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进入清代中晚期,在经历了瓷器发展史上最辉煌的康雍乾盛世之后,随着国力的减弱,瓷器的生产有所变化,虽然有些瓷器还保持有前朝的遗风,但瓷器生产的总体数量减少了。从故宫收藏的情况来看,造型以日用瓷数量为多,陈设瓷明显减少,创新造型不多,器物胎体比较厚重,胎质疏松,胎釉结合不紧密,波浪釉、菊皮釉明显;釉面白度变灰,坚硬性减小。康雍乾时期很多名贵品种消失,黄地、黄地粉彩器物增多。一些青花的颜色由青翠变为灰暗...
(一)植物纹饰 1.牡丹纹 牡丹被人们视为富贵的象征。宋周敦颐《爱莲说》云:“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所以,牡丹花又称富贵花。西夏在经瓶、扁壶、罐、盆、钵、盘和碗等器物上剔刻或模印大量牡丹花。花纹有折枝、缠枝和交枝三种。西夏陵出土的牡丹纹盘,盘内模印三枝交枝牡丹,枝头缀以怒放的花朵,花朵两俯一仰,宛如牡丹池中盛开的牡丹花交织在一起。同时出土的牡丹纹碗,碗内模印两枝牡丹,一俯一仰,两花相对,婀娜俊俏。...
1、嘉靖胎质不及前朝,器型多种多样,有方形、棱形的造型。 2、琢器胎体厚重,接痕显露。圆器多有随底心下凹和塌陷。 3、一般器物釉面粗糙不平,官窑及民窑小件器物则细润肥厚。往往见釉下的青花轮廊线有模糊不清及晕散的现象。 4、青花用回青料,有时加入石青,其色调呈特殊的紫兰,青金兰色,同时也有发浅淡黑灰色。 5、青花及白釉器物,常于口部涂刷酱黄釉,形成黄口...
我们从青花瓷的胎、釉,以及历代的器形了解了青花瓷的相关演变历史。今天我们主要来讲一下如何从纹饰与绘画风格来鉴定青花瓷。青花瓷器的纹饰与绘画风格,是一部浓缩的绘画史,并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研究青花瓷器的纹饰题材和绘画技法,是一专门的学科。掌握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对于辨别青花瓷器的真伪,衡量价值的高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唐代青花 唐代青花瓷器的主要纹饰为三种类型: ...
清康熙青花加彩花鸟纹碗,底书“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明万历青花鱼藻纹蒜头瓶,口部书写“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横款 明隆庆青花团龙纹提梁壶,底书楷体“大明隆庆年造”款 清乾隆青花八宝纹双耳宝月瓶,足底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 元“至正十一年四月”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款识是书写在青花瓷器上的文字资料。记载着器物的制作时代、地点、作者姓名或作坊牌号、定制者的姓名、堂名...
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宣德青花和永乐青花一样,是中国古代青花瓷的高峰,史称青花的“黄金时代”。宣德青花瓷所使用的青花料是进口的苏麻离青。 宣德青花瓷,是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 宣德青花瓷,是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元代(公元1271~1368年)是中国青花瓷器烧造工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在前代“釉下彩”等工艺的基础上逐步确立、完善了青花瓷器的烧造技术,并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到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青花瓷器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瓷器中的主要产品。 元代青花瓷器在造型方面具有胎骨厚重,形制巨大的特点。常见的器形有大瓶、大罐、大碗、大盘等,这种造型继承了唐宋(公元7~14世纪)以...
钧窰为北宋的五大名窰:汝、官、哥、钧、定之一。窰址在现在的河南省禹县。钧窰烧造瓷器的时间为:创烧於唐代,鼎盛於北宋,发展於金、元,前後历经三朝,长达700多年的时间。 钧窰是一种乳浊釉瓷,属北方的青釉瓷器,它与其他青瓷最大的不同是:原始青瓷是以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青釉,绿釉瓷。而钧窰是以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天蓝,窰变红、紫釉瓷。因此,钧窰烧出了两大类钧瓷:一种是以红色为...
对于“中国陶瓷影响了世界”的说法,可能不会有任何人提出疑问。西方历史上,对中国瓷器评价极高。在西方,中国瓷器一度价抵黄金,被欧洲皇室贵族视若拱璧、竞相收藏。 可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提出,这些闻名世界的中国瓷器,究竟是官窑瓷还是外销瓷,恐怕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准确回答了。 官窑瓷器不会大量出口 中国古陶瓷专家胡雁溪认为西方历史上对中国瓷器的崇高评价仅是针对官窑的,实在是...
汝瓷天青釉洗是汝瓷洗为传世品中常见器,宝丰清凉寺窑址发掘出土的同类器也较多,基本适应了当时皇宫和文人墨客的大量需求。 形制大体有两种,一种直口弧壁,深腹平底,器表施满天青釉,釉面匀净滋润,布满冰裂纹开片,外底部有五个很小的支钉痕,露出香灰胎色,明张应文《清秘藏》中称之为“芝麻花细小挣钉”最适当不过。该洗高4.6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12厘米,1989年宝丰清凉寺窑址出土。另一种敞口斜...
麒麟,为古时象征祥瑞之兽,青花瓷器上的麒麟图案最早出现在元代,发展到明代早期时更为普遍。永乐和宣德时期的大罐、盘、碟等瓷器上,常见形态多姿、粗细各异的麒麟图案,并一直延续到清代初期。 麒麟纹饰在明代的官窑和民窑瓷器上均能见到,尤以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瓷器上的形象最为丰富生动。这一时期内麒麟形象仍能看出从元代发展演变而来的痕迹。或立或卧,或奔或坐,图案构图由繁密走向疏朗,用笔风格由工细过渡为...
本文的目的在于说明康熙瓷器与光绪瓷器的几点不同。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康熙瓷器被公认为清代瓷器之首,康熙一朝历经61年,是清代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空前发展,就瓷器而言,无论胎质、制作工艺、画工等诸多方面都十分讲究。所以康熙瓷器历来被收藏者视为珍品。光绪在晚清时代,相对比较强盛,有&xqypic光绪中兴&xqypic之说,出于多种原因,光绪仿制康熙瓷器的现象多有出现,好者几可...
时间:2014年7月29日至8月31日 地点:长沙市博物馆 由长沙市博物馆自主策划并与长沙窑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明珠——‘黑石号’沉船唐代长沙窑瓷器展”将于2014年7月29日至8月31日在长沙市博物馆展出。展览精选了长沙市博物馆馆藏的长沙窑遗址出土文物和长沙窑研究会收藏的从国外购买的“黑石号”沉船出水长沙窑瓷器150余件,是国内首次关于“黑石号”上长沙窑瓷器的...
明代王世懋的《窥天外乘》记载“永乐、宣德间……以苏麻离青为饰。”而成书于万历19年(1591年)的《遵生八笺》也提到:“宣窑之青,乃苏渤泥青。”这里的“苏麻离青”和“苏渤泥青”虽音译不同,但不难推断所指的为同一物——苏麻离青。 苏麻离青,又称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简称“苏料”。有学者研究认为这一名称的由来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也有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
当代瓷器《海棠观雀》笔筒 当代瓷器《本空若怡系列8》 菲利普是一位美国艺术家,2012年我与他夫人何善颖教授在纽约的一场中国近现代艺术陶瓷展览中结识,这是中国近现代陶瓷艺术在美国的首次亮相,并且出乎意料地在美国上流社会以及博物馆、策展圈得到关注和重视。 一次机缘巧合,在景德镇再次遇到他们夫妇,菲利普已经在景德镇置办下一间小工作室,在纽约与景德镇之间游走,在纸面绘画与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