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古墓中出土的部分文物 古墓里有许多值得认真研究的东西 昨天,南阳闹市区八一路与工业路交叉口处的楚国墓葬群遗址再度爆出新闻:南阳市考古专家在此处又发掘出一座战国楚墓,其墓葬规模不仅是该古墓群最大的一个,而且在其墓室出土了9个鼎。人们闻讯后顿时议论纷纷:“难道我们发掘出的是一座‘天子九鼎’墓?” 昨天下午,记者赶到发掘现场,看到几位考古...
世居河南开封的千名中国犹太籍后裔,据信他们的祖先自公元八世纪,是由波斯经丝路先抵达西安,再辗转至此;但久经同化后,多数人的先祖为谁已不可考,确定为犹太后裔者仅剩千人。 据“中央社”援引以色列网络媒体“y Net”1日报道,据信这群犹太人的祖先于八百多年前即已定居此地,未遭遇迫害、屠杀或种族歧视;当时他们来到中国,受到统治者与民众的欢迎,并完全尊重他...
记者从河南省偃师市文物局获悉,近日,考古工作者在偃师商城遗址新发现一座古城门,为研究偃师商城的城市布局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这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商城考古队发现的古城门,位于偃师商城西城墙的北段,距离偃师商城宫城大城西北角130米;城门门道东西长15.9米,南北宽3.35米至3.4米;城门由中间的门道和两边的木骨夯土墙组成,从门道的东西两侧下城墙之后,就是偃师商城时期使用的南北方向的道路顺城路,为...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这块古老的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先后创造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令世人赞叹的史前文化。相传人的始祖伏羲氏就诞生在河南淮阳,华夏的祖先炎、黄二帝在河南新郑市。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师至清王朝覆灭的4000余年历史中,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域长达3000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七大古都河南有三个,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
赵营村出土的部分蛋化石 被称为“恐龙山”的区域 阅读提示 西峡恐龙蛋化石蕴藏数字面临大幅度刷新——西峡阳城一带最近频频发现珍贵的恐龙蛋化石,而一处约5平方公里的山地,更密集地蕴藏着约15万枚、囊括二十几个种类的恐龙蛋化石,还有大量的龙骨化石和古生物化石。有专家认为,这是继1993年西峡大面积发现恐龙蛋化石群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修路...
连日来的大雨致使新密古城寨大面积塌方,损毁严重。值得关注的是,这座古城寨于2000年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次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个被众多考古专家认为是“黄帝故都轩辕丘”的古城寨,还没得到修复,今后的命运备受关注。 ●恢弘古城寨因雨多处塌方 “唉,打我记事儿以来,这城墙都没出现过这么严重的塌方。̶...
日前,巩义市文物局配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四三一物资储备仓库的建设工地发掘清理出一座唐代墓葬。 该墓葬为长方形土洞墓,坐北向南,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总长6.6米,墓道南部底为斜坡,东西壁稍内收,呈口小底大,深1.9米,墓室呈近长方形,南北长2.74米,宽1.72—1.78米,顶残高1.7米,随葬品有铜钵、男陶俑、女陶俑、陶说唱俑、陶骆驼、陶马、墓志等共计14件。 此次发掘对于研究巩...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方燕明日前在此间召开的“早期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介绍说,在河南禹州瓦店发现的大型龙山文化晚期遗址,可能是夏启之都阳翟。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二段研究的一个课题,“颖河中上游流域聚落群综合研究——以河南登封王城岗和禹州瓦店为中心”课题组自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对瓦店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测量、钻探与发掘工作,发现了...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新平日前在此间召开的“早期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介绍说,他们在河南省濮阳戚城遗址内新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为研究上古传说时代五帝之一的颛顼及其所居帝丘等问题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新发现的城址大致呈方形,南北稍长约405米、东西稍窄约390米,包括四面城墙在内,城址面积初步估计近16万平方米,年代为龙山文化时期。 位于濮阳市区内的戚城遗址,是第四...
7月15日—17日,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长孙英民率领局属有关处室及单位的领导、专家一行7人莅临濮阳,检查指导我市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在濮期间,孙英民一行深入到我市清丰县、台前县及市戚城遗址等县区和单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实地察看了戚城古城墙维修及戚城遗址试掘工地,并对单拐革命旧址维修工程进行了验收、对单拐保护规划进行了论证。 7月17日,孙英民一行冒着烈日深入到百公里之外的台前县,视察了台...
红墙青瓦,山门巍峨,雄狮对峙,房殿次第,这是近日文物普查队员再次来到南水屯张家祠看到的情景。 张家祠是济源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玉泉街道办事处南水屯居委会“丁”字大街处。明朝初年,山西省洪桐县有大批的移民来到济源落地生根,人口壮大,分支渐多,并逐渐向周围村落发展。张氏始祖威卿就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迁到南水屯,不久建立了张家祠。张家祠始建年代今尚不可考,但...
考古人员在古墓发掘现场工作(7月11日摄)。 7月15日,河南省商水县考古工作者对日前发现的一座汉代古墓的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出土了一批汉代青釉瓷罐残片、汉代五铢古钱币等文物。有关专家根据古墓建造方式和规模推断,此墓建于东汉晚期,墓主人身份高贵。 7月15日拍摄的汉代古墓中出土的古钱币。新华社发(杨正华 摄)
7月10日,为贯彻省文物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周口市文化局、公安局联合召开了全市文物安全工作会议,对近一个时期的文物安全工作进行部署。各县市区文化局局长、主管文物工作的副局长,公安局副局长、治安大队大队长,7处国保单位的负责人,以及市直文博单位负责人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志全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文化局局长王少青主持会议并与各县市区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市文化局副局长刘敬峰、市公安局副局长刘...
记者从河南省洛阳市政府获悉:龙门石窟将利用意大利政府提供的200万欧元贷款,建设仪器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保护实验室。10日,该项目签字仪式在龙门石窟举行。 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龙门石窟成为具有2000余座窟龛和十万余尊造像的石窟遗存。这历时500多年的营造过程中,包含北魏和盛唐两个造像的高潮阶段。 龙门石窟19...
记者从河南省开封市文物普查办公室获悉,兰考县文物普查队日前发现了岳飞后代——清朝武进士岳秀山的旧居。 据介绍,新发现的清朝武进士岳秀山的旧居位于开封市兰考县阎楼乡小李庄村,为岳飞第三子岳霖的三子岳珂的后裔——清同治甲戌年(1874年)科举武进士岳秀山旧居。宅占地约300平方米,现有旧居三间,坐东朝西,长9.5米,宽5.5米,砖土结构,蓝砖,小灰瓦,重梁起架,房檐为砖雕图案。 旧居后为岳武穆王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