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今天在北京语言大学成立。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冯其庸和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分别以“继承传统,发扬传统”和“文字立体,笔刀同工”为研究院题词。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表示,研究所将以“研究书法篆刻,昌明艺术学术,闳通文化视野,促进国际交流”为宗旨,通过专题展览、学术研讨等活动推动中国书法篆刻的研究和发展;同时依托该校在...
篆刻,是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命脉所寄,情志所托,心迹所依,精神所存,是他励己、喻人、治学、交友的镜鉴与津梁,是他非凡人生路上一串永不磨灭的履痕。天津著名学者龚绶、车永仁先生苦心搜集、研究大师篆刻十余年,编辑而成《弘一大师李叔同篆刻集》一书,最近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目前最完备的弘一大师李叔同篆刻作品集,此书全面地反映了大师的篆刻艺术成就,真实地体现了他的艺术思想和观点。它的面世,无疑是弘一...
昨天上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成立仪式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这是中国高校成立的首个书法篆刻研究所。著名书法篆刻家黄惇任该所名誉所长,朱天曙任所长,饶宗颐、冯其庸、欧阳中石、傅申、薛永年等著名书法家担任顾问。 为了配合研究所成立,该所举办全国名家邀请展,现场共展出全国书法篆刻名家作品50余件。中国书法篆刻研究2010论坛同时举办,探讨中国书法的国际教育和域外传播、当代书法篆刻的创作与研究以及中国书法篆...
“我的爱与恨不会在人间消失”巴金著作手稿版本书名篆刻联展上午开幕“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这是30年前,巴金在《我与文学》中留下的文字。5年前的10月17日,这位文学大师离开了我们。今天,巴金著作手稿、版本、书名篆刻联展在普陀区图书馆开幕,以此纪念这位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的文坛巨匠。这次展览...
《秋水文章——李岚清篆刻艺术展》安阳开幕侧记纵横方寸之间,卷舒天地情怀。9月28日,中国文字博物馆迎来一场艺术的盛宴,《秋水文章--李岚清篆刻艺术展》在这里隆重开幕。上午9时,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与省领导卢展工、孔玉芳、曹维新一同步入古色古香、庄重典雅的博物馆大厅,出席开幕式。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世界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李...
秋风和丽,丹墨飘香。9月26日,汉阴“迎国庆、促双创”摄影书画篆刻展隆重开幕,从市县近200幅作品中精选而出的140余幅作品在县文化艺术中心展出。开幕式由副县长缪红艳主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勇致辞,县人大主任朱前平宣布开幕,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李大明出席并讲话。李云健、吴大秀等县领导和任黎华、薛荫明、张建毅等市摄影家协会领导参加开幕式。开幕式上还为汉阴第五届油...
“方寸之地”融合各类艺术于一体的印章,凭着其自身材质、印文篆刻等独特优势,颇受玩家及专业人士的认可。特别是随着2006年西泠拍卖秋拍首次推出《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采用独特的中国古代印章形式“中国印”,篆刻的民间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渐扩大,其品鉴地位逐步提升。如今,一股印章收藏热正滚滚袭来。 价值长期被忽视 印章集篆刻艺术...
由中国西泠印社和意大利文化部国家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百年西泠·中国印”西泠印社书画篆刻展16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办。此次展出的作品共计百余件,包括由西泠印社篆刻名家创作的上海世博会《万国印谱》印章原石60方,以及该社社员的书法、国画艺术精品,体现了西泠印社传统书画创作的高端水准和丰富的艺术面貌。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30日。西泠印社社委会副主任包正彦在致辞中表...
时间:2010年9月16日——9月21日地点: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内容简介:集中展出当代书法篆刻名家的艺术作品。参展艺术家均为当代书坛的佼佼者,其作品既延续了书法篆刻艺术的传统脉络,又在笔锋流转、刀光石影之中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中国书法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
韩天衡 摄影/谢震霖韩天衡在西泠印社讲座现场韩天衡作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印面(上)和“中国龙”印面(下)1998年在巴黎举办的中国书法大展开幕式现场,韩天衡为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治印■从6岁开始篆刻,他60余年来与石头为伴。天赋使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精美的石头会说话”了。■他书画印兼擅,尤...
展品:巴林石九龙钮印章 邮票上的中国印 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篆刻,作为一门古老而深邃的中国传统艺术,几乎伴随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从北京“飞”到大阪,从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到“恭王府”,中国纂刻艺术以它独特的魅力和悠远的文化感染着每一位亲近它的人。如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更给了它一个走向...
巴林石九龙钮印章邮票上的中国印“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篆刻,作为一门古老而深邃的中国传统艺术,几乎伴随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从北京“飞”到大阪,从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到“恭王府”,中国篆刻艺术以它独特的魅力和悠远的文化感染着每一位亲近它的人。如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更给了它一个走向世界...
“方寸之地”融合各类艺术于一体的印章,凭着其自身材质、印文篆刻等独特优势,颇受玩家及专业人士的认可。特别是随着2006年西泠拍卖秋拍首次推出《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采用独特的中国古代印章形式“中国印”,篆刻的民间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渐扩大,其品鉴地位逐步提升。如今,一股印章收藏热正滚滚袭来。价值长期被忽视印章集篆刻艺术、人文历史、...
为纪念中国篆刻艺术申遗成功,更好地弘扬、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篆刻艺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承办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篆刻艺术精品展”,8月亮相正在举行世博盛会的上海世博园,在世博文化中心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展览。中国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汉字为主要表现对象,并由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