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商洛考古队在蓝田至商州高速公路上赵塬地段,发现一处战国中晚期墓葬群。 这批墓葬共24座,均为竖穴土坑,单人葬。墓葬出土随葬器物6件,且全部为随身携带的冷兵器,不见有其他陪葬明器。墓葬坑深1~1.5米,墓坑挖得很不规整,坑壁表面凹凸不平,墓口边线不直,墓底或倾斜或高低不平,显得非常毛糙。该墓群排列基本有序,整体分析这批墓葬埋得非常急促。 上赵塬战国墓葬群是目前在商州20平方公里以内,首次发...
内蒙古自治区近期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墓葬群,出土了一些罕见的兵器。 据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吉平介绍,这个古墓葬群位于内蒙古扎鲁特旗境内。2006年,考古工作者曾对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今年6月初以来,清理发掘工作继续进行。截至目前,两次发掘工作累计已清理古墓葬300多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蚌器等800多件。 吉平说,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的兵器,包括骨梗石刃刀、骨梗玉刃刀和石镞等...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文物考古工作者近期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墓葬群,其出土器物独具特色,不排除是一种新的考古学类型。 据此次考古工作领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吉平介绍,这个古墓葬群位于内蒙古扎鲁特旗境内一名叫南宝力皋吐的地方。2006年,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对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2007年6月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继续进行清理发掘工作。 截至目前,两次发掘工作累...
26日至27日,国家、省、武汉市文物部门的大批考古专家聚集荆门,就发掘最近在荆门发现的大片新石器时代墓葬群事宜进行商讨。 据文物部门介绍,今年上半年,荆门供电公司在该市东宝区子陵镇龙王山遗址兴建变电站时,发现有零星陶片,经文物部门勘探和初步发掘,确定为新石器时代的墓葬群,现已发现墓葬开口100多个。在已经发掘清理的14座墓葬中,出土玉器6件、陶纺轮2件、陶器546件,并在墓葬群内采集到石铲、石斧...
近日,钟楼区永红街道霍家村桂花园工地施工中发现一座大型墓葬,常州博物馆随即派工作人员前往进行保护性发掘,现清理出各类随葬器物124件(套),据出土器物和死者服饰判断,为明代中期墓葬。 参与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的常州博物馆馆长助理唐星良向记者描述,该明代墓葬为一大型石室浇浆合葬墓。墓内四壁以整块石板砌成石室,顶部以两块厚20公分的条形石板覆盖。石室内为长方形木椁,外髹黑漆。椁内分置两棺,棺木为楠木质地...
出土的三件宋青白釉碗 经省文物局授权,在南平市文管办及浦城、建阳博物馆的支持下,日前,光泽县有关部门对崇仁乡共青村一处宋代墓葬进行发掘,共出土文物三件,均为宋青白釉碗,该釉碗质地精良、造型优美,为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墓葬位于省文物保护单位——马岭商周墓葬遗址内,距今约1000年,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由于年代久远且早期曾遭盗墓破坏,墓主的身份暂时难以确定,但根据墓葬外部造型、规模和结构分析...
九江市文物部门近日在武宁县泉口镇芭蕉村发现一个庞大的和尚墓葬群,共有明朝初期至清朝康、雍、乾期间的和尚墓葬100多座。据考证,这是迄今为止江西省境内发现数量最多的明清和尚墓葬群。 这100多墓葬全部采用青石垒成,最大的一座面积达20多平方米,分为三层,主墓为圆形,直径约为3米,墓碑宽约为3.5米,高为1.5米,墓碑上雕刻的碑文,清晰可见。据墓碑记载,这些墓葬有十多个是当时的大禅师,其中还有一位为...
近日,我市临城县北街村村民在进行施工挖掘时发现一古墓。古墓内有一幅优美的壁画,经专家考察鉴定,该古墓和壁画都出自明代。 古墓是7月17日临城县北街村村民在进行水渠工程施工时发现的,村民发现古墓后立即报告县文物部门,县文物部门马上对该墓实施保护并进行有关考察。记者在县文物局对该墓地清理报告中了解到,该墓墓室为长方形,长5米、宽2.5米,墓道宽1.7米,墓道底部为斜坡形。在墓室北部成东西向有一石棺,...
截至目前,安徽省考古部门在六安城东开发区一带,发现、发掘的古墓葬超过2000座。其中,仅龙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所征的20公顷土地内就发现古墓葬900多座(本报8月16日报道),这一密度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十分罕见。六安城东古墓葬如此集中,专家据此判断汉代六安是座“繁华都市”。 考古人员介绍,从发掘情况来看,六安城东古墓葬90%是汉代墓葬,另外10%左右则为战国墓葬、宋墓葬、明清墓...
本报曾经报道过六安经济开发区古墓葬分布密集的消息,其墓葬无论从数量还是年代上都是国内非常罕见的。近日,考古工作人员又在经济开发区境内的白鹭园发现了大型的古墓葬群,与周边分布密集的小型墓葬群相比更为壮观。 从地理位置看,白鹭园古墓葬区应为这一带古墓葬的中心区,位于经三北路以西、老油库以东、皋城东路以北、许继慎路以南。南北约1000米,东西约800米,总面积为800000平方米。区内明显可见的古墓葬...
保加利亚考古学家日前在保东北部濒临黑海的卡利亚克拉角一处墓葬中发现珍贵的中世纪金银饰品,部分饰品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保通社15日援引保科学院考古学院佩特鲁诺娃院士的话说,其中一件缀有金片的银制头饰为保考古学家迄今仅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出土金银饰品还包括耳环和戒指等,上面镌刻的文字因年代久远,腐蚀严重,已无法辨别具体内容。 佩特鲁诺娃院士说,根据墓葬中的陪葬品数量和工艺,可以初步判断墓主...
墓葬群发掘现场 近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会昌县西江镇大田村王江湾小组马尾湾瑞赣高速公路建设工地发掘出一处明清时期的大型客家墓葬群。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领队、副研究员杨军介绍,这次发掘出的墓葬群共有大小墓穴20个,大多为长方形砖石墓,是一许姓家族的家族墓葬。其中既有一次葬的墓穴,也有二次葬的墓穴,既有同穴合葬墓,也有异穴单室墓。据了解,二次葬是客家人一种久远的葬俗,是南方客家人返迁历史的重要证明。这...
古墓附近发现的清代铜钱 记者昨日获悉,该处古墓已被初步确定为西汉时期的竖穴墓,经省级部门批准,我市考古部门已从昨日下午开始,对古墓进行保护性发掘。在现场附近发现的大量铜钱已确定与该墓葬无关。 昨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土山寺村南侧的施工现场,看到古墓的周围聚集了大量围观群众,其中有不少考古爱好者看到报道后专程赶到现场查看。考古专家告诉记者,他们决定向省级部门报批,申请对该座西汉竖穴墓进行发掘。一位...
与杭州灵隐寺并称为姊妹寺的安吉灵峰寺,在为庆祝建寺1100周年修复蕅益大师灵塔院的施工整理过程中发现明代高僧蕅益的舍利。 灵峰寺位于安吉县城西南灵峰山,始建于五代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禅宗灵峰派创始人蕅益大师系中国佛教史上著名人物,别号“八不道人”,对灵峰寺情有独钟。 据了解,今年是灵峰寺建寺1100周年,灵峰寺决定对方丈院、阿兰若处、蕅益大师塔院、碑廊进行重修。...
在皖西地区享有盛名的六安城东开发区白鹭园,因林深树密常年栖息着数以万计的白鹭。近日,这里传出令人惊讶的消息:经六安市文物专家小组初步调查,这片城郊天然森林深处“藏”着70座大型古墓葬,初步判断与六安双墩王陵区有一定联系。 今年6月开始,六安市文物局组成专家组,对六安城东开发区地域开展调查,并于近期报告了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六安城东开发区范围内系古墓葬比较密集的地区。据统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