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江西 黄学敏 新干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始建于秦代,属赣省最早设置的古县之一。今县城地处赣江中游东岸,县城以北20公里的大洋洲乡程家村,原有一座高出地面3~4米的椭圆形封土堆,人称涝背沙丘。由于为防水患而历年在这里取土护堤,使之地形地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年前巨大的封土堆就已经被逐渐夷为平地。 1989年下半年,为了维护加固赣江防洪大堤,当地好几个村庄的数百名民工来这里挖取沙土,开始虽也曾发现过一...
新干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始建于秦代,属赣省最早设置的古县之一。今县城地处赣江中游东岸,县城以北2公里的大洋洲乡程家村,原有一座高出地面3~4米的椭圆形封土堆,人称涝背沙丘。由于为防水患而历年在这里取土护堤,使之地形地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年前巨大的封土堆就已经被逐渐夷为平地。1989年下半年,为了维护加固赣江防洪大堤,当地好几个村庄的数百名民工来这里挖取沙土,开始虽也曾发现过一些汉代至清代的小型墓葬...
从2010年3月中旬开始,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济南市历城区大辛庄遗址进行新一期考古发掘。截止到7月初第一阶段发掘结束,共发掘面积约900平方米,出土一批商代遗迹与遗物。迄今共揭露商代夯土建筑基址1座、灰坑200多个、水井1眼、陶窑1座、墓葬40余座,各类标本2000余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商代铜器墓葬及夯土建筑基址,是继2003年商代贵族墓地和甲骨文发现...
一.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的发现 东苕溪位于浙江省北部,发源天目山南麓,向北流经杭州市余杭区、德清县与湖州市,注入太湖。所经的流域是西部高大的天目山脉向东部太湖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低山起伏,山上有丰富的瓷土、烧料,山下河网密布,运输便利,制瓷条件相当优越。以往考古调查资料表明,以德清为中心、包括湖州南部地区在内的东苕溪中游地区是商周原始瓷窑址的最重要分布区,但商代窑址的发现与研究一直是薄弱...
吴念亲:著名玉器鉴定专家、央视鉴宝栏目玉器专家、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副主任 商代距今已经3000多年,遥远而神秘。商代文明不仅以庄重的青铜器闻名,其众多的玉器也同样为后人所铭记。著名的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就曾形容“商代的青铜器是狞厉的美,那么商代的玉器当称得上是神秘的美”。 商代玉器是贵族专用品 如果商代之前是“神玉时代”,那么到了商代中国玉器就进入了“王玉时代”。这一阶段,中国社会经...
2006年11月中旬,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对文源绿岛住宅小区6号楼发现的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墓葬2006WYLDM5(以下简称M5)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文源绿岛住宅小区位于安阳市郭家庄东南,在安阳市文源街与铁西路交叉口西北角,北距原殷墟保护区东南边线约200米,距安钢大道(200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新公布的殷墟保护区南部边线)约1.5公里。 M5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底略大于墓口,墓葬上部...
大辛庄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大辛庄村东南,处于小清河冲积扇与山前平原交界地带。1936年英国人林仰山(F.S.Drake)发现并报道了大辛庄遗址的部分器物,之后该遗址逐渐受到重视。1949年之后,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山东大学考古专业以及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对大辛庄遗址陆续开展了多次工作。2003年该遗址出土甲骨文及高规格青铜器等遗迹遗物,该遗址的...
新华网长春3月15日专电(记者 常亦殊)“商代江南——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精品展”近日在吉林省博物馆展出,“兽面纹虎耳扁形虎足青铜鼎”等一批“国宝级”青铜器亮相展览,令参观者眼前一亮。 据介绍,本次展览共展出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文物120件,其中以青铜器最引人注目,有24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包括最具江西本土文化特色的商代青铜器“兽面纹虎耳扁形虎足青铜鼎”以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青铜豆“兽面...
近日,从江西引进的《商代江南——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精品展》在吉林省博物院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120件(套)文物,其中包括青铜器、玉器和陶器,以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其中一级文物24件(套)。如:兽面纹虎耳扁形虎足青铜鼎,它是商代江西本土文化最具代表的青铜器之一;兽面纹青铜豆,它在现已发现的青铜豆中时代最早,最为精美;嵌红铜云纹青铜钺,它是威严的仪仗兵器,是王侯权力的象征,表现出地位的高贵和权力的...
1982~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河南安阳市郭家庄西南发掘了191座商代晚期墓葬及陪葬坑。 郭家庄在安阳市西北郊约0.7公里处,北距殷墟宫殿宗庙区小屯村1.5公里,东北紧靠高楼庄,西侧是铁路苗圃林场,南邻任家 庄。郭家庄位于殷墟一般保护区内,此次发掘地点在村西南。在此次发掘的商代墓葬及马坑、羊坑、车马坑当中,183座墓为长方形竖穴墓,1座为带墓道的墓;另有车马坑4座...
戴帽箍的商代男子(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 石人双手抚膝、跪坐。头饰较有特点:长发,并将发梢拧在一起,盘在头顶、戴圆箍形冠。这种头饰是当时较为流行的式样。 戴高冠的男子(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佩璜) 佩璜是一种玩赏性的佩玉,与礼器上的璜无关。商代的佩璜已由素面无纹演变为人纹璜、鸟纹璜、鱼纹璜、兽纹璜等等。一直流传到西周后期。 戴卷筒式冠巾、穿华丽服装的贵族男子(...
商代骨笄(传世实物,原件现藏上海博物馆) 笄是我国在新时器时代就有的骨笄、蚌笄、玉笄、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周代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发髻外,也用来固定冠帽。古时的帽大可以戴住头部,但冠小只能戴住发髻,所以戴冠必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 衡笄插进冠帽固定于发髻之后,还要从左右两笄...
辫发局部(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 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发为主。从形象资料来看,这个时期的男子辫发样式较多,有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有将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等等。本图为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 辫发盘顶的商代男子 此图为商代陶俑。(河南安阳股墟小屯出土,原件现在台湾)。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发为主。从形象资料来看,这个...
从殷墟出土的人像发式来看,凡男子大都为辫发,通常自右后倒下方梳作三缕,编成细长的发辫,反时针方向盘绕于顶,然后加冠于头。也有束发于头顶,总成小辫,往后垂至后脑的。另外,商代也有不少断发齐颈人像,多见于青铜兵器、礼器及玉片雕刻。在一些玉雕人形佩件上,也出现计见到一定长度后即加工成卷曲状的发式。 商代妇女的发式资料不多。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商代透雕工人佩,头部非常写实,头上戴着帽箍,头发向后...
点击小图查看详细 ■ 返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