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刘非享用的“火锅” 三彩双鱼瓶 最近,本报报道了即将于7月26日亮相扬州博物馆的“紫禁城·扬州·大运河——故宫博物院、扬州博物馆馆藏文物展”,故宫博物院精选了不少与扬州有关的珍贵文物,让广大市民大开眼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南京博物院也藏有不少扬州出土的“宝贝”。记者昨从南京博物院获悉,这个暑假,南京博物院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并通过本报邀请扬州的学生们一同参与,值得一提的是,将有...
创烧于唐初的耀州窑,到五代出现了青瓷的第一个高峰。且不论其典雅的造型,单是那天青色的釉,就有夺魄摄魄的诱 惑力,被学者誉为。“最美的青瓷”。就釉的美感而言,五代耀州天青釉在当时国内各窑口中处于领先地位。学术界关于五代耀州青瓷就是柴窑器的研讨还在继续,尚无定论。收藏界人们也在密切关注着这场讨论。由于五代耀州青瓷史无记述,而窑址发掘也隔时较近,如今,一块天青釉残片也极不易得。
今年5月,成都市考古队在对成都体育中心南侧工地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隋朝的人工湖“摩诃池”遗址。7月初,明代蜀王府内河段旁的城壕也再次重见天日。日前,考古人员在遗址中首次发现了大型的沉木群,还出土了一具高1米左右的石像,被疑与“天府瑞兽”有关。对此,考古人员表示,此次出土的石兽年代为明代,“天府瑞兽”是秦汉时期文物,两者并非同一时代。 在蜀王府遗址出土的这块石雕残存部分并不起眼,通过观...
“福州十四中所在的汀洲社区目前正在拆迁,最近有人在十四中边门顺懿宫的旧墙上挖出两块100多年前的石刻。希望有关部门能保护这些南台地区重要民间文化信仰的遗迹。”昨日,本报读者潘小清、黄达致电本报热线968800反映。 昨天,记者来到台江区开智路福州十四中,周边正在拆迁。学校大门封闭,师生暂时改走边门,边门是一堵残存的寺庙大门的高墙,墙上有“独山武显侯”和“敕封顺懿宫”两个石碑额,碑额下方...
石像(前)和雕花柱础石(后)。 成都体育中心南面的考古工地,自去年底开始挖掘时就惊喜不断。唐宋时期的卵石小径,摩诃池东南一角遗迹、唐代官府衙署重地、明代蜀王府城壕、龙纹官窑瓷器……当发掘工作进入尾声,7月15日,记者从成都市考古工作队获悉,这片区域又出土了部分石兽和木结构建筑遗迹。发现两个残缺石块王府镇宅瑞兽 15日,记者在考古发掘现场东北角处看到两块直径约1米的石块。其中...
国博展厅里的宜侯夨簋 (王景曙 摄) 已81岁高龄的李学勤(陈晓峰 摄) 作为一座有着3000年文字记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人文底蕴极其深厚,珍贵的物质遗存与文化流传不胜枚举。其中,1954年在大港烟墩山出土的西周初青铜器——宜侯夨簋,不仅成为这座城市迄今为止的“史记”之巅,更因其对研究中国西周分封制的独特史料价值,而被奉为“国宝”,目前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今年是宜侯夨簋出土...
7月10日,由新疆考古研究所及哈巴河县文物局共同组建的联合考古队,在哈巴河县哈拉苏墓地的一座墓葬里挖掘出11匹马骨架,这是目前新疆发现陪葬马匹最多的单个墓葬。 据悉,这些马骨架是在哈拉苏墓地的15号墓发现的。15号墓的地面是用岩石堆积成的低矮石堆,下面是用石板围砌的椭圆形石圈,再下面土坑里的石椁木棺里面,放了10匹马,排成3列。他们将这些马骨架清理后,发现下面还有一匹马,一共11匹马,...
京都市下京区出土的陶罐,内部装有4万枚以上的古钱(网页截图) 据日本《朝日新闻》7月9日报道,日本文物调查公司IBISOKU关西分公司8日发布消息称,在京都市下京区的建筑工地附近出土了一只陶罐,罐内存有4万枚以上的古钱。其中有“开元通宝”“宣德通宝”等约50种。以现在的币值衡量,大约相当于4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4.38万元)。 陶罐是高约66厘米的备前烧,被埋在深约50厘米的地下,...
古陶器上有WiFi标志 与日常生活相似的 湖北京山屈家岭文化,距今约5000年。其中一枚彩陶纺轮上的图案与现在“无线上网(WiFi)”的标志一样,而且是地上地下全覆盖的。当然古人是不可能上网的,它的真正含义,应该是象征流水波浪的水波纹。 河南汝州洪山庙是仰韶文化的遗址。一陶缸上绘有手形图案。大拇指部位有残缺,其余四指较长,展开、自然伸直。这幅图与iPhone中的“隐私”窗口和电梯中“防止夹...
日前,丰台区长辛店街道张家坟村一工地施工中,出土了明代的墓志铭。据该区文委文物所专家推断,墓的主人是明代大将张懋第三个儿子张铭及其妻妾。 据了解,此次出土的墓志铭共3合,即3套,均为明代。墓志铭一般分为两块,上面为盖,下面为志。其中,一合志、盖均长96厘米、宽96厘米、厚16厘米,盖文6行,每行3字。篆书题“皇明故锦衣卫指挥同知前辽阳副总兵五泉张公之墓”。志文41行,每行48字;另一合...
聂鲁达基金会人员在整理聂鲁达未发表诗作手稿 巴勃罗·聂鲁达(资料图片) 近日,西班牙出版商Seix Barral宣布,新近发现二十余首聂鲁达的未发表诗作,且它们“品质非凡”。消息传出,欧美媒体上“聂鲁达粉”欣喜一片。据Seix Barral称,这些诗作是在智利的聂鲁达基金会、一些装有诗人手稿的盒子中发现的,而经相关聂鲁达专家证实,它们确为聂鲁达所作。诗作将于2014年下半年首先在拉美国...
京都市下京区出土的陶罐,内部装有4万枚以上的古钱(网页截图) 国际在线专稿:据日本《朝日新闻》7月9日报道,日本文物调查公司IBISOKU关西分公司8日发布消息称,在京都市下京区的建筑工地附近出土了一只陶罐,罐内存有4万枚以上的古钱。其中有“开元通宝”“宣德通宝”等约50种。以现在的币值衡量,大约相当于4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4.38万元)。 陶罐是高约66厘米的备前烧,被埋在深约50厘米的地下...
继发现隋朝“摩诃池”和唐代官衙之后,成都市考古队近日在成都体育中心工地的抢救性发掘工作中,新发现蜀王府城壕建筑遗址,并出土印有龙纹的官窑瓷器。 考古队员在现场发现了一排排由红砂石砌成、类似城墙的建筑,从高处纵览,城壕分为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段,其中东西向长70米,南北向长45米。考古现场负责人易立表示,从地层分析,这些红砂石砌成的城壕年代为明代初期建筑,初步推断是蜀王府内河段旁的城壕。 ...
日本京都市日前出土一只装有4万枚15世纪铜钱的陶罐。(资料图片) 中国日报网7月10日电(欧叶) 据日本共同社7月9日报道,日本京都市日前出土一只装有4万枚15世纪铜钱的陶罐,其中许多铜钱是在日本仿制的中国古代钱币。 8日,多家日本民间发掘调查公司联合发布消息称,京都市下京区贞安前之町日前出土一只装有约4万枚15世纪铜钱的陶罐,铜钱全部用线串起。根据当时的价值,1枚铜钱约合...
近日,北京丰台区长辛店街道张家坟村一工地在施工中出土了明代张铭的墓志铭。墓志中记载张铭“生而英迈勇敢毅然以忠贞报国为事。”据丰台区文委文物所推断,墓主人是明代大将张懋第三个儿子张铭及其妻妾。 工作人员现场测量墓志铭 据了解,此次出土墓志铭共3合,即3套,均为明代。墓志铭一般分为两块,上面为盖,下面为志。其中,一合志、盖均长96厘米,宽96厘米,厚16厘米。盖文6行,每行3字。篆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