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24日上午,芮城县县长贾国平在副县长张应征、县党组成员卢志刚等同志陪同下察看了新出土的明代石碑,并对碑廊工程进行实地调研。 3月22日,在城隍庙环境整治工程中,修建碑廊时发现了这通明代《瓦彩城隍庙正殿香亭记》碑,碑文可看出此碑立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九月,碑文中出现的“——修葺数年之间,则献殿、三门、正殿香亭次第以新——”,说明此次重修之前城隍庙内已经有了献殿,这也与正殿琉璃脊心...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大地,五十六个民族的精英们个个粉墨登场,乱世中不知出了多少位智者,多少位英雄。冯道,便是见证五代史的唯一奇人。有人称他是“十朝元老”,官场上的不倒翁;有人说他软脊梁,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汉奸”;有人说他颇懂“无为”之道,上善若水,悟出了官场上的老子之道;有人说他政绩空空,无所建树,占着茅坑...
中国瓷器源远流长,瓷器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器物。世界早先认识中国也是从“丝绸”和“瓷器”开始的。中国瓷器以青、白、黑、蓝、彩等诸色而闻名与世,青瓷是中国的母瓷之称,从商周开始延续发展数千年,尤其青瓷和白瓷发展到唐代成为主流名瓷称霸世界。青花瓷在唐代虽然诞生,并和越窑、邢窑、长沙窑等一道出口东南亚、中东和埃及等国家。但它没有形成主流,一度被历史埋没。五代和宋代名窑辈出,尤其宋代六大窑系纷...
近年来,随着国际高古瓷器市场的持续升温,国内藏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门类。“把玩陶瓷,新手通常先从新瓷起步,再到老窑瓷、古陶器。”收藏古瓷器多年的吴伟就是这样——在收藏形式上渐趋朴素简洁,而情感上却越发丰富。 返璞归真 高古瓷器,古玩业行话叫做“老窑瓷器”。在划分上,大家都约定俗成地认为高古瓷是指明清以前的瓷器,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高古瓷应该是包括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各朝代...
昨天,从崇福镇传来消息,在省政府公布的新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单中,桐乡市崇福镇榜上有名。桐乡市委常委、崇福镇党委书记徐鸣阳表示,小城市培育的多年实践证明,历史文化城镇可以做到新区与老区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发扬传统特色文化,努力让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发展的人们“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发展”。据介绍,该镇前不久正式启动古运河开发工作,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古运河孕育古城崇福...
南混堂弄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平湖市当湖街道建国门社区,西隔建国路与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相望,东接东湖景区。北侧紧邻人民路商业街。街区东至环城东路,南至书院弄,西至建国南路,北到南混堂弄,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50米,分布范围面积1.3公顷,建筑占地面积约0.7公顷。 早在明代平湖建造城墙以前,该区域已经颇具规模。且街区现存文物众多,历史建筑集中成片,排列整齐,原有格局和风貌保存较好,尺度适宜,...
双林镇位于南浔区中部,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正式设镇,素有“绫绢之乡”的美誉,其书画、绫绢、古桥、戏曲、名人等地域特色文化名噪海内、享誉中外。 菱湖镇位于南浔区西部,是名噪一时的浙北重镇。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正式设镇,素有“中国淡水鱼之都”“中国丝绸之都”之称,其桑基鱼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典范。两镇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街道里弄肌理清晰,整...
珠串的历史很悠久,现存最早的大概要属在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上发掘的,距今大约50万年前,用贝壳磨制串起的项链了。用兽骨和晶莹的小石子磨制串成的珠串,也是那时常见的式样。人是情感丰富的动物,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后,还要进行感情交流和展示自我。而首饰等装饰品是负载这种功能的,最早出现的物件。 略举一例:人们为了展示自己的勇敢与无畏,就把在狩猎中捕获的虎、狼等猛兽的牙齿收集在一起,用纤维...
“中国红”,一个让陶瓷人终于圆了的梦。陶瓷上那片大红曾是陶瓷史上千古难题。多少年来,人们梦想把这人间最美的色调搬上瓷面。在中国陶瓷艺术长河中,唐代发明了铜红;后来,有了宋代的钧红瓷,明清时期的祭红、郎红、胭脂红、豇豆红、珊瑚红等红色釉瓷。尽管这些红色釉瓷的色泽也并非真正的大红,可就因为那一份“红”,使得烧制工艺要求极高;因为那一份“红”得来不易,这些陶瓷也就成为皇室内廷和历代国内外收藏品家追求的珍...
(一)广彩产生的历史条件 清王朝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分裂割据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多民族国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时期。中国的陶瓷生产,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进人了黄金时代。这就给陶瓷的外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据《中国陶瓷史》载: "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至18世纪的清代前期,中国瓷器在世界各地,特别是...
抗战遗址,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人民英勇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重要见证。它们应该是弘扬抗战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和了解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种种罪行,对于宣传抗日英烈的英雄事迹、继承抗日英烈的光荣传统、弘扬抗日英烈的爱国精神,对于防止集体记忆的丧失和历史悲剧的重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抗...
古代扬州,制花业十分发达,是我国著名的工艺花产地。在扬州制花中,又以绒花历史最早、品种最多、制作最盛、数量最大、影响也最大。 唐代,扬州绒花已经作为“宫花”贡品进入宫廷,成为宫娥彩女以至嫔妃头上的簪花,以助云鬓粉黛之美。唐中宗李显每年立春令侍臣从内宫取出“彩花”,赏赐人各一枚以迎新春。出宫廷外,小小的绒花,在民间植根尤深,广受妇孺欢迎,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品。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兴盛时期,对...
20日,两节火车车厢从连云港东站运送至陇海铁路连云港历史博物馆。这两个“庞然大物”单体重量超过45吨,长度23米。交警连云大队为确保此次运输任务圆满完成,提前部署,共出动警力18人、警车7辆,在中山路等沿途主要路口安排警力,提前疏导分流,安排两台警车负责开道和收尾,防止其他车辆穿插。李少卿摄
“有炉光怪真异绝,肌腻肉好神清和。窄边蚰耳藏经色,黄云隐跃穷雕磨。”这是冒襄先生对宣德炉的绝妙赞誉。相传冒襄家珍藏过几个宣德炉,视为珍宝,倍加珍爱,后来散失,实在可惜。冒襄对宣德炉的鉴赏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宣德炉,为明朝宣德年间创制的焚香之炉,通常用于陵墓、寺庙及权势之家烧香、拜佛、祭祖神。 明朝300年间,制作了不可胜数的器物,可称上乘之作。宣德炉作为其中的一种,可谓前无所师法,后无能为...
有评论家说,范勃的油画作品中,有“雕塑味”和“纸片味”,交织成亦厚亦薄、亦敦实亦飘逸的高反差奇特效果。这种“雕塑味”和“纸片味”源自范勃所收藏的石雕、青铜器、陶瓷的岁月肌理。器物经过了风化以及岁月沉淀以后,形成某种独特的具有精神指向的视觉效果,这种具备精神因素的痕迹被范勃导入到油画作品中。 在范勃近20年收藏过程中,早年收藏汉唐有造型的陶器,后来深感唐、宋陶瓷中的文化积淀更深厚,于是转到瓷器收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