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名考古学家在洛阳市发现的一个墓穴中把壁画拓到一张玻璃纸上。 中国洛阳以古墓博物馆闻名于世,是游客和考古学家都特别喜欢的地方。随着一个被认为有1100多年历史墓穴的发现,这座河南省城市似乎比以前更加热闹了。 关注这一发现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纷纷赶到现场,解读它的碑文,描摹它的图形和图案。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弄清楚谁是这个古墓的主人。考古学家...
文昌市冯坡镇贝山村委会西山村后湸坡一座南宋墓冢,至今已走过了将近800个春秋,其间发生了多少故事,后人恐怕难以全然知晓,然而,古墓的主人韩显卿,其身上存留的一个个谜团,依然能激起人们追寻的兴趣。 《韩氏家谱》中的韩显卿像 海南日报记者 陈耿 摄 光绪二十六年《韩氏家谱》 海南日报记者 陈耿 摄 海南古墓 历经风吹雨打和人为破坏,海南韩氏始祖韩显卿的古墓从原来的石冢,变得只剩黄土一,...
考古人员用炭炉烘烤壁画,为揭取壁画做准备。 近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一座晚唐五代时期贵族墓葬的壁画进行揭取保护,壁画的揭取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从6月15日开始,考古人员花费1个月时间揭取4幅壁画,7月11日至16日,记者多次前往现场打探,见证千年壁画离开大地的过程。 相关链接 壁画基本上都是由壁画支撑结构(墙壁或岩壁)、地仗层及颜料层三个部分组成。地仗层材料为澄板土、沙子、棉花、麻...
近日,太和县马集乡港集村村民发现一处洞穴,经初步鉴定,疑似汉代古墓。 据马集乡政FU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日前,港集村村民挖池塘时,发现水下有个洞穴,同时打捞出少量古代钱币、陶器等物品。后来,有人将这些物品带到合肥。业内人士看后称,陶器为汉代物品。 当地村民随即将这一消息上报至乡政FU,马集乡党委政FU高度重视,迅速派人实地查看,确认信息无误后,上报至县级相关部门,并安排人员对现场进行保...
荆州区马山镇一带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封土冢189座,较大的有双冢、熊家冢、邓家大冢、六招冢、蔡家冢、车帽冢等,已发掘战国至汉代墓葬近300 座,其中,誉为"丝绸宝库"的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35件迄今所见世界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丝织物,被称为"神奇发现"。此外,震惊世界的越王勾践剑、吴 王夫差矛亦是从该墓群中发掘出土的。可能就是因为这丰富的文物资源,马山...
■古井、古墓年代分布在东周晚期、唐代中晚期、宋金元和明清时期 ■已发掘17座古井和16座古墓,出土了大量瓷器等文物 位于正定新区的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在施工中发现了一处古墓、古井群,从中出土了瓷器、陶器、铁器及钱币等。 此前,位于正定新区的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在施工中发现了一处古墓、古井群。近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完成了对已暴露在田野外的33座文物遗迹的 抢救性发掘。据悉,这批古文化遗...
随州市曾都区东城办事处文峰塔社区十组居民,近日在拆迁一片房屋地基时,发现了19座春秋时期古墓。目前,省考古队专家已进驻,正组织抢救性发掘。 记者看到,最大的古墓8.5米宽、9米长,紧连着有3米宽的墓道。与之相距10多米远的一座古墓占地近50平方米,另外17座古墓相邻四散分布,几乎都在居民原房屋地基下面或附近。 专家初步分析认为,此次发现的是春秋时期古墓群,比擂古墩出土编钟的战国晚期古墓要早数百...
出土的文物 发掘现场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古井”、“墓主又是些什么人”……近日晚报报道的《正定新区工地惊现古文化遗存》引发了市民的浓厚兴趣,昨天记者赶赴考古现 场, 直击发掘出的古墓和古井以及大量出土文物,本次考古队副队长、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赵战护透露,考古队初步推断刚清理完的郭家庄墓群中的古井可能跟烧制陶瓷的 窑场...
近日,在随州市曾都区东城办事处文峰塔社区十组居民一片房屋拆迁地基上,文物专家发现了19座春秋时期古墓。目前,省考古队专家已进驻,正组织抢救性发掘。 考古发掘现场已封围起来,考古人员正加紧发掘。记者看到,最大的古墓8.5米宽、9米长,紧连着有3米宽的墓道。与之相距10多米远的一座古墓占地近50平方米,另外17座古墓相邻四散分布,几乎都在居民原房屋地基下面或附近。 专家初步分析认为,此次发现的是春...
近日,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凉山州博物馆共同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对木里县母猪坪古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母猪坪古墓地位于该县列瓦乡洼下村,地处小金河右岸缓坡之上,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04年在进行锦屏一级水电站文物调查时所发现的。由于该墓地处在锦屏一级水电站库区淹没区内,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母猪坪墓地受水库蓄水的影响和破坏,今年5月,该县对墓地1500平方米的范围内进行抢救发掘。 截至目前,...
昨日,备受关注的沂水春秋古墓发掘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主棺室的第一件陪葬品浮出水面,一件双勾线雕工的精美玉璧呈现在世人面前。尽管目前墓主人的身份、性别等一系列疑团依旧难以解开,但这块被专家判断为祭天之用的“通天玉璧”已经验证了专家对墓主人身份至少是君侯级人物的推测。 现场直击 玉璧2600年后重见天日 刚出土就被包起来“缓口气” 昨日,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玉璧被发掘出来后,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玉...
福建省宁德市博物馆、宁德蕉城区博物馆工作人员近日在对蕉城区七都镇马坂村黄氏族人的夫妻合葬墓进行抢救性挖掘时,清理出30多件随葬品。宁德市博物馆馆长钟亮11日向记者介绍,考古人员判断该墓为南宋古墓,这一发现在闽东乃至福建省实属罕见,极大充实了宁德文化遗产,为研究宋代丧葬习俗提供重要参照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
7月11日,福建宁德市博物馆透露,于该市蕉城区七都镇马坂村发现南宋夫妻合葬墓,在对古墓进行抢救性挖掘中,清理出陶瓷器、铜钱、砚台、玉石俑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的玉石雕刻等随葬品达30多件。图为古墓挖掘现场,图中两个洞穴分别为夫妻墓穴。中新社发欧东海摄 该古墓系蕉城区七都镇马坂村黄氏族人的夫妻合葬墓,其年代之久、出土文物之多、墓室保存之完整,在闽东乃至全省实属罕见。该古墓发现于2010年12...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