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一处古人类遗址中出土了4200余件人工打制的石器,该遗址属于距今4至7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这个被命名为乌兰木伦旧石器遗址的古人类遗址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的一条季节性河流乌兰木伦河流域。今年4月开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正式对乌兰木伦旧石器遗址展开考古发掘。考古队专家对出土的石器遗物研究分析后认为:乌兰木...
2011年9月9日至2011年9月12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洛南县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承办的洛南盆地旧石器考古发掘现场会在洛南县圆满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河北省文物局等20多个省市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洛南,对10余年来洛南盆地的旧石器考古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认真的总...
记者从近日在洛南召开的旧石器考古现场研讨会上了解到,目前,洛南县已发现300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大量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使洛南由旧石器考古的空白地区一跃成为富集区,成为中国旧石器考古的一个新亮点。 由洛南县政府承办的本次旧石器考古现场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家文博考古和学术单位的40多位旧石器考古专家和学者,专家们通过现场参观和学术交流,普遍对洛南发现大量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表现出浓厚兴趣,认...
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鸵鸟蛋皮串珠制作技术的模拟实验研究—以水洞沟遗址发现的鸵鸟蛋皮串珠为例 全文阅读 (原文发表在《江汉考古》2011年第2期;作者:王春雪 张乐 张晓凌 沈辰 高星) ■ 返回
记者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政府获悉,中国最大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泥河湾博物馆目前正在全面进行馆内布展工作,将于10月初正式对外开放,届时人们可以亲身体验200万年前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据介绍,泥河湾博物馆将充分展现东方古人类文化,其占地20亩,建筑面积4623平方米,馆内将陈列约5万件泥河湾出土的文物,由序言厅、主展厅、临时展厅、活动厅四部分组成。主展厅主要展现泥河湾从20...
记者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政府获悉,中国最大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 泥河湾博物馆目前正在全面进行馆内布展工作,将于10月初正式对外开放,届时人们可以亲身体验200万年前古人类的生产生活。 据介绍,泥河湾博物馆将充分展现东方古人类文化,其占地20亩,建筑面积4623平方米,馆内将陈列约5万件泥河湾出土的文物,由序言厅、主展厅、临时展厅、活动厅四部分组成。主展厅主要展现泥河湾从200万年前到1万年前古人...
旧石器时代出土的蚌饰品零星分散、数量有限,目前国内外很少有人对它们进行专门研究,尤其是其制作工艺。国内对蚌饰品穿孔技术研究的唯一的实践是20世纪90年代对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出土的穿孔蚌壳的实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山西大学考古系讲师宋艳花及其合作者对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不同地点的不同地层中出土的较为丰富的蚌制品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力求了解其蚌饰品的制作工艺及其技术发展轨迹。2...
6月18日,为纪念水洞沟遗址发现88周年,为期3天的首届水洞沟文化旅游节在水洞沟景区开幕。据了解,本届文化旅游节以“保护·传承·发展”为主题,将举办水洞沟科考探秘体验旅游、水洞沟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体验、水洞沟遗址国际学术专题研讨会等9项主题活动。同时,历时3年建设的水洞沟遗址博物院也首次向公众开放。这是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现场。 6月18日,...
1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洞沟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我国西部唯一一所以展现旧石器时代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银川市东南28公里处,最早是由法国地质学家德日净和博物学家桑志华于1923年发现并进行发掘的。该遗址与内蒙古的萨拉乌苏遗址,并称为中国最早发现和进行正式发掘的两大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1928年,法国考古学界公布研究结果,水洞沟地区在三万年前曾有人类居住。而且,水洞沟...
甘肃陇西盆地水洛河、清水河流域调查发现的石制品:1 .刮削器(Scraper),2 .砸击石片(Bipolar flake),3.砸击石核(Bipolar core),4 .石核(Core),5 .尖状器(Point),6.石核(Core),7.石核(Core),8.石片(Flake),9.刮削器(Scraper)。(李锋等供图) 1920年法国神甫桑志华(E. Licent)等在甘肃庆阳的黄土...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洞沟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我国西部唯一一所以展现旧石器时代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银川市东南28公里处,最早是由法国地质学家德日净和博物学家桑志华于1923年发现并进行发掘的。该遗址与内蒙古的萨拉乌苏遗址,并称为中国最早发现和进行正式发掘的两大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28年,法国考古学界公布研究结果,水洞沟地区在三万年前曾有人类居住。而且,水洞沟出土的石器...
记者从河北省邯郸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经过考古工作者十多年的持续努力,在河北西南部山区发现了多处旧石器文化遗存,把这个区域历史起源由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前推至距今20万年。 据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薛玉川介绍,河北西南部山区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漳河、洺河和滏阳河流域,是中国石器文化较为集中发达的地区。在涉县石门乡新桥村、北原古坟脑、河南店清漳砖厂、西戊村南等地发现了多处旧石器文化遗存。从遗存...
辽宁省文物考古部门近日披露了在与吉林大学合作为期一个月的专题考古调查中,相继在沈阳、本溪两地发现大量旧石器遗存,并首次在辽宁发现“剥片尖头器”和“桂叶形尖状器”的工具以及“石叶工业类型”新器型。 据介绍,在康平和法库两县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中,于秀水河和辽河的II、III级阶地上,共发现旧石器地点14处,石器1029件(极少部...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水洞沟遗址博物馆将于6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这将为中国又增添一处旧石器遗址博物馆。 据史料记载,水洞沟遗址是由法国地质学家德日净和博物学家桑志华于1923年发现的,这也是国内最早经过科学发掘发现的旧石器遗址。当年,两人在水洞沟地区共发掘出了300多公斤石器和动物化石,并将其送回法国进行考古研究。 1928年,法国考古学界对外公布了研究结果,水洞沟地区在三万年前曾有人类...
记者从26日召开的首届水洞沟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纪念水洞沟遗址发现88周年,首届水洞沟文化旅游节将于6月18日至20日在水洞沟景区举办。 据了解,本届文化旅游节以“保护·传承·发展”为主题,将举办水洞沟科考探秘体验旅游、水洞沟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体验、水洞沟遗址国际学术专题研讨会等9项主题活动,全方位向外界展示这块3万年前人类繁衍生息的神秘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