线索,这应该是公元303年西晋时期的墓。同时,考古人员还在墓中发现了砚台、兵器等物品,...
记者5日从陕西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人员在西安南郊发掘了蒙元时期“汉人世侯”刘黑马家族的12座墓葬。其中刘黑马墓志保存完好,内容与《元史》等文献相互勘正,对研究“天成刘氏”仕宦经历及婚姻状况等内容提供了新的资料。 据介绍,汉人世侯是蒙古在征服汉地过程中产生的,属于蒙元上层统治精英,有其独特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地位,主要包括天成刘氏、真定史氏、济南张氏等家族。 刘黑马是大蒙古国窝阔台汗所立的汉军三万...
11月4日,记者从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新闻媒体通报会上获悉,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历时5年科学挖掘,目前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经过多次考古研究论证,考古学家认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 西汉海昏侯墓位于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东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墓主为西汉中晚期的某一代海昏侯,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1...
图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中的真车马陪葬坑。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摄 图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中的真车马陪葬坑主墓航拍图。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摄 图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中的真车马陪葬坑主墓外景。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摄 江西官方4日首次对外公布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经过多年的艰苦发掘,经多次组织专家研究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考古发掘具有先进的理念...
11月3日,尉氏县蔡庄镇“云成号”雕版第四代传人刘兰昌正在用祖传的《渭南词》清代古籍雕版为客户印制书页。 1870年,刘云成作为“刘记”雕版第十八代传承人创建了“云成号”,在当地开创了自己雕版、印刷的历史。这次发现的《渭南词》清代古籍雕版,是刘云成1892年刻制的。这套雕版共43面,正文两卷42页1万多字。此套雕版为软笔楷体,按宋版遗风精雕而成,至今仍能清晰地刷印。 昔日,“云成号”木版年画、...
记者2日从陕西榆林市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人员在当地府谷县境内寨山村发现大型史前石城遗址,初步推测为仰韶晚期到龙山早期,或早于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石峁遗址。 距今4000年左右的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山梁上,最早修建于龙山中期或略晚,兴盛于龙山晚期,属于中国北方一个超大型中心聚落。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府谷寨山石城遗址,有东西四门和望楼。北临黄河支流石马川,东临绿川沟河流。 ...
江西官方4日首次对外公布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历时近5年的考古发掘,这座距今2000多年、中国迄今发现保存最完整的西汉列侯墓园,出土了各类珍贵文物1万余件。 一座古墓遭盗掘引发官方关注 2011年3月23日,江西省文物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在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老裘村民小组东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盗掘。该事件立即引起了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文物局和当地政府的...
据英国《独立报》的最新报道称,在泽西岛发现了冰河时代末期的远古艺术,堪称不列颠群岛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画作。据悉,这块刻有十字线条的石头“画作”迄今已有14000年的历史,是北欧地区最早的艺术品。 据“冰河时代岛屿”项目联席总监Chantal Conneller表示:“这与远古时期的‘崇拜’行为不同,这个图案更像是一种有意雕刻的行为。”但她同时也补充道,这件艺术品还需要放射性碳元素的年代测定才能够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