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山西省长治市文物旅游局获悉,该市襄垣县近日发现一宋代墓葬,墓内南壁两侧雕刻的龙头挂件较为罕见。 该古墓是在山西省潞安矿务局王庄矿医院建筑工地上发现的。文物考古人员介绍,该墓是用沙石砌成的仿木结构,坐北朝南,墓室由墓道、墓门、主室等组成,墓门用石头雕刻而成,墓内南壁两侧雕刻的龙头挂件较为罕见。 文物考古人员研究分析,墓中虽没有纪年文字,但从其形制、斗拱、板门、子棂窗等做法和同时出土的白釉瓷...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6月25日电(记者丁铭)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近年来通过对红山文化墓葬深入研究发现,积石冢是红山文化的主要墓葬形制。 据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已发现的红山文化墓葬大多以积石冢的形式出现。所谓积石冢,就是在墓上封土后再积石。常见的墓地一般规模较小,墓葬少则几座,多则数十座集中于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内。既有土坑竖穴无葬具者,又有石块或石板砌棺者。...
6月11日下午,花溪区青岩镇在对迎宾路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座古墓。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根据实物和墓葬型制初步考证,墓葬时间约在明朝年间。 据史料记载,贵州省四大古镇之一的青岩镇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里密集了明清古建筑,是一座享有盛名的历史文化名镇。这次发现的古墓是贵阳八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工人何大远在对青岩镇迎宾路建设工程施工时发现的。据他介绍,当时挖掘机挖到一米多深的时候,...
近日,甘肃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城区西郊抢救性清理发掘一座魏晋时期墓葬时,发现一件陶奔马造型与上世纪60年代出土的铜奔马很相似。 上世纪60年代,武威市区雷台汉墓出土了一件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天马”),因其造型独特——凌空飞腾的骏马与展翅飞翔的燕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塑造出一匹横空出世、风驰电掣般飞速前进的“天马”形象...
近日,甘肃省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凉州区张义镇张庄村五组的 一个荒山坡上发现一座东汉早期的木椁墓葬,并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 据有关文物专家介绍,此次发现的墓室为东汉早期土洞单室夫妻合 葬木椁墓,墓室因山体滑坡半裸露在外,墓室的墓道已不存在,墓室四周和顶部均为柏木圆段整齐围起排列。文物专家称,墓葬中出土的随葬 品有陶壶、陶奁、竹钗、木牛、指环等文物。 另悉,墓葬中还出土了一件极其独特的木器,高0...
昨天,晨报报道了嘉定江桥镇华江支路一在建工地发现两座明代墓葬,经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研究部专家鉴定,判定其中一座墓葬为明朝万历年间的夫妻合葬石室墓。昨天,专家对另一座墓葬进行了挖掘鉴定。根据墓室主人的官服判断,此人官居四品。另综合现场出土的各种资料,考古专家推断,此处墓葬极有可能系明朝著名书法家和画家李流芳的家族墓群。 断墓主至少官居四品 昨天下午,在11日挖掘的墓葬东侧,考古专家继续...
M五0二墓葬现场角落的人形木俑。(图片来自:三秦都市报) 新华网西安6月11日电(记者 任珂 冯国)继2005年和2006年发掘工作取得较大成果后,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两周墓葬考古今年发掘各类墓葬20座,其中两座很可能是国君与国君夫人之墓,一座墓室还出土了迄今时代最早的彩绘木俑,比秦兵马俑早五百多年。 记者9日在考古现场看到,十几座小型墓葬中除了尸骨之外出土东西很少,而两座带墓道的甲字型大墓,则...
记者从河北省定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获悉,2007年4月至5月,该所为配合城市基建工程,对在该市一建设工地进行的文物考古勘探中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首次发现七座唐代墓葬为史料记载的船型砖式墓葬。 据文物工作者介绍,唐代墓葬过去多为零星发现,且数量较少,基本无规律可循,故船型墓的发现更显难得。此次发掘的墓中随葬品均以陶瓷器或其他生活用品为主,基本反映了当时小型墓葬的特点和该区域传统的丧葬...
河北省邢台市文物管理处近日发现一批共计29座唐宋墓葬。经考古人员抢救性挖掘,共清理出29座唐宋墓葬和大量的陶瓷器及铜铁器。 据介绍,发现古墓的地点位于邢台一建筑工地。这批古墓葬距地面深约3-4.6米,大部分为洞室墓。出土遗物主要有塔式罐(成组)、 陶俑、瓷碗、瓷罐、执壶、铜镜、铜钱、铁犁铧、铁铛、残墓碑等。其中前三者较为珍贵,相对数量较大。塔式罐由盖、罐、座三部分组成,外用白粉打底,绘制花卉图...
5月22日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近5个月的紧张工作,考古人员对该省靖安县水口乡李洲坳古墓的考古发掘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专家指出,该古墓为一坑多棺型,此种葬俗在江南乃至全国都极其罕见。 据了解,李洲坳古墓被发现于去年12月底;今年1月6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靖安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进驻现场展开发掘。这一古墓是一处有封土的大型土坑竖穴墓葬,面积约190平方米。迄今墓葬内共清理出棺...
为配合萧县新宾馆建设,近日,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萧县文物部门共同组成的发掘队,对新宾馆建设工地进行考古发掘。萧县新宾馆建设工地位于县城西侧,凤山脚下。经文物部门考古钻探,发现有墓葬19座,其中砖室墓14座,竖穴式土坑墓5座。目前发掘清理工作已基本结束。文物部门正在进行后期整理研究。此次发掘共出土文物二十余件(套),有陶楼、陶案,陶灶,陶圈厕,耳杯,铜带钩,串饰,画像石等汉代文物,最引人注目的是...
本报宝鸡讯 周公庙考古队经过认真仔细的研究和钻探勘察,又在岐山县蒲村镇赵家台发现了规模较大的周代大墓群,这是继2004年凤凰山发现周代大墓群后考古工作者在岐山县的又一考古重大发现。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经批准考古队在此进行保护性发掘。赵家台遗址位于岐山县蒲村镇赵家台村,西距周公庙遗址东距周原遗址均为10公里左右。2005年春天,关中旅游环线公路在此地施工过程中,推出了两个陶罐,省考古研究所便组织考古人...
从河北省文物部门获悉,河北省保阜高速公路考古队在保定市满城县发现一处规模较大的古代村落遗址和墓葬群。目前,考古专家正在对出土文物进行室内整理。 据了解,保阜高速公路是国家和省高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途经满城、顺平、望都、唐县、曲阳、阜平,全长147公里。这个考古发掘现场位于满城县方顺桥乡陉阳驿村附近,分为东西两个发掘区,发掘面积接近2700多平方米。 据有关专家介绍,东区的北大寺遗址为元代...
沈阳文物考古研究所9日对外宣布,考古人员日前发现一个规模较大的汉代家族墓葬群。 据沈阳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一队队长肖达顺介绍,墓葬群位于沈阳市商业闹市区五爱街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是由建筑工人施工挖地基时发现的。经考古人员发掘,共清理出16座墓葬,其中有3座墓葬保存较为完好,里面发现了三个完整的祭台和两具不太完整的残骸。在墓葬群中还发掘出了大量的随葬品,主要是陶器制品。整个墓葬群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排...
新华网天津5月2日电(记者周润健)记者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近日,该中心对天津滨海机场扩建工程征地范围内发现的两处墓地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共发掘明清墓葬近30座,灰坑2座,古代窑址1座,出土陶、瓷、釉陶、银、铜、玻璃器等文物近百件。 据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部部长盛立双介绍,此次发掘的明清墓葬基本为竖穴土坑墓,南北向居多,分单人葬、双人葬、多人合葬三种形式。出土文物以铜、银饰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