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龙垭遗址是四川新发现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位于简阳市简城镇龙垭村,地处沱江二级支流康家河的一级缓坡状阶地上,高程约398米。当前地表为果树林和应季作物。2010年4月底,村民建房时发现两根象牙门齿,长者约3.15米。随后进行的实地调查中发现遗址中伴出有人工打制的石制品,初步推定为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2010年7月至9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简阳市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实际发...
2007年夏季,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及延边州和龙市博物馆联合考古调查队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图们江流域发现了和龙大洞旧石器遗址。2010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正式考古发掘。 和龙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崇善镇大洞村。遗址在我国长白山地区,中国与朝鲜两国界河图们江上游的左岸,正处于图们江与其支流红旗河交汇处的平缓玄武岩台地上,西距长白山天...
2010年5至7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旧石器遗址。经过为期近两个月的工作,揭露遗址面积近50平方米,出土各类石制品8500余件,发现距今25000年的史前人类生产石叶的加工场。该遗址地层清楚、文化遗物典型丰富,史前人类生产石叶各环节的遗存均有发现,完整保留了旧石器时代居民在此处理燧石原料、预制石核、剥片、直至废弃等打制石叶的生产线或称操作链,是...
遗址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镇九龙村广厦城小区玉龙公园内,此地原名王家大山,临靠长江,处于长江曲流的凸岸,为长江的第五级阶地。早在1985年,地方文物部门曾在九龙坡一带地表采集到石制品,2009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为了查明石制品的原生层位,对其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调查研究,并在玉龙公园内东侧一自然砾石层剖面上采集到有人工打击的石制品,为了进一步查证其石制品的属性、埋藏产状等文化和...
栾川蝙蝠洞洞穴遗址,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庙子乡高崖头村南,地理位置为东经33°45′58″,北纬111°41´49″,海拔816米,洞口方向240°。洞口底面高出洞前沟底15米,洞口高约3.5米,宽约2米,洞深已探明部分约34米。在距洞口约15米的地方,有一个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厅洞,据村民介绍,从厅洞向里可延伸至几百米,且洞内有很深的淤泥,均系粉砂土。洞穴围岩系元古代奥陶系灰岩,结构松散...
福建省考古队伍近日在漳平市奇和洞内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时,在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层中发现一颗保存完好的晚期智人颅骨。 从2010年9月起至2011年初,福建省博物院的考古队伍一直在奇和洞内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对于发现这颗1万多年前的成年智人颅骨,福建省博物馆研究员范雪春介绍说,这是一颗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颅骨,通过研究可以测量比照新旧时期的智人的脑容量,以此为依据了解智人的智力发展所经历的脑部变化。因...
昨天,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调查组人员来到二七区侯寨乡,通报了在该乡烤鱼沟发现旧石器时代先人生活遗址的情况,考古人员提请乡里和村里对发现的40处重要遗址进行有关保护。 1月20日上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调查组人员赶到侯寨乡樱桃沟村北侧,这里是贾鲁河的上游,位于刘家沟、代家口村中间,是一个河谷。村民反映,在这条河谷的东侧,因为修整公路,从路两侧的土墙中发现了类似文物的东西。 据考古人...
2010年10月上旬至今,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了湖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郧县肖沟旧石器遗址的发掘工作 肖沟遗址位于湖北汉江下游游左岸的二级阶地上,此处汉江回旋向东南方向流去,汇入丹江口库区。该遗址隶属于郧县安阳镇崌峪乡钟家河村(移民工程及村屯合并前属肖沟村)。遗址背靠高山,东侧崌峪河由北向南注入汉江,河口处视野开阔,西侧为一南北向的自然冲沟,遗址所在阶地如长舌状伸入汉江,三面环水。A发掘区位于...
2007年夏季,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及延边州和龙市博物馆联合考古调查队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图们江流域发现东北亚迄今规模最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和龙大洞旧石器遗址。 2010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和龙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崇善镇大洞村。遗址在我国长白山地区,中国与朝鲜两国界河图们江上游的左岸,正处于图们江与其支流红旗河交...
11月25日,记者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调查与发掘中,在灵井“许昌人”遗址以西又新发现3个旧石器时代新地点。有关考古专家称,这次考古调查成果说明,灵井“许昌人”遗址周围存在有较多的古人类活动遗存,新发现的地点与“许昌人”遗址相比,更符合古人类居住的基本条件,不排除是“许昌人”的居住地的可能性。 据许昌灵井考古队领队李占扬研究员介绍说,发现的3处新地点位于...
在中国国家文物局立项的2010年灵井“许昌人”遗址调查与发掘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灵井考古队在灵井“许昌人”遗址以西新发现3个旧石器时代新地点。 3处新地点位于灵井“许昌人”遗址以西约1-1.5公里的李井村一带,面积约4万平方米,约是已知灵井“许昌人”遗址面积的3倍,时代和“许昌人”遗址相当。 今年春天,考古队开挖8个探井,加上村民挖井露出的剖面,共有10多个地点能观察到地下层位。剖面显示,...
11月25日至27日,浙江旧石器考古研讨会在长兴县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出版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湖州、舟山、安吉、德清、临安、桐庐、浦江、长兴等市、县博物馆、文保所领导和专家一行30余人参加了会议。 自2002年10月以来,浙江省文物部门经过八年的努力,先后在长兴、安吉、德清、湖州、临安、浦江等地发现80余处旧石器遗址,其中长兴县发现51处。期间,为配合重点工程...
11月25日,记者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调查与发掘中,在灵井“许昌人”遗址以西又新发现3个旧石器时代新地点。有关考古专家称,这次考古调查成果说明,灵井“许昌人”遗址周围存在有较多的古人类活动遗存,新发现的地点与“许昌人”遗址相比,更符合古人类居住的基本条件,不排除是“许昌人”的居住地的可能性。 据许昌灵井考古队领队李占扬研究员介绍说,发现的3处新地点位于灵...
日前,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和龙市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山区发现了超过100万平方米的东北亚地区迄今规模最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遗址。据了解,该遗址位于图们江上游的吉林省和龙市崇善镇大洞村,距长白山天池约80公里,是一处以产于长白山地区的黑曜石为绝对原料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考古队在遗址中采集了万余件用黑曜石打制的石核、断块、石片、雕刻器、尖状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