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年来,在“文物回流”的大潮中,陆续有一些著录不载,传承不清的古代书画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亮相,而且动辄就是书画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名家的“巨作”。像那件拍卖前被盗,后又失而复得的朱熹《赠门人彦忠、彦孝同榜登第》诗册及近期现身的米芾十米绢本长卷《离骚经》都在藏界引起轰动。在拍卖市场业界的一片赞誉声中,也有声音对回流的这几件宋代巨迹的真伪提出质疑。其中对这些千...
“我们社区挖出宝贝了!” 昨日上午,家住太庙社区的热心读者打进热线28111111报料:“社区的古井里挖出了文物,有陶罐、刀等等。” 上午9:30,记者找到了这口挖出文物的古井。 “这口井是个四眼井,有四个井口。”社区黄主任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古井正在进行施工,井边上放着三个残缺不全的陶罐。 据了解,这里正在进行古...
发现干尸的现场。农健 摄 “现在怕讲干尸的事,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它。”10月16日,横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人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两个多月前,该县一在建工地挖出一具干尸,但因缺乏经费,该县文物部门无力做技术鉴定,也无法确定干尸的年代和文物等级,这具干尸成了“烫手山芋”。 推土机推出一具古棺木 据横县文管所负责人介绍,干尸是在横县横州镇周塘村出土的,这里...
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婆金、可移动的佛造像,俗称“婆金铜佛像”。这种佛像是供宫廷、寺庙、使用;它的出现始于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到民国,乃至现代的港台地区,婆金铜佛像仍在使用。婆金铜佛像的种类有若干,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天王、母度等。目前,在兰州、西安等地的古董摊上常网球些好似很下的婆铜佛像,令收藏者真假难辨。 鎏金铜佛像的断代和鉴定是件比较难的事,...
书画艺术的选择和鉴定 碑帖的鉴别碑帖的鉴别主要是从各代拓本的用纸、用墨及其有关的现象来做考察。古帖历年久远,用墨浓的像生漆一般坚实,常有一种难于比拟的异香发于纸墨之外。如果用手揩袜帖上的墨色,丝毫无染,并且纸面光彩如颜。 真正古帖,经前人摩弄表面有旧意。由于古纸坚厚,表面的旧色不易透入内里,所以以古帖的面色虽旧而背色却常新,形成表里新旧的明显反差。而赝帖大多用川扇纸、竹纸捶拓,纸用挂炉烟沥和水...
纸上有了书和画,就担负了文化传播的使命,纯以文房清玩的形式藏至今日的纸并不多见。大多是清代以后的产品。清朝的纸豪华绚丽,与其说是用于挥洒笔墨,不如说是作为权威的象征,以满足皇帝、显贵之用和作为达官富贵财富的奢耀之物,而并不是真正文人的挥洒欲望。南唐李后主曾制澄心堂纸,这种彩色的笺纸传到乾隆时,弘历十分喜爱,下令仿造了“乾隆仿制澄心堂纸”。由于乾隆性喜奢化,故清朝华贵纸品蜡笺...
瓷壶中流传下来有早年的御用品,即所谓官窑器,近年来见诸各拍卖会上的就不少,处于“流通领域”中,很吸引眼球。但市场上多数还是旧时官宦人家、文人士子、乡绅商贾的用具。 从文物定名的习惯上讲,壶是器物规范的功能性名称,执壶是为了区别于提梁壶和有系的壶或其他的什么壶。至于说它是水壶还是酒壶,是茶壶、醋壶还是酱壶,则是用途的说明,类似于窑口、釉色、纹饰的说明。 不管怎么说,如今&...
摄影 王倩 中秋佳节将近,家住河西区泰达园的郭先生收到晚辈送来的一份节日礼物——一张题跋为溥佐的《祝寿图》。起先,郭先生特别高兴,他是一位书画爱好者,能得到溥佐的“真迹”是件快事。可仔细看后,他发现该图和溥佐的画风大相径庭,再查看资料,发现该图原创者其实是天津一画家。有关专家鉴定,该图为假。“喜欢书画的人收到假画最堵心了!”郭先生不知是晚辈也受骗了...
日前,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秘书处组织部分省文物鉴定委员赴良渚博物院、杭州运河三大博物馆参观考察。 委员们走进良渚博物院,立刻被“大三国志展”的内容所吸引。三国时代曾经是英雄汇聚,写下了魏、蜀、吴历史兴衰的壮丽画卷。陈展的有关三国时期的出土文物,是从11个省市34家文博单位的藏品中挑选出来的。该展览还曾远赴日本,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委员们盛赞其展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
佛教进入中国二千年了,佛教造像也随之进入中国。各时期传入的有限的印度造像如同种子,在各时代、各地域形成不同风格的造像。随着中国佛教文化的成熟,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像在中国工匠的手中逐渐脱离原有风格,加入了中国自身的造像形态,建立、发展成独特的中国佛像。要正确鉴定佛像必须具备四方面的知识概念,这就是地理概念、历史概念、文化概念和宗教概念,这就是要了解中国和古印度的历史,了解佛教产生和发展的有关知识。这样...
本报讯西泠印社专家将于10月11日至13日在镇宁路98号爱俪轩为上海艺术品收藏者免费鉴定文物收藏品。 鉴定专家包括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书协副主席、鉴定与收藏研究室主任童衍方,浙江省艺术品经营协会会长、中国证券报艺术家综合指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陆镜清,以及西泠印社社员、印章专家袁慧敏等。鉴定范围包括历代中国书画、名家印章、历代名砚、文房杂项、古籍善本、西画、架上雕塑等。据悉,西泠印社5周年庆典秋拍...
在对平谷上宅遗址的考古过程中,我国科技人员首次应用国际先进的植物淀粉鉴定技术对古石器进行分析。记者从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上获悉,通过对7000年前上宅遗址磨盘磨棒残留物的研究,了解到当时人们的食物结构,从而推断出当时北京平原上还未形成真正的农业社会。 据负责该项研究的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杨晓燕副研究员介绍,她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郁金城研究员合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对北京...
对中国古代铜镜真伪辨析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信息累积和使用的过程。知识的累积着重于多看(书、资料、实物),多想,多对比,多请教,多总结。知识的使用,是当你面对一面具体的铜镜需要辨别真伪的时候,调动平时所积累的知识信息,迅速进入临战状态的素质能力。这个过程要遵循一看、二想、三摸(掂)、四敲、五嗅的基本顺序,同时还要综合知识判定后否决或者肯定的原则。拾漏是收藏领域所有收藏项目最刺激人的原动力之一,但总想拾漏...
隋代与秦代相似,前者是经过战国分裂割据后首次统一的帝国,而后者是经魏晋南北朝大分裂和大变革后重新又统一的王朝,其历史均较短。不同的是,前者是经战国玉器大发展之后统一的,后者则是经魏晋南北朝玉器大衰落之后统一的,两者的历史也已前后相隔了近千年。为此,这两个时期的玉器既有相同处,也有不同点。在相同方面,两者的用料、制作和数量相对少,是基本一致的;但在玉器的品种和风格等方面则有许多不同与差别。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