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古代铜镜在唐以前以圆形为主,方形的少见,到宋代镜形变化多样,花形、柄形、方形增多,并且出现了钟形、鼎形等形式。镜背纹饰也由于坐具的增高、高镜台的出现,而偏重于实用忽略了图纹。北宋后期尤其是南宋时期,铸纪地纪字号铭的铜镜开始大量涌现,商标字号铭成了宋镜的一个主要特征。许多商标字号铭都标有州名、姓氏,甚至还有店铺所在地。如“湖州石家青铜照子”、“湖州仪风桥石一色青铜镜”、“饶州叶家青铜照子”、“成...
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碗(北宋) 鉴赏:高7.5厘米,口径23.3厘米,底径6厘米。 这件北宋刻花牡丹纹碗,高7.5厘米,口径23.3厘米,底径6厘米。敞口,弧腹,圈足,足削修规整,足底露胎,胎呈灰褐色,胎质坚密。碗内刻花,一周弦纹下刻缠枝牡丹花叶纹,一花盛开,二蕾含苞待放,花叶上均划出叶脉。该碗刀锋犀利、潇洒,深浅有致。牡丹花繁而不乱,既追求了形式变化,又能保持整体的和谐统一。花冠...
李唐《濠梁秋水图》 李唐是一位颇具传奇性和文人色彩的画家。他48岁时赴开封参加北宋朝廷举办的画院考试,试题是“竹锁桥边卖酒家”。参加考试的人大都在“酒家”上下功夫,唯有他只画了桥头竹林外挂着的一幅酒帘,紧扣住“锁”字之意。宋徽宗看到此画大为赞赏,立刻把李唐召入皇家画院。由此故事足见李唐对诗文情境转化为图画意境的精确把握。在李唐的传世作品中,有两幅笔法、构图颇为相近,一幅是大名鼎鼎的《采薇图...
9月19日至20日,开封北宋东京城新郑门遗址考古发掘与保护研讨会在我市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我省部分地市及高校、科研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会议。省文物局副局长马萧林、市政府副市长孙晓红出席会议并讲话。 新郑门是北宋东京城外城西墙偏南的一座城门,位...
《千里江山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 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 作者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王希孟。王希孟18岁为北宋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半年后即创作了《千里江山图》。惜年寿不永,20馀岁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优秀青年画家。 画中描写岗峦起伏的群山和烟波浩淼的江湖。依山临水,布置...
《层岩丛树图》,北宋 巨然 绢本墨笔 纵144.1厘米 横55.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溪山兰若图》 《秋山问道图》 巨然《溪山兰若图》是幅高古的巨嶂式山水大轴,与台北故宫传为巨然《层岩丛树图》轴、《秋山问道图》轴,从历代流传定为巨然,都是无款识作品,后两幅作品被明董其昌认定为巨然。《溪山兰若图》轴上有北宋初年的“尚书省印”大印,《层岩丛树图》轴也有此印,存世的书画钤有“尚...
北宋定窑白釉五足香熏炉,高16.3厘米,口径10.4厘米,底径9.2厘米。此器由炉盖和炉体两部分组成。其中,炉盖呈伞状,上下分为三层架构:第一层为盖顶,以扁体直管分别镂三个出气孔;笫二层以凸形扁体并镂三个出气孔;笫三层则以宽凸条折下覆盖在炉体上。炉体上部呈圆饼状,被五个人形的瓷质支架托起于底座之上。整器造型构思精巧,胎骨精白坚实,釉色牙黄,堪称北宋定窑佛前用器的上佳之作。
古城开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北宋官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乃宋徽宋创建于北宋宣政年间,其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朝廷投资的“国有”窑口,也是第一个由皇帝垄断的瓷器种类。 北宋官瓷是唯一一个没有在市场上流通的瓷器,其出身皇室,故只供皇帝专用,故北宋官瓷向有“识得官瓷面,江山坐一半”的说法,来形容北宋官瓷作品收藏和赏玩范围极小,仅限在帝王将相圈子内,成为一种尊贵和权势的象征。 北宋官...
古城开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研究北宋官瓷的开封北宋官瓷研究所给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北宋官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乃宋徽宋创建于北宋宣政年间,其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朝廷投资的“国有”窑口,也是第一个由皇帝垄断的瓷器种类。 北宋官瓷是唯一一个没有在市场上流通的瓷器,其出身皇室,故只供皇帝专用,故北宋官瓷向有“识得官瓷面,江山坐一半”的说法,来形容北宋官瓷作品收藏和赏玩范围极小,仅限在帝王...
青白釉是介于青白二色之间的一种釉色,由含铁量低于1%的釉料在1200摄氏度高温还原焰中烧制而成,白度达70%,特点是白中闪青,宛如青白玉,莹润透亮,光照见影,又称影青釉。 青白釉瓷是一种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的瓷器,是北宋年间由景德镇当地工匠制作的。元代著名的青白釉有青白釉鸡头壶,明代著名的青白釉有青白釉莲花口灯盏,清代著名的青白釉是乾隆年间的青白釉缠枝莲大罐。青白瓷是一种胎薄质坚、釉色青中泛...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人尚态” 是清人梁巘对清以前五个时代书法艺术不同时尚的概括。考其所本,大概来源于董其昌,董氏有“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之说,可见其文集《容台集》。笔者不认为,梁氏此语,是对前五代书法倾向所作的准确的科学界定;但如果说此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些时代书法艺术发展的时代特征,笔者以为当不为过。 宋代书法,与唐代相比,风气一变,史实昭然。概之为“宋...
中国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举世无双。在英文中,瓷器与中国是同一个词:china。 可见在中国古代的文化、贸易交流中,世界各国大多是通过瓷器知道并了解中国的。 宋代是中国陶瓷业繁荣鼎盛时期,中国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5个窑口的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官瓷在我国陶瓷史上是一个专属名词,特指宋代官窑的产品。 官窑生产禀赋“朝廷置场、内府制样...
钧窰为北宋的五大名窰:汝、官、哥、钧、定之一。窰址在现在的河南省禹县。钧窰烧造瓷器的时间为:创烧於唐代,鼎盛於北宋,发展於金、元,前後历经三朝,长达700多年的时间。 钧窰是一种乳浊釉瓷,属北方的青釉瓷器,它与其他青瓷最大的不同是:原始青瓷是以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青釉,绿釉瓷。而钧窰是以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天蓝,窰变红、紫釉瓷。因此,钧窰烧出了两大类钧瓷:一种是以红色为...
北宋官窑瓷器款识多达数种,因专烧宫廷用瓷,产量很少,故传品也极少。 我国于1986年年底在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发现了官汝窑的遗址,次年又进行局部发掘,从而揭开了官汝窑的神秘面纱。原来宝丰县宋时属汝州。应该说,汝州地区的窑瓷包括临汝县和宝丰县等都可统称为“汝窑”。汝窑系接受宫廷下达的任务而烧造,故产品十分精美,可统称为“官汝窑”。 官汝窑为北宋宫廷烧造,年代很短,约在宋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