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月21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丝路梵相”专题文物展,这次文物展展出了以新疆和田达玛沟佛教遗址壁画为主的大量文物,为西安市民带来了一场独具特色的文化盛宴。 新疆和田地区的达玛沟佛教遗址,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发掘出来的面积最小的古代佛寺,也是整个塔克拉玛干地区保存状态最好、壁画面积保存最完整的佛教遗址。大唐高僧玄奘曾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过这里“佛塔林立,僧人云集、物阜民安、佛教兴盛”的繁荣盛...
知名画家萧海春谈松江山水与海派书画 说起海上画派,一般都是从任伯年、吴昌硕谈起,然而事实上,无论是存世最早的晋墨——陆机《平复帖》,还是元明书画大师赵孟頫、董其昌都与上海松江有着极深的渊源。 沉潜于传统经典数十年的知名画家萧海春近日在上海松江区石湖荡建成一个集艺术创作、展示、教学、交流等功能的大型工作室,他将之命名为“九峰三泖”。萧海春昨天在接受早报采访时表示,之所以命名为“九峰三...
4月17日上午,庆元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秋霞一行到大济村调研指导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县文广新局、农办、濛洲街道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 刘秋霞一行实地走访大济通村公路,了解建设情况,并与县文广新局、农办、濛州街道等单位负责人及大济村村两委负责人座谈,了解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进展情况。 县人大调研组要求,按照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不能触碰法律法规的底线; ...
近日,沈阳王女士不远千里来到景德镇,亲身感受了博大精深的陶瓷历史和陶瓷文化,她感慨地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讲述着千年瓷业的故事,令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景德镇市以“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为目标,着力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创造出一个个“景德镇模式”和“景德镇奇迹”。 以“御窑厂”为核心开启大遗址保护 曾有人评价景德镇是个“破”房子里藏宝贝的地方。这宝贝指的是以景德...
1、薄胎玉器的历史 我国的薄胎玉器早在唐代就已出现。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各业兴旺,特别是手工艺的发展,促进了玉器制作技能的提高。这突出表现在薄胎玉器的制作上。唐代的薄胎玉器主要为碗、杯、盅等器皿件。 由于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其纹饰多为莲花香草纹,工艺上以剔地阳工浅刻再加以浅刻阴线功勾勒为主要手法,器型丰满简洁,如玉莲瓣纹杯,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宋代盛行仿古玉器,而薄胎玉...
南部非洲国家博茨瓦纳流传这么一个传说:独腿巨人马齐恩从洞里爬出到地面,后面跟随着他的族人、牲畜和野生动物,于是诞生了茨瓦纳人——博茨瓦纳的主体民族。 在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以北约40公里处,传说中的洞以及博茨瓦纳人祖先的脚印仍然清晰可见,其中最大的一个脚印被认为就是马齐恩留下的。在过去几个世纪中,有博茨瓦纳人相信来自神明的庇佑,到此地求雨。直到现在,还有博茨瓦纳人专程到这个积水的洞里取水祈...
13日上午,记者自水洞沟风景区起,顺长城一路向西步行至黄河西岸,发现长城两侧均无任何保护措施。明长城银川段毁坏严重亟待保护。(本报4月15日6版) 历史古遗址,形成于历史的长河中,是还原一个时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痕迹。所以,近年来一些地方,千方百计探寻和复原他们当地的各种历史,倾其财力大建“返古”“仿古”建筑,目的就是寻找曾经遗失的历史。当然,这种“返古”,永远不可避免的问题是,难以遮掩和避...
考古,近年来在各种文学作品的描写中,变得越来越魔幻和浪漫,但是真正走近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之后才发现,他们的工作是那么的单一,脚踏黄土背朝蓝天,平凡、朴实,甚至让人觉得可爱。用他们的话说:“我们是在和古人说话,和时间赛跑,让历史重现,让滕州人记住这片古老土地上的辉煌。” 魏慎玉在枯燥的工作中坚持 魏慎玉现在是市博物馆副馆长,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的队长。在魏慎玉的眼里,...
景泰蓝是我国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品种。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的图案粘出相应的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溶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这种铜的珐琅彩瓷器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初创时只有蓝色,故名景泰蓝。现代景泰蓝已变成了一种工艺品名称,而...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辉煌灿烂,陶瓷纹饰作为陶瓷艺术价值的显现也是历史悠久,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特征与魅力。 新石器时代的各种彩陶,属彩装饰。这种低温彩的装饰功用,类似于后来的釉。各种灰陶、黑陶、红陶、褐陶等上的刻、划、堆贴、锥刺的云雷纹、绳纹、平等线纹等等,属胎装饰。可以认为新石器时代陶器以胎装饰为主。 殷商奴隶制时期:出现了以印花、堆贴为主要装饰手法的原始青瓷。 至东汉到三...
日前,河北怀来鸡鸣驿文物建筑维修工程全面竣工,鸡鸣驿邮驿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这座已有800年历史的我国现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古驿站再现风貌,吸引了大批游客参观游览。 鸡鸣驿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被称为邮政考古、机要考古的“活化石”。为更有效地保护鸡鸣驿,自2008年起,国家文物局、河北省、张家口市及怀来县陆续投资近7亿元,先后实施了鸡鸣驿城墙整体...
4月14日下午,市文保所专家受邀为镇海区40余名从事规划勘测设计、文物保护的专业人员作了题为《历史建筑的保护》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是区文物部门与规划部门为提高规划人员文物保护意识,做好规划编制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而共同努力的又一结果。 城乡规划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环节,而规划设计人员则是关键环节中的“守门员”。近年来,区文物部门与规划部门加强合作,加大对“守门员”文物保护意识的宣教力度,为...
欣赏古画,既是享受,又是学习,如果走马观花,那可就是莫大的浪费了。 古画,是美术考古的重要资料。从古画中可以了解历史。今天能见到的历史记载,不可能包罗万象。有些问题,在历史书籍中查不到答案,但是在古画里却得到了解决,就是说,古画可以验证历史记载,可以弥补历史记载的不足。例如山东省博物馆展出过一幅明代画卷,叫《明夏厚摹机织图卷》。画卷用十分工细的手法表现了生产流水线的具体情况,对了解与研究古...
葫芦烙画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出现在西汉时期,盛于东汉。有史料记载,汉光武帝曾将烫画列为贡品。东汉以后,几经兴衰,曾一度失传,直到清代光绪三年,才被一名叫赵星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遂得以流传。 据志书记载,清光绪三年(公元一八七七年),擅长绘画的南阳人士赵星三在一次吸食雅片时,烟隐过后,顿生画兴,以烧红的烟扦代笔在烟枪杆上烙烫作画,得一小品,喜出望外。继而又在其它木玩上施艺,均获成功。随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