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自远古至今,在西藏和喜马拉雅山地带,最神秘也最受欢迎的珠饰当属一种被称之为“gZi”的天珠。藏文“gZi”意为明亮、闪光,其更深入的含义可能是辟邪的法力或者与之相关的功能。一般被认为古老的天珠都来自于家族的传承,其出土的年代、来源和真伪也不得而知。 2014年8月,考古学者们在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郊的曲踏墓地发现了一颗保存完整的天珠。该天珠呈橄榄形,两端截平,有穿孔,深褐色与乳白色相间纹...
图为以色列文物管理局主任加莱敏•舍莫尔 (GaleminShemer) 展示一块 50 万年前的燧石。图片来源:以色列文物管理局/塞缪尔•马盖尔。 图片来源:以色列文物管理局/塞缪尔•马盖尔。 中国文物网1月9日编译报道:上周日(1 月 7 日),以色列考古学家宣布,在该国现代公路旁边地下数米处,发现了一个约 50 万年历史的罕见遗址。 考古学家将这处位于特拉维夫 (Tel ...
在此前三期的六七百年中,随葬物品还没有流行开来,这也说明了当时的聚落成员之间,还是保持着平等的地位,社会也没有出现分化。这次却在墓室中出土了3件玉器、20多件象牙器, 说明当时的聚落中,已经出现了一些享有特权的人士。 墓主的后脑勺的位置,放着玉石做成的管状束发器。骨簪及其出土位置的发现,说明当时先民有着束发高挽的习俗,并佩戴骨管和骨片这些装饰品。 随着玉器、象牙制品的陆续出土,...
河南南阳邓州福胜寺塔,又名:梵塔。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城区,始建于北宋天圣十年(公元1032年)。福胜寺塔为八角椎形、仿楼阁式砖塔。原为十三级塔,因受元末战乱损毁。现存的福胜寺塔共七层,高36.7米。福胜寺塔 是一座楼阁式密檐浮雕砖塔,由青砖砌成,塔身四面均有浮雕佛龛,预估有1300多块佛龛。佛龛之上,雕刻有罗汉、黄巾力士、菩萨、天王、金刚等神像。 邓州福胜寺塔 1988年5月...
法新社巴黎3日电,当天发表的基因组研究指出,约11500年前在美国阿拉斯加州过世的一名女婴属于一个先前不为人知的族群。 科学家2013年在阿拉斯加州上阳河(Upward Sun River)考古遗址挖出一具婴儿遗骸,波特和研究团队接着分析这名婴儿的DNA.阿拉斯加大学研究人员波特(Ben Potter)说,当地原住民将她取名为“日出女孩”(Xach'itee'aanenh T'eede ...
正在央视纪录频道热播的《如果国宝会说话》,最近圈粉无数。1月4日晚播出的“美瞳”――太阳神鸟金箔,正是来自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大家讲述了古蜀往事。 其实,金沙遗址博物馆不仅有太阳神鸟、金面具、玉器等文物让大家一睹古蜀文明的神秘和辉煌,还有一系列重磅级的临展,为文博爱好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各地风俗民情的窗口。 1月5日,记者从金沙获悉,送别了《古埃及:法老与神的世界》《万物有灵―...
被称为“火道”的遗迹。王瑟摄/光明图片 【守望家园】 谜团,谜团,一个接一个的谜团。新疆达勒特古城考古发掘两年来,诸多谜团一直笼罩在考古人员心头。为解开这些谜团,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机构的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均被请到考古现场。可是,他们也说:看不懂…… 成排的火道,规规矩矩地排列在一起,上部还有面积仅一二平方米的小房间遗迹。只是因为在其狭小的空间里发现了...
根据墓砖的花纹和烧制方法,可以初步判断这是东晋时期的古墓 黄岩宣传部提供 岁月的长河冲刷不尽历史的痕迹。12月30日记者获悉,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发现一座东晋古墓。经专家鉴定,该古墓为东晋时期古墓,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经发掘出土青瓷器两件。该古墓的现世,不仅成为黄岩本土历史文化的补充,而且对于研究东晋历史有一定的价值。 近日,在黄岩区新前街道屿新村东门山篮球场施工现场,发现一处墓穴...
经过几个月的分析研究,近日西北大学植物考古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鉴定认为,今年年初在西安沣镐遗址出土的粮食碳化颗粒确定为小麦颗粒,这一重要发现将我国规模化种植小麦的历史提前了六七百年。 在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植物考古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对这批粮食碳化颗粒进行分析研究。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植物考古专家唐丽雅:“通过显微镜底下的观察,发现它的基部是有明显的胚,反过来它的腹部有明显的腹沟...
比守在电视机前看《国家宝藏》更让人热血沸腾的事是什么?那恐怕就是亲自去遗址现场见证文物的出土。 昨天上午,时报记者跟随浙博的研究团队来到了位于江苏太仓一同揭开樊村泾元代遗址的神秘面纱。截至目前,该遗址已发现房屋、道路、河道等各类遗迹430余处,出土以龙泉青瓷为主的遗物150余吨。浙江省博物馆陶瓷部研究馆员沈琼华表示:“关于元代的城市遗址有很多,但能够跟海上丝绸之路联系在一起的,又是在港口...
龙泉青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商品之一,也是浙江重要的文化符号。12月29日,浙江省博物馆跨年展“大元•仓——太仓樊村泾遗址出土文物展”将跨越时间与空间,通过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出土的294件(组)文物,带观众领略龙泉窑繁盛时期畅销海内外的龙泉青瓷风采。 考古发掘惊现大量元代龙泉窑青瓷 江苏太仓是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在元代就已经成为以“天下第一码头”著称的东南大港。2016年1月,...
瓯窑上刻有“大中十一年(857年)十一月”字样 瓯窑上刻有“余王监”字样瓯窑上刻有“余王监”字样 唐代瓯窑遗址现场唐代瓯窑遗址现场 现场出土的瓷器现场出土的瓷器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瓯窑什么样子?昨天,在温州永嘉披露了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代瓯窑遗址,上万件瓯窑瓷器标本为人们揭开其埋藏千年的神秘面纱。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永...
宋代古墓内出土的铜镜、酒杯等文物。岳华刚 摄 12月21日,四川青神县黑龙镇鸿化村大王沟在施工中发现了一宋代家族墓群,共有砖室墓葬9座,这是当地首次发现如此规模的宋代墓群,墓群中一夫妻合葬墓室内出土了酒杯、铜镜等文物。 据了解,12月1日青神县文保中心接到黑龙镇村民电话,称在鸿化村发现了疑似古墓,县文保中心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勘查。经现场勘查发现,在青神县黑龙镇鸿化村1组一小地名叫大王沟的...
河南省唯一一处陶瓷类大遗址项目——汝州张公巷瓷窑址发掘取得新进展。22日,记者从河南汝州市文物部门获悉,截至目前,考古团队已发现了大量明、清、宋、金时期的瓷片,其中就有珍贵的张公巷瓷片,大量与烧窑相关的窑具匣钵、釉料原料、坩子泥等先后被发掘出。 张公巷窑址位于汝州市区东南部,与西北唐宋时期的汝州州衙遗址遥遥相望。据文物专家介绍,这是一处北宋宋徽宗年间的御用瓷窑遗址,也是我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
90多件从吐峪沟石窟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经过吐鲁番学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人员1年的精心修复,目前重新恢复了原貌,这是12月21日从吐鲁番学研究院传来的消息。 据了解,目前,90多件汉文、回鹘文等多种语言文字的纸质文书、内容丰富的绢画以及鞋、帽子、衣服等纺织品,还有壁画、木器、铁器等,不但恢复了历史原貌,变得完整如旧,还延长文物的保存时间,使这些文物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