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唐代古墓中出现疑似现代简体字,双层壁画分离成世界难题,墓志资料补史料错误……昨天,市文物局公布了房山唐代刘济夫妻墓发掘考古的最新进展。其中墓中为何出现金代铜钱、女主人尸骨何以不见踪迹等谜团仍未解开。 进展一: 双层壁画将临摹保护 据市文物研究所刘济夫妻墓发掘负责人程利介绍,6月22日墓葬发掘现场,考古人员曾向公众展示了墓道两侧呈对称排列的菩提树图案壁画。这层壁画为刘济...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由国际文艺家联合会主办的“领袖情 中国梦”当代书画界爱国主义作品展览日前在北京举行,国内200多名知名书画家和专家学者参加。 艺术家们现场挥毫泼墨。 本次活动由国际文艺家联合会执行主席、著名书法家国愈明先生和著名文化学者巴湘先生共同策划,我国当代九位知名书画家国愈明(国子)、刘承俭(简子)、柏青(柏子)、崔元泽(元子)、高成喜(喜子)...
文物修缮不得改变文物原状,应保存文物建筑的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本周,北京市质监局网站公布北京地方标准《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操作规程-画作》征求意见稿,市民可于9月8日向市质监局反馈意见。 这部地方标准对文物如何修缮进行了详细规范,要求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并且要求技术工人应持有相应工种的岗位资质证书方能上岗作业。 标准要求, 复原历史遗存彩画应按旧彩画原样(纹饰、手法、颜材料工艺)...
2013年8月12日,是泰王国诗丽吉王后81寿辰,也是泰国的母亲节。“恭贺诗丽吉王后81岁华诞 暨 2013传奇泰国•香料文化盛典”将于北京工人体育场西门的金链花泰国餐厅隆重开幕。 此次活动将以世界闻名的“泰国经典香料”为主题,打造中国第一个“泰国香料花园博物馆”,并以泰国高端美食沙龙的形式将泰国传统香料、酱...
7日晚11时许,被警方带走调查的多名人员手里都拿着物品。 新京报记者杨锋摄 7日21时许,丰台区东铁营桥旁的中北投资大厦周围停有60余辆警车,目击者称警方从大厦里带走数百人。警方未透露此次行动的相关信息,但有现场民警称,警方所查为网络诈骗案。 警方封锁大厦停车场 昨晚10时许,东铁营桥至刘家窑桥北侧一路都停有警车,大约有30辆。现场层层戒备,记者试图进入中北投资大厦了解情况,遭到警方拒绝,并...
盐业银行是中华民国初年由河南都督、项城人张镇芳创办,民国四年(1915年)由袁世凯批准建立,总行设在北京,宗旨拟办官商合股银行,投资者大多是官僚。 北京盐业银行旧址位于宣武区前门外西河沿7号。建于1931年,三层西洋式建筑。整个建筑以红砖墙为主调,两端略用块石饰壁柱,柱头有雕饰,显得大气而不失精致。立面两层,爱奥尼柱式,红砖墙面,做工精细,保存完好。该大楼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为中国工商银...
中国是礼仪之邦,生活中有很多礼数习俗,首都北京更是如此,比如老北京人探亲访友要携带礼物,讲究送"京八件";北京对客人"请茶"时未必是要请客喝茶,也有可能是送客的意思;北京人吃饭时不能将筷子插在盛着米饭的碗里,长辈不动筷子孩子们不能先夹菜……
从“群砚之首”的端砚,到拥有“和氏璧”美誉的歙砚,从四大名砚到地方小砚,百个品种的1000多方砚台精品,日前亮相北京“聚砚斋”。 “聚砚斋”的创始人、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会长刘红军说,挖掘和弘扬中华砚文化,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使命。 2010年2月在北京创立的“聚砚斋”,是一...
都说历史上的北京城是座水城,31日刚刚完成的西城区首次水文化遗产普查,为这一论断又增有力证据。 有水必有桥。普查显示,在西城,除去耳熟能详的银锭桥、白石桥,其实历史上还曾存在过万亿库桥、周桥、横桥等诸多鲜为人知的老桥,至少有14座。今天,这些老桥不仅确定了身份,而且明确了遗址位置。将这些遗址点勾连起来,即可窥见旧京水乡一斑。 现今西直门北侧,在元代,曾有万亿库、铁平章二桥,横跨于通惠河水系之上...
2013年7月28日,北京博观当代玉雕精品春季拍卖会在北京环球贸易中心举办,四大专场各有特色,总成交额为2984.02万元(含佣)。从拍卖现场氛围以及成交结果来看,无底价拍品依旧竞争激烈,当代玉雕名家所创作的精品受到追捧,高价位拍品虽然关注度较高,但成交表现较为理性,市场依旧在调整之中。 2013年北京博观当代玉雕精品春季拍卖会现场 南红专场:充满设计感的拍品较为抢手 ̶...
记得大学第一堂新闻专业课上,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两行字:“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转身对我们说:“希望每一个立志成为记者的人都记住这句话。”或许对那些从事新闻十多年的老记者而言,所有的技巧和方法褪去,这句话却在心中越发深刻,成为新闻道义的准绳。 这句话出自明朝的英勇谏臣杨继盛,他的故居就在宣武门外达智桥胡同12号。而民国时期,宣南一带的胡同先后...
老北京人过伏天,从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得要适应气候现象。在没有电风扇、冰箱、空调等现代化优越条件的年代,每逢夏季,人们不但要忍耐高温,还得预防毒虫叮咬带来的危害。这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只能选择一些既省钱又便捷的老办法消除这些困扰。像扇子、凉席、竹帘、蚊香、清凉油等用品,就成了人们度夏的重要物件。 旧时,人们与扇子的关系极为密切。民间曾流行“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R...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