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市井水浒 水浒里高俅平步青云,源于端王府的一场皇家足球赛。 按照大宋规矩,皇家足球队的直接管理机构,叫做教坊,教坊则由宣徽院主管。专业足球队员一般配置24或32名,和杂技、歌舞、戏曲演员等一道,平时生活在左右军,属于军事编制,类似今天的部队文工团、体工大队。如果皇帝在锡庆院设宴,或者皇亲摆席、宰相请客,这些演员都得进行表演(《文献通考》)。神宗朝元丰改制,政府撤掉宣徽院,教坊移交太...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14年6月21日(周六)-8月3日(周日)10:00-18:00 开幕时间:2014年6月21日(周六)16:00-19:00 艺 术 家:宋永华(中国)、Koo Bona(韩国) 策 展 人:Shun 展览主办:上海熏依社画廊 地 址: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3号楼103/208 Tel/Fax: 8621 5252 7198 ...
棺椁被送到南陵县博物馆。 6月18日,晚报报道了南陵县弋江镇奚滩铁拐村发现一处宋代古墓的消息。记者获悉,6月18日清晨,该县文物管理部门组织对该处古墓葬中,保存完整的独立墓进行了发掘考古作业,并出土了部分文物,昨日上午,独立墓中的棺椁被运往南陵县博物馆。 19日上午十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找来黑布和麻绳,对出土的棺体进行包裹,再由吊车吊至一辆运输车上运离现场,途中数量警车一路护航。在棺椁...
宋代(北宋960-1126,南宋1127-1280年)是我国陶瓷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江南一带由于其富庶的地理条件和以外贸易的发展,已形成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的城市。临安(今杭州),是当时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又是最大的消费城市。还有明州(今宁波)、越州(今绍兴)、温州、婺州(今金华)、处州(今丽水)等地,这些市镇,历史悠久,瓷业甚为发达,既是瓷器生产中心,又是瓷器消费市场和销售集散地。越...
6月14日,芜湖南陵县弋江镇奚滩铁拐村村民在平整土地时,意外发现了地下古墓葬。吸引了众多好奇者的目光,打破了这个村庄的宁静。据了解,主墓内的秘密尚未面世,发掘时异香扑鼻。 主墓内的秘密尚未面世 通往弋江镇奚滩铁拐村的路并不宽,但一路上,不少悬挂着芜湖及外市牌照的车辆正在向着这个百度地图上都难以找到的小村庄行驶。很显然,发现宋代古墓的消息,通过微博等互联网社交工具发酵后,吸引了众多好奇者的目...
棺椁被送到南陵县博物馆。 6月18日,晚报报道了南陵县弋江镇奚滩铁拐村发现一处宋代古墓的消息。记者获悉,6月18日清晨,该县文物管理部门组织对该处古墓葬中,保存完整的独立墓进行了发掘考古作业,并出土了部分文物,昨日上午,独立墓中的棺椁被运往南陵县博物馆。 昨日上午十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找来黑布和麻绳,对出土的棺体进行包裹,再由吊车吊至一辆运输车上运离现场,途中数量警车一路护航。在棺椁进入...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要是让他选择,他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因为这是一个繁盛的王朝,开放的王朝,科学的王朝,哲学的王朝,艺术的王朝,文学的王朝,只不过同时也是一个兵弱的王朝 我教了27年中学历史,有关历史问题,兴许有了一鳞半爪的认识。从小兴趣比较广,各方面都有所涉猎,回顾求学历程,一言难尽。因为家庭出身的缘故,很少有机会读到书,但自己喜欢读书,小学以后,看武侠,成语字典,毛泽东选集,近乎无书不看的...
隋唐大运河柳孜遗址早已干涸。 在淮北市濉溪县西南30公里,泗永公路从柳孜村穿过。柳孜很多村民,都从地里挖出过“宝贝”。后来,村民们才知道,村子下方的“宝藏”,就是纵贯南北、盛极一时的隋唐大运河。 修路发现运河遗址 6月中旬,记者驱车沿着泗永公路,刚进入柳孜地界就看到路边醒目的标识牌“柳孜运河遗址”。 “这公路下方就是运河故道,当年就是道路拓宽时发现了遗址。”濉溪县文...
大运河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包罗万象。 淮北柳孜运河遗址和通济渠泗县段都进行了不止一次考古发掘,两地累计出土近万件文物。淮北市博物馆因为展陈着柳孜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更名为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近日,记者走进该博物馆,寻找运河遗珍的故事。 唐代漕运船身首异处 柳孜遗址共出土9艘唐代沉船,其中两艘独木舟,其余均为平板木底船。不过,经过岁月的冲刷,埋在河底多年的木船已经千疮百孔。 ...
6月14日是第9个文化遗产日,在此来临之际,镇江市民高文桥将一件有着千年历史的古代漆器权杖捐赠给镇江博物馆。他的这件宝贝曾由央视鉴宝专家认定为罕见国宝,有专家认为,该宝贝为南宋时期的物件,价值连城。昨天上午,高文桥将这件文物捐赠给了镇江博物馆。 锻炼路上发现文物宝贝 昨天上午,在镇江博物馆举行了捐赠仪式。现场,记者看到了高文桥所捐的权杖,直径约4.5厘米,长1.7米,通体雕有精美的“如意”花纹...
新近发现的宋代仿木砖雕单室墓 6月10日,一座内部构造精美的宋代仿木砖雕单室墓在济源市龙潭湖建设工地被顺利发掘,墓室内部构造之精细、砖雕之精美、布局之紧凑、保护之完整,让正在参与发掘的不少文物工作队队员也叹为观止。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墓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为斜坡式土坑。甬道内用条砖“人”字形砌筑封堵。墓室平面呈四边形。墓室内用方砖铺地,非常规整。让人惊叹的是,经过一千余...
作为南宋故都所在,杭州常常会有一些有趣的考古发现,让那些几近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历史故事不断地刷新我们的史学认知。 比如说昨天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的一个墓葬发掘信息,让我们对于那场决定了南宋最终命运的大决战——丁家洲(今安徽铜陵北)之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这场战役中,除了遗臭史书的逃跑主将贾似道,还有个罪魁是首先逃跑引发溃败的孙虎臣,然后,被消灭了主力的南宋便一溃千里节节败退,镇江知府洪起畏也...
7日下午,成都市新都区新桥村一村民在挖沟渠的时候发现用青砖砌成的“方盒”,盒内还有一些疑似人骨化成的白色粉末。这让附近的村民不知如何是好,赶紧给当地文物管理所打了电话。当晚,工作人员对挖掘物品进行抢救性清理。 昨日,记者在现场仍能看到部分石砖和白色粉末。据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称,这其实是一个属于宋代的墓葬,墓顶早期已经被破坏,墓内死者应该属于普通平民。此类相似墓葬在成都平原内已挖掘出上千个。...
洪起畏的墓地在将军山南麓,坐北朝南,地势开阔。 今天讲这则新闻之前,我们先来讲一首诗和一个人。 “家在临安,职守京口(即现在的镇江)。北骑若来,有死不走。” 读过南宋史的人估计对这首诗都不陌生,这是南宋镇江知府洪起畏,在元军大举入侵前写的。这首诗当时大书特书,到处榜贴。 时过不久,元军真的来了。写诗时慷慨激昂的洪起畏,却不战而逃。所以后来有人把诗的最后一句改为“不降则走”,来讽刺这位弃...
图为南宋洪起畏夫妇墓谢盼盼摄 图为墓地的盗洞。谢盼盼摄 图为南宋洪起畏夫妇墓。谢盼盼摄 浙江杭州临安的将军山南麓是一片茂密竹林,竹林面朝南苕溪,站在竹林中可见四处群山环绕,背山面水可谓风水宝地,而一段考古的新发现打破了它的宁静。 10日,记者在现场召开的临安南宋洪起畏夫妇墓考古成果现场发布会上了解到,该墓葬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发现规模较大、保存较完善的南宋墓葬,而出土的墓志内容涉及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