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26日上午,以“低碳文明骑行,助力运河申遗”为主题的自行车骑行活动启动仪式在运河三塔之畔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是嘉兴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的内容之一,也是嘉兴市民积极参与、宣传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的一次具体行动。 2013年是嘉兴市举办第一届市民运动会之年,也是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迎检之年。7月,世界遗产专家将来嘉兴实地考察大运河遗产点段,并在明年最终决定嘉兴能否成为世界遗产。在大运河申遗中,...
5月18日是第37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Museums (memory +creativity)=social change)。激发创造力和活力,是近年来博物馆的特征,也是博物馆的最大动力。嘉兴博物馆在5•18期间推出多项体验活动,邀请大家一同走进博物馆。 博物馆日期间,嘉兴博物馆推出了“冰河时代巨兽——猛犸象披毛犀古动物群展”、“百钞珍品——嘉兴博...
为贯彻落实2013年全国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嘉兴市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各项工作, 4月24日下午,嘉兴市召开大运河(嘉兴段)遗产保护与申遗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大运河申遗办主任王一伟主持。会上,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局长金琴龙代表市申遗办对2012年度大运河(嘉兴段)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进行汇报,并结合国家文物局有关工作要求,对下一阶段申遗工作进行部...
为推进中国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顺利展开,4月19日上午,2012年度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宣传工作表彰会暨通讯员培训班在嘉兴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运河申遗宣传工作者40多人参加会议。 会上,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陈建江首先致辞,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嘉兴的经济、社会、人文环境及目前运河申遗工作情况做了简要介绍。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发表讲话。他指出,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宣传工作意义重大,...
4月18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这同时标志着我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全面启动。 建国以来,我市先后开展了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但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从未开展过全市性可移动文物普查,在国有可移动文物的管理方面,一直存在着家底不清、现状不明等问题,影响了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利用。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市将以县域为基础,围绕科学制定方案、加强业务培训、运用信息技术、注...
为贯彻落实2013年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精神,3月28日上午,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召开大运河(嘉兴段)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专题传达全国会议精神,部署近期相关工作。 会议首先传达了全国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学习了国家文物局童明康副局长在会上的讲话精神,明确了当前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坚持政府主导,深化部门协作;二是夯实基础工作,完善监测档案;三是改善保护状况,加强...
近日,嘉兴市根据大运河申遗工作要求,正在抓紧推进运河文化展示工作。经过专家论证、选址勘察和研究协调,嘉兴运河文化展示场馆设在嘉兴船文化博物馆内,面积约300平方米。展览将围绕嘉兴运河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独特价值、深远影响等方面内容,全面展示嘉兴运河的特点。 利用船文化博物馆进行嘉兴运河文化遗产展示,体现了嘉兴运河文化遗产的特色,也是我市对原有运河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充分利用。嘉兴船文化博物馆于...
为加快推进大运河(嘉兴段)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2013年2月21日,市大运河申遗办有关工作人员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文物局)副局长陈建江的带领,对嘉兴城北片区分水墩、文生修道院等遗产点及苏州塘等河道沿线保护整治情况进行实地自查。 按照《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嘉兴点段整治方案》的要求,我市已完成分水墩整治工程,拆除了体量高大的牌坊,对墩上的道路及场地铺装、绿化形式等进行了整改。但当前该遗产点还...
为贯彻浙江省全省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嘉兴段运河申遗工作,嘉兴市大运河申遗办邀请省运河申遗专家组成员前来嘉兴,专门就大运河申遗点之一长虹桥的保护整治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长虹桥位于秀洲区王江泾镇,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是浙北平原软土基上修建的最大石拱桥,也是至今仍在大运河主航道上发挥作用的少数古桥梁之一,已列入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根据申遗工作部署,王江泾镇政府以保护长...
为推进大运河(嘉兴段)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2013年1月18日下午,嘉兴市人民政府柴永强副市长带队对大运河(嘉兴段)保护整治项目推进工作进行了督查。 督查组一行实地视察了文生修道院本体修缮工程和长虹桥保护整治工程,并召开座谈会,听取责任单位项目进展情况汇报。文生修道院本体修缮工程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但与申遗迎检的时间节点相比,依然时间紧迫、任务繁重。长虹桥保护整治工程下一步重点是加强周边环境风貌...
舞台上,穿着旗袍的模特款款走来,接着清朝格格、唐代宫女等相继出场,仿佛穿越回古代。最令人惊艳的是,模特们根据各自的角色表演动作,她们脸上是清一色的京剧妆容,与这个节目的名称《京韵秀色》相得益彰。在日前结束的“盛世欢歌”第二届中国中老年文艺会演上,这个节目斩获模特类戏剧服饰的金奖。 这个节目的近30位表演者都已经年过半百,她们来自嘉兴市老龄艺术团。昨天下午,得知喜讯的洪丽...
2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海宁召开,全省各地文化部门来取经。记者从会上获悉,2010年,嘉兴出台《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和《嘉兴市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保护规划》,明确提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体系,建立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两年来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保护:体制机制逐步健全 据介绍,嘉兴现有世界级非遗项目2个,即...
由浙江省文物监察总队、衢州地区文物执法监察机构组成的检查组,于10月15日至18日对嘉兴地区的嘉善县、海盐县、桐乡市和嘉兴市区进行了文物行政执法监察工作的交叉检查活动。 检查组先后对沈钧儒纪念馆、金九避难处、天宁寺、茅盾故居、西塘古镇、乌镇老街建筑群等19家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实地抽查,对是否存在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进行了重点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被检查单位总体情况...
从上世纪60年代保存第一枚南湖红船参观券起,69岁的嘉兴老人朱炳荣就没有停止过和南湖红船的“不了情”。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收集的与南湖红船相关的邮票、明信片、参观券、商标等物已经超过1000件,被称为“红船老人”。 南湖边上“不了情” “我出生在南湖边,生长在南湖边,对南湖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在嘉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