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位于朝阳市的牛河梁遗址,今年将启动大遗址保护项目的相关工作,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举动,被认为是该遗址迈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之路的重要步骤。 目前,辽宁的牛河梁遗址和兴城古城墙两处已经入选中国申遗预备名单。 昨日上午,省文化厅厅长彭益民接受本报专访时介绍,今年我省将继续推进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牛河梁有望设立大型遗址公园,这里还将建立研究院,相关领域的专家...
走进塔克拉玛干寻找人类古文明系列活动之一“丝路迷境尉头国”大型徒步探险活动,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在新疆巴楚县、图木舒克市和柯坪县三地举行。近五十名徒步爱好者利用三天时间徒步穿越长四十余公里的狭长沙漠和戈壁地带,探访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古尉头国,沿途欣赏古城遗址、古烽火台遗址等。据随队考古专家介绍,尉头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北边缘,自古就是中原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是古丝绸之路的...
良渚古城西城墙遗址附近是芦花飞舞的原野 瑶山玉琮 石犁 “良渚古城这一重大考古新发现,势必为良渚遗址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名录》又添一张‘王牌’”。昨天,良渚遗址管委会主任张炳火对记者如是说。 据介绍,早在10多年前,杭州就启动了良渚遗址“申遗”的准备工作。国家和省、市、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良渚...
“良渚古城的发现无疑对加快良渚遗址的‘申遗’进程具有显著作用,因为遗产价值越突出,获得世界范围认同的可能越大。”随着良渚“申遗”工作被再次提上日程,昨天,“申遗”专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一行来到良渚古城。 “我们是从2000年开始做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现在良渚遗...
因数量居帝王陵之冠获授“基尼斯之最”,凤阳明皇陵石刻酝酿申遗 “始为僧、继为王、终为帝”六百多年前,安徽凤阳县的一个放牛娃演绎了一段千古传奇。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农民开国皇帝后,朱元璋没有忘记他的家乡,他以皇帝和孝子的双重身份,在凤阳县营建祭拜父母的皇陵神道。 六百多年后,这处壮观的历史文化遗迹,再次为他的家乡带来荣耀:凤阳明皇陵帝陵神道上的31对...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多位丝绸之路专家组成的“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考察组,最近对陕西省的19处“申遗”文物单位进行了首次“集体考核”,认为文物本体价值很好,但周边环境仍需改进。 在陕西省政府日前召开的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座谈会上,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发表了对陕西段预备名单中19处古迹遗址、古代建筑、文物遗存的考察意见和修改建议。 ...
今天上午7时左右,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再度传来喜讯:继昨日"中国喀斯特"地形地貌奇观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之后,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也被批准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增至35处。 中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遗产项目总数已经达到35个,其中自然遗产6个,文化遗产24个,自然与文化双遗产5个。在世界排名第三,是名副其实的...
23日,新西兰基督城当地时间下午3时,联合国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幕。最简单形式的和声,最能跨越语言障碍的舞步,新西兰土著毛利人颇具原始风味的表演令来自全球各地的世遗专家感受到文化遗产的魅力。副省长雷于蓝作为本届大会的广东代表见证了这场别开生面的开幕式。 经过申请和严格筛选,本报记者成为昨天唯一进场的中国媒体,并在会议间隙采访了世界遗产委员会亚太地区世界遗产中心专家景锋、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就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达成共识,希望她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遗产而被永世铭记、永远呵护。目前,中国沿线七个省区已就联合申遗机构组建和工作模式等具体事宜进行了协商,申遗工作开始进入实质性筹备状态。 陕西、河南、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新疆七个省区的代表前两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议,分别阐释了各自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所申报的理由和意义,以及自去年八月丝绸之路跨国联合...
日前,有人刚刚动了为“风水学”申遗的念头,网上网下便风生水起了。2006年12月15日的《东方早报》报道说,上海生活美学学会会长张良仁提出将“风水”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便引来争议如潮。“风水学”申遗的倡议,之所以引来不少责骂声,是因为即便在“风水学”的“发祥地”——中国,也往...
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11日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集体采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向在座的中外记者宣布:“大运河已经列入重新设定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璀璨文明:大运河“申遗”必备的优势 单霁翔所指称的“大运河”...
作为分管文物工作的副局长,孟建耀绝对是文化周的第一忙人。12月9日,“宁波海上书籍之路”展览开幕式在天一阁举行,利用开幕式后嘉宾观看展览的机会,孟副局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孟建耀曾担任过天一阁的馆长、在宁波文物界已经工作了20余年,对宁波文物事业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从文化周到文化遗产保护,孟副局长娓娓道来,成竹在胸。 文化周是一个平台 文化周我们坚持了十年,应该说这是个...
由200余名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运河沿线省、市政府官员组成的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昨天到达杭州。在接下来的3天时间里,一场关乎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的研讨盛会将在杭州隆重举行,并将通过《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杭州宣言》。 运河“申遗”开始提速 从3位老专家联名写信给京杭大运河沿线的18个城市的市长呼吁申遗,到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上58位政协委员呼吁抢救性保护京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