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两岸故宫博物院将联合对所藏的两千余件先秦青铜器及其铭文做综合考察与研究,这是记者25日从北京故宫博物院获悉的。 北京故宫25日在北京举办了“故宫研究院发布11项科研与出版项目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近几年将开展的科研与出版项目,其中包括与港台地区以及在京文博单位的合作项目,且许多研究工作在学术界具有前沿性和开拓性的特点。 在青铜器方面,现已知流传至今的古今中外先秦有铭青铜器资料约有15000件,北...
图/新华社发 2月25日起,现存已知最大青铜器“甗(yǎn)王”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抄手石砚等“国宝级”的文物将正式亮相首都博物馆。 此次“赣水流韵辉耀千载——江西古代文物精品展”选取江西省博物馆以及江西省多家博物馆的文物精品共160余件(套),这些江西古代文物是首次进京展出。展览第一部分为青铜王国。据介绍,甗是古代蒸煮器,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是现存已知最...
“赣水流韵 辉耀千载——江西古代文物精品展”明天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图为商代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本报记者 孙戉摄 图为元代青花釉里红堆塑阁楼式人物谷仓。 本报记者 孙戉摄 《赣水流韵 辉耀千载——江西古代文物精品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160件(套)江西省藏国宝级文物讲述的赣水故事,修正了不少“历史误读”。 最早的青花釉里红亮相首博 昨日,记者来到首博探访,工作人员正在布展。每一件...
图一 图二 图三 扬州出土的圈带蟠虺纹镜主纹外饰以内向十六连弧纹,为扬州少见,具有特殊性。内向十六连弧纹是内区辅助纹样,以后被草叶纹镜和星云纹镜镜缘移用。扬州西汉武帝前后墓葬出土的蟠螭和蟠虺纹镜,镜身保持着轻薄感(厚0.2厘米),并保留地纹,而盛行的草叶纹镜和星云纹镜镜身则显厚重(厚0.3-0.5厘米),至此复杂的地纹已被淘汰。 草叶纹镜和星云纹镜扬州出土数量较多,均属于西汉铜...
华义武,籍贯北京市。北京市文物公司副研究员、从事瓷器、铜器等研究鉴定工作40年。1963年后在北京图书发行印刷职业学校文物班和国家文物局高级培训班学习,到启功、傅大卣、郭味渠等视授,掌握了文物理论和文物鉴定学知识,后拜嘉章学习古陶瓷和青铜器的鉴定和捶拓技术。从事文物工作30余年,鉴定收购和整理了大批历史文物,其中许多精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先后在《文物》、《文物天地》、《景德镇陶瓷》、《市场报》等报...
晚商/西周早期青铜饕餮纹方罍 在今年三月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上,一件重量级藏品“皿方罍”将在纽约佳士得登场。这件晚商/西周早期的青铜饕餮纹方罍,被称为是拍卖史上最大型、最具价值的中国上古青铜器。 去年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佳士得和苏富比两家拍卖行都拍出了不俗的成绩,今年,拍卖行趁热打铁,纽约佳士得在亚洲艺术周将推出一系列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地的拍品。这其中,最重要拍品包括来自中国的重要青...
在今年三月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上,一件重量级藏品“皿方罍”将在纽约佳士得登场。这件晚商/西周早期的青铜饕餮纹方罍,被称为是拍卖史上最大型、最具价值的中国上古青铜器。 去年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佳士得和苏富比两家拍卖行都拍出了不俗的成绩,今年,拍卖行趁热打铁,纽约佳士得在亚洲艺术周将推出一系列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地的拍品。这其中,最重要拍品包括来自中国的重要青铜酒器:皿方罍, 这件皿方罍为直颈,圆肩...
晚商/西周早期青铜饕餮纹方罍 在今年三月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上,一件重量级藏品“皿方罍”将在纽约佳士得登场。这件晚商/西周早期的青铜饕餮纹方罍,被称为是拍卖史上最大型、最具价值的中国上古青铜器。 去年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佳士得和苏富比两家拍卖行都拍出了不俗的成绩,今年,拍卖行趁热打铁,纽约佳士得在亚洲艺术周将推出一系列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地的拍品。这其中,最重要拍品包括来自中国的重要青铜酒器...
西周早期青铜簠 藏友求鉴:大年初二受一老同学邀请去北京转了一圈,可谓收获满满。让我激动的是有幸目睹了老同学一位朋友收藏的一件罕见的西周早期青铜簠,其器物之完好无损,精美程度让人叹为观止。像这种国之重器,以前只是在博物馆、古玩书本上一睹它的尊容,我竟有幸能上手观赏、品玩,真乃一大快事。 持宝人:于恩祖 藏品名称:西周早期青铜簠 鉴宝专家:魏书铭(文物鉴藏家) 专家点评:青铜簠(f)产生于西周时...
吴德林捐出的部分“宝贝”。 於袁民 摄 锋利的箭镞满布青锈,成串的铜钱跨越明清,一把石斧历经千年洗礼,当这么一堆“古董”出现时,人们不住惊叹。近日,安吉的一位普通农民捐献了这么一批“宝贝”给县博物馆。 他叫吴德林,今年65岁。他平日里忙于田野躬耕,却喜爱收藏。2011年在西苕溪支流——江渚溪的河床偶然捡到一枚铜钱后,他的“寻宝”之旅便不分早晚,只要有空就到河边“寻宝”。东瞧西翻,还真被他翻到不...
考古人员在石鼓山M4壁面开展工作。 资料照片 本报西安2月19日电 陕西省文物局日前发布公报称,2013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队、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组建的石鼓山考古队,对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鼓山北端石咀头村的石鼓山西周墓地,进行了全面勘探与发掘,并获得重大收获。考古表明,石鼓山墓地是陕西乃至全国商周考古中的一个大发现,特别是M4、M3墓出土的丰富的青铜容礼器,是商末周初中国青铜文...
图1,铜牛 图2,铜虎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以其庄重典雅的造型,繁褥神秘的纹饰,形成一种狞厉之美,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位置。但这些铜器大多以礼器为主,属庙堂之器,是古代青铜艺术的珍品。除此之外,尚有一些小巧可爱,栩栩如生,生动传神的动物形雕塑。它娇小玲珑,憨态可掬,充满着灵动活泼的生命气息,在威严神秘的青铜艺术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另一侧面。本文所介绍的战国铜牛和铜虎,就属于此...
宣德炉 宣德炉 宣德炉 炉,为古时烧炭、焚香之器。宋代之前焚香时多用陶、青铜、瓷炉,明宣德年间宫廷铸造一种焚香之炉——宣德炉,通常用于陵墓、寺庙及权势之家烧香、拜佛、祭祖神。 宣德本朝所铸的鼎彝,由于其精美绝伦而数量稀少,后世不断地仿制,成为特定的铸铜工艺品门类,被约定俗成称为“宣德炉”。 遗憾的是,宣德炉没有标准器,回顾一下历史文献,宣德三年曾批量铸炉这一说并没有被可靠的历史...
一名小男孩隔着玻璃目不转睛地看着铜卧马,时不时用手拍拍玻璃以示喜爱 摄 法制晚报记者 曹博远 海水江崖的底座,圆润的一对耳朵,参差不齐的“刘海”,原卧于中南海的一对清代铜马在春节期间亮相首博“卖萌”。 由首都博物馆主办的“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生肖主题展——《御马摇铃》春节期间正式迎客。 今天上午,记者在展厅看到,很多来参观的小朋友都对铜卧马感兴趣,站在展柜前看不够。 首博负责人介绍,这对铜...
近日,河南省文化厅向河南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颁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牌匾,这也是国内首家青铜工艺非遗展示馆。 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位于洛阳伊川烟云涧村,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第十七代传人、民间工艺大师、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馆长方长站介绍,早在夏商周时期,王室选定的“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祭祀宝地就位于烟云涧村南九皋山金鼎峰下,历代宫廷使用各种青铜礼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