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韩国与中国唇齿相邻, 中韩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茶文化是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内容之一,特别是茶文化作为中韩文化交流关系的纽带,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是茶的祖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时较早地传入朝鲜半岛。中韩茶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千多年来绵延不断。汉魏两晋南北朝以迄隋,中国饮茶风俗从巴蜀地区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茶文化由萌芽进而逐渐...
韩国与中国唇齿相邻,中韩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茶文化是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内容之一,特别是茶文化作为中韩文化交流关系的纽带,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是茶的祖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时较早地传入朝鲜半岛。中韩茶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千多年来绵延不断。汉魏两晋南北朝以迄隋,中国饮茶风俗从巴蜀地区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茶文化由萌芽进而逐渐发...
泡茶法大约始中唐,[南宋]末至[明代]初年,泡茶多用于末茶。明初以后,泡茶用叶茶,流风至今。 十六世纪末的[明代]后期,张源著《茶录》,其书有藏茶、火候、汤辨、泡法、投茶、饮茶、品泉、贮水、茶具、茶道等篇;许次纾著《茶疏》,其书有择水、贮水、舀水、煮水器、火候、烹点、汤候、瓯注、荡涤、饮啜、论客、茶所、洗茶、饮时、宜辍、不宜用、不宜近、良友、出游、权宜、宜节等篇。《茶录》和《茶疏》,共同奠定了泡...
点茶法约始于唐末,从[五代]到[北宋],越来越盛行。十一世纪中叶,蔡襄著《茶录》二篇,上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①盏、点茶,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蔡襄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同时又是文学家、茶叶专家、荔枝专家、其《茶录》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 十二世纪初,宋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二十篇: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
煎茶法不知起于何时,陆羽《茶经》始有详细记载。《茶经》初稿成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又经修订,于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道的诞生。其后,斐汶撰《茶述》,张又新撰《煎茶水记》,温庭筠撰《采茶录》,皎然、卢仝作茶歌,推波助澜,使中国煎茶道日益成熟。 (一) 煎茶道茶艺 煎茶道茶艺有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1.备器 《茶经》...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後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枢府窑 元代在景德镇设计官窑,制作精美,装饰花纹中常有「枢府」二字,因而又称枢府窑,景德镇渐形成全国瓷器制造中心也是从元代开始。 青花 青花是在白瓷上用钴料画成图案烧制而成,只用一种蓝色,但颜料的浓淡、层...
记者今日从山西省文物局获悉,闻喜文物普查队在冰池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其年代距今约四千余年,正处于古史流传的尧、舜、禹时期,这为后稷被弃于此地的传说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旁证。 据介绍,该遗址是继前不久新发现神柏乡史家坡和下庄两处龙山文化遗址之后的又一新发现。遗址位于冰池村北约一百米处的庙沟边多级台地上。南、北、东三边临沟,西部较高。南北长约三百米,东西宽约两百五十米,文化层厚约一至一至一...
近日,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青兰高速公路武安市茶口村段,发现东周时期文化遗存。因位于茶口村附近,故称之为茶口遗址。 茶口村位于南氵名河西岸,在一条季节性河流汇入南氵名河的入口处,距其下游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磁山遗址11公里。氵名河是武安市境内最大的河流,非常适宜古人类居住,现已发现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数百处。 茶口遗址出土物有铜箭镞、泥质灰陶片、草木灰、红烧土粒、礓石、鹅卵石等杂物...
全南县文化部门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在该县陂头镇黄塘村杨溪村黄泥凹山坡上发现一处古瓷窑遗址。3日,经过初步发掘,赣州市博物馆文物专家现场查勘后称,根据窑址出土的窑具和瓷器本身所显示的工艺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该窑址的烧造始于五代,终于宋代,烧造时间延续上百年。该瓷窑遗址也证明了远在五代时期,客家先民就已经大量南迁至赣南地区。
几天前,山东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六名考古人员来到珠海办事处祝家庄村进行遗址考古发掘。经过几天的努力,考古队的专家已经确定此遗址为战国时期的城池,按规模来看,在当时已经是非常繁华了。 11月2日,记者赶到考古现场看到,地上有八个整齐的矩形坑,坑中有圆形的锅状大坑,也有一些细长的平行道,在挖出来的土堆旁还堆积着一些碎石破瓦。 据一村民介绍,传说这里当时是一座城的城顶,后来由于发大水,城里的人被迫迁离。...
一民国初期的西安古玩市场(1912-1927) 着眼民国时期主要政体机构主体变易轨迹与不同时期的历史特色,我们一般将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至1927年4月南京政府成立这一历史区间,划分为民国初期阶段。 在这一阶段,引人注目的首先是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千余年的封建统治,促使中国社会开始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造成中国社会政体结构、经济模式、人文形态以及相关社会机体表...
10月19日,记者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获悉,文物工作者在西安市长安区一座民国时期的小庙内,发现了绘制精美的山水壁画。壁画中展现的“雁塔晨钟、曲江流饮、灞柳风雪”等关中八景生动传神,是不可多得的保存现状较好的民间美术作品。 此次发现的壁画位于长安区庆镇村一座民国时期的小庙内,该庙名为“西镜池”。庙内壁画共十幅,分别做成四条屏形式和中堂,绘制悬挂于南...
近日进行的文物普查中,在荥阳车庄发现了始于新石器时期,跨越商代、西周、春秋战国和汉代的特大型聚落遗址。遗迹遗物十分丰富,时代跨越较长,具有连续性,对研究郑州乃至整个中原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及文明起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考古资料。 车庄遗址位于荥阳广武镇车庄自然村的南部,东西长约1800米,南北宽约200至500米,总面积约70万平方米。其东部约3000米,西南约1500米,北部约5000米都有遗址。考...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凳、扶手椅等原本是少数游牧民族或者是西亚、古印度的高式坐具于此时传入中原地区。但席地而坐的传统生活方式尚未完全改变,但垂足坐的生活方式毕竟很方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此时期是高式家具和矮式家具并存的时期 这时,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圆案、长杌、橱,并有笥、簏(箱)等竹藤家具。坐类家具品种增多,反映了垂足坐已逐渐推广,促进了家具向高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