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毗卢寺位于石家庄市西北城郊,以明代壁画而闻名中外,虽历经数百年沧桑岁月,壁画大体保存较好,但局部出现病害的侵蚀,亟急加强科技保护。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信息技术也同样在文物保护、开发利用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各方支持下,毗卢寺博物院即将启动壁画的数字化工作,力求打造一个全信息数字化的毗卢寺。为此特邀请全国壁画保护权威敦煌研究院派出拍摄小组,携带一个工作站对毗卢寺壁画进行数字化拍摄。主要任务是对壁画...
□苏报记者 施晓平 你知道珍贵古籍是怎样数字化的吗?苏州图书馆副馆长汪建满、苏州嘉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伟国,透露了从图片扫描到人工录入文字再到校对、生成数据库等的全过程。 软件没法用,文字只能人工输 古籍的数字化,离不开相关的软件系统。为此,苏州图书馆联合苏州嘉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了古籍数字化软件系统。 不过,该软件系统是将数字素材加工成数据库的操作平台,古籍的页面原...
从甲骨到简竹,从简竹到丝帛,从丝帛到纸张,再从纸张到屏幕——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书……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的成熟,为数字阅读插上了双翼,我们由此走进了数字阅读时代。阅读介质的革新必然带动读者群体阅读选择上的革命,并伴生着读者在媒介选择上的新老分化。随着时间的推进,新介质在读者群的代际迁移中终将逐渐固化并理所当然地被接受。这种固化的过程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尽管当下这场媒介变革尚处于勃兴之初,但...
“非遗”保护的现状如何?如何才能将它们更好地传承下去?近日,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的部分专家。 “四级”保护体系初步建立 昨日上午,在位于中州中路的市群众艺术馆,我们看到,一楼西侧展厅以实物和图片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了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 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张雷介绍,2006年,洛阳市下发了《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洛阳市非物质...
记者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在日前举行的“亚洲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中日双边国际研讨会暨技术交流会”期间,中日专家们就文物及其数字化技术进行了深入交流,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深度合作,以永久保存日益脆弱的亚洲世界文化遗产。 据了解,此次研讨会是由日本京都大学发起,西安交通大学主办,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方素平教授任会议执行主席。来自中日...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赵中悦(中)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现场听取遗产保存情况介绍。 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间租借的办公室里,中心主任赵中悦说起自己最骄傲的事便是正在办公室里运行的一套软件了。这套由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自行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软件,是在全国难得一见的、最先进的普查手段即使是在偏远的普查现场,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上传包括文字、图片、录像、录音...
受到2001年塔利班炸毁阿富汗巴米安大佛的刺激,伊拉克裔美国人本·卡塞拉(Ben Kacyra)和妻子在2003年成立了非盈利组织CyArk,将自己公司所发明的激光扫描技术和云数据处理软件用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 现在,这一3D技术将用于清东陵的数字化保存。 12月5号,中国国家文物局和苏格兰文物局签署了协议,正式将清东陵纳入“苏格兰十大文化遗产项目”。 ...
日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一期)”项目在京验收展示。 文化部于2010年10月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承担建设任务。“一期”项目建设成果主要涵盖三方面内容: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数据库及专题数据库开发应用;二为秦腔、高密扑灰年画、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三个国家级非遗名录...
2011年12月26日-28日,“亚洲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中日双边国际研讨会暨技术交流会”在西安交大曲江校区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内成功召开。会议由日本京都大学发起,西安交通大学主办,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方素平教授任会议执行主席。西安交大国际处副处长贺长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保部部长赵西晨研究员,陕西历史博物馆张群喜研究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王展副研...
尽管距离结束已有整整一个月,但11月26日落幕的首届“印度艺术收藏”网络艺博会的影响仍在持续。由印度本土画廊共同组织举办的本次网络艺博会共吸引了印度41家画廊、200名艺术家和800多件艺术品,参会人员既有安尼施·卡普尔这样的印度老牌艺术家,也有阿妮塔·杜伯这样的印度当代艺术红人。在现有在线艺博会大都不太成功的环境下,印度首届网络艺博会的繁荣景象让业内人...
为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开展,更好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一期)”项目建设成果,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一期)”项目验收展示会于12月25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隆重举行。 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
12月16日,浙江省首例借激光扫描枝术应用于文物保护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湖南山造像三维激光扫描数字化成果通过验收。 该项目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钱江管理处与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形成了包括造像影像图、叠加线划图、剖面图、等值线图等各种基础图件,并绘制有造像附存岩体残损现状示意图、真彩精细三维模型及三维虚拟漫游视频等,为文物保护、修复、展示等提供了精确、真实的数据档案。与会专家对研究...
【新华社西安12月11日专电】(记者 冯 国)记者从陕西历史博物馆获悉,唐墓壁画珍品馆中“上展壁画数字图像采集”项目不久前通过验收,不仅保存下了百余幅壁画的“现在状态”利于研究,也为其数字化应用提供方便,有望建立起“数字化唐墓壁画馆”。据了解,中国古代壁画尤其是唐代壁画十分珍稀,而陕西地区出土的唐代墓葬壁画历经千年保存下来,更是十分珍贵。今年夏天,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墓壁画珍品馆开馆,集中展出了分别...
在印度的王后水井进行数字化记录,3D技术能够精确观察自然灾害对遗址的影响 “苏格兰十大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是苏格兰文物局、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及CyArk公司的合作项目,它利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包括激光扫描)记录苏格兰境内的全部五个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他国家五处世界文化遗产。12月5日,苏格兰文物局与中国国家文物局签约,正式把清东陵纳入“苏格兰十大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郭智东) 日前,中国第十届博物馆数字化推广论坛在扬州举行,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罗静、扬州市副市长董玉海等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文博单位摄影师、影像管理和信息化工作人员会聚扬州博物馆,共同探讨“数字化时代,文化遗产的影像表达”主要议题。 扬州双博馆外景 王蔚波/摄 优秀文化遗产摄影作品邀请展暨第十届博物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