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彩陶缸绘鹳鱼石斧纹 新石器时代、陶质彩绘、器高47cm、口径32.7cm.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陶缸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缸外壁绘出鹳、鱼、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绘画具有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
300余件民间彩陶藏品亮相省博 原标题:300余件民间彩陶藏品亮相甘肃省博物馆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讯(记者刘健实习生周丽瑶)9月26日,2012年甘肃国际彩陶文化节在省博物馆开幕。此次文化节期间将举办甘肃彩陶国际收藏研讨会、彩陶精品国际收藏大展等一系列活动。当天,300余件民间彩陶藏品在省博物馆展出,所展藏品均出自民间,涵盖了仰韶、马家窑、沙...
市民参观彩陶藏品展。 张杰英 摄 26日,2012甘肃国际彩陶文化节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幕。本次活动参展的民间藏品达300余件,均来自民间,其中一批保存完好的彩陶涵盖了仰韶、马家窑、辛店、沙井、四坝等各个文化类型的藏品。 甘肃省人大委员会副主任崔玉琴在开幕式上说,甘肃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新石器时代先民的足迹已经遍及各地,而且创造了堪称辉煌的彩陶远古文化,以大地湾为代表的新石器早期...
图片资料 我第一次见到被世人称作“彩陶王”的大陶罐是在1996年,那年因为工作关系,陪“外交部驻外使节赴甘肃考察团”一行十余人到省博物馆参观。曾任博物馆副馆长、时任甘肃画院副院长的赵正先生,也就是我省著名书法家黎泉也陪同参观。 在丝绸之路展馆里,“彩陶王”的大陶罐摆放在展厅的中央,大陶罐高约半米,直径一尺有余,偌大的陶罐安放在台座一米高的玻璃展...
7月20日,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省博物馆协会承办的全省文物收藏单位彩陶鉴定培训班在兰州圆满结束。本次培训班为期5天,来自全省52个文物收藏单位的65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班分为基础理论课程学习、观摩学习和实物鉴定考核三个阶段进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基础理论学习时间3天,邀请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郎树德研究员、贾建威副研究员分别从彩陶的产生和制作工艺、各文化类型彩陶特征及辨伪、彩陶...
(中瓷网讯)陶瓷茶具在茶具中占有很大比重,因价格适中而更多地流行于寻常百姓家。具体可分为青瓷茶具、精陶茶具、彩陶茶具等等。 青瓷质地细润,釉色晶莹,青中泛蓝,如冰似玉,有的宛若碧峰翠色,有的犹如一湖春水,再加上茶具独特的造型,给人以极美的视觉感受。除了运用传统的浮雕、暗刻等工艺手法,釉色上也有娇嫩明润的颜色。而精陶茶具则多洁白无瑕、华丽精致,属于陶瓷新品,兼有陶和瓷的特点。精陶茶具色彩和谐悦目,有...
东南网-海峡导报6月8日讯(记者 崔晓旭/文 吴晓平/图)明天是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昨天上午,位于五缘湾的源古历史博物馆推出彩陶展,国内最大彩陶器安家厦门。 华夏文明起源于陶器时代,文字创始、艺术发端、图腾崇拜等都和彩陶艺术品息息相关。源古历史博物馆这次展出了在全国搜集的彩陶精品共80多件,展览6月30日前免费向公众开放。 源古历史博物馆馆长陈斌告诉导报记者,他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这...
图为淄博张店古墓群中所发掘出土的陶彩壶文物。 齐鲁网记者 于鹏 /摄 图为淄博张店古墓群发掘现场。 齐鲁网记者 于鹏 /摄 图为淄博张店古墓群发掘现场。 齐鲁网记者 于鹏 /摄 5月31日,淄博市张店古墓群挖掘工作又有新进展,考古人员在30多座东汉墓群中发掘出唯一一座早于东汉时期的高规格墓坑,墓坑里面惊现两件保存完好的陶彩壶,精致秀丽,实为该墓群罕见。 墓群惊现两个年代墓坑 5月...
图为古墓中出土的带盖的陶罐。 近日来,张店紫园小学建筑工地上发掘的古墓群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的关注。截至6月1日17:00,古墓群内又新出土2个西汉年间的彩色陶壶和1个红色陶罐、2个东汉年间的黑色陶壶、1支骨簪、1面铜镜,以及一根长60厘米粗0.5厘米的物件。此外,原本让工作人员认为是带有墓道的墓坑,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墓坑与一个只留有一部分墓穴的墓坑相叠加。 6月1日11:00左右,在M1号墓坑...
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近日举办了“杨晓阳先生彩陶捐赠收藏仪式”,收藏了杨晓阳捐赠的100件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精品。 杨晓阳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是著名的人物画家、卓有成就的美术教育家。他所提出的“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画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杨晓阳此次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100件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精品,是以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为主的彩陶,这些彩陶精...
3月23日上午,甘肃省博物馆“史前文明——甘肃彩陶艺术展”南下巡展在扬州双博馆(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首展。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马玉萍,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永如,扬州市副市长董玉海,甘肃省博物馆馆长俄军、副馆长贾建威等出席开幕仪式。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彩陶之乡”的美誉。甘肃彩陶以精美绚丽而著称于世,在世界彩陶文化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甘肃彩陶文化的发展从距今八千年...
众多参观者在彩陶精品前驻足拍照。昨天,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将其收藏的100件新石器时代彩陶无偿捐献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至此,国博收藏的彩陶总数已近4000件。这些彩陶以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为主,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早期物质文化遗存,其简练、概括的创作观念,对于人物和动物形象的描绘方式,以及几何纹样所表现出的抽象思维方式,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艺术发展史中,得到了延续和传承。
本报讯(记者严长元)3月22日,“杨晓阳先生彩陶捐赠收藏仪式”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孙怀山,中宣部秘书长官锦辉,国家博物馆(微博)馆长吕章申,中国文联副主席覃志刚、冯远,故宫(微博)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文化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以及老艺术家邹佩珠、郑闻惠、杜大恺等出席并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吕章申代表国博对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无偿捐赠的义举表示赞赏和感谢。吕章申说,收藏和...
(吕子豪 张继航)6日,河北省保定市第四届奇石博览会正如火如荼举行。一块名为“天马行空”、重约800多公斤罕见的广西合山绿彩陶石一亮相,便令赏石爱好者惊叹不已。 据活动主办方、保定赏石协会副会长宋治军介绍,该奇石展自3月4日开始至3月12日结束。此次,有来自江苏、内蒙古、广西、新疆、福建等10余省市的石商携宝助兴。其中,不乏广西红碧玉、内蒙古葡萄玛瑙等秀美独特、珍稀少见的美石,更有雪浪石、唐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