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古老青铜文化、近代工业航母、现代矿冶之都……三千年绵绵不息的炉火,孕育了灿烂的矿冶文明,也造就了黄石这座辉煌的城市。因矿立市,以冶兴市,矿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积淀和文化景观,成为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黄石建市60周年。8月20日至22日,“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将隆重举行,古老的城市、热情的...
2006年西周青铜器“周宜壶”,在上海举槌拍卖,以1000万元起拍,最终以2640万元成交,创内地青铜器拍卖的最高价。 资料图片青铜器是受国家文物部门保护的,不准随意在市场交易和上拍;每年少之又少的青铜器拍卖,是相关部门依据对《文物法》的执行,上拍必须是1949年前出土的,并有明确著录的才可以。这样一来,拍品数量少、成交率差是必然的。国内拍场的真假二戏2006年1月5日,具...
8月1日,由宁夏吴忠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承办,吴忠日报、吴忠收藏协会、吴忠、青铜峡、盐池、同心文物管理所协办的“吴忠首届民间收藏品”鉴宝大型活动来青铜峡首场鉴宝。特邀文物收藏协会会长武裕民等专家的权威鉴定,为该市20多位收藏爱好者的近30余件陶瓷、玉器、书画、铜器、杂件等各类藏品进行了现场“鉴宝”,并根据民间藏品特色将评选民间宝物10件并颁发收藏证书。此次大型鉴宝活动自...
8月1日,由宁夏吴忠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承办,吴忠日报、吴忠收藏协会、吴忠、青铜峡、盐池、同心文物管理所协办的“吴忠首届民间收藏品”鉴宝大型活动来青铜峡首场鉴宝。特邀文物收藏协会会长武裕民等专家的权威鉴定,为该市20多位收藏爱好者的近30余件陶瓷、玉器、书画、铜器、杂件等各类藏品进行了现场“鉴宝”,并根据民间藏品特色将评选...
今年9月,张爱玲曾居住过多年的常德公寓门前人行道上将会嵌入一块青铜浮雕,用一首诗讲述这个传奇女子的一生。与此同时,还有64件各类雕塑作品将会作为“2010世博静安国际雕塑展”的展品在静安雕塑公园以及9个静安的地标建筑为市民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展出。最大展品长达300多米静安区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本次雕塑展的主题是“城市幻想”,设计了“幻想&rd...
青铜礼器在收藏市场易引起投资者共鸣,价位也较高 作为先秦时期最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玩收藏品,青铜器以其雄浑的造型、华丽的纹饰、精良的铸造以及高深的创意,在中国乃至世界青铜史上独具特色,同时也是众多古玩收藏家们青睐的藏品之一。 青铜器的分类方法很多,较为流行的是按用途划分为八大类,即:农具、工具、兵器、饪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和杂器。也有把青铜器简单分成四大类的:兵器、礼器(祭祀、宴飨...
《密码青铜》是梦言先生,历时三年完稿。经由华艺出版社推荐,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出版发行。本书主要通过对大量馆藏实物剖析探讨,旨在建立一种更加可靠的实战鉴别方法,主要核心内容: Ⅰ、详尽剖析了青铜器的痕迹信息,尤其对特殊工艺的探讨、解剖,以及产生的原因,结合铸造工艺的探讨,提出了:“痕迹信息逻辑对称理念”。 Ⅱ、其次提出:“春秋中期开始,纹饰设计和分型制范紧...
一件极为珍罕的公元前十二世纪商代礼器青铜鬲将出现在纽约拍场上。纽约佳士得日前宣布,受收藏家郝东淣先生委托,将于9月亚洲艺术周推出“思源堂中国古代青铜器珍藏”专场拍卖会。有118件来自郝氏的古代青铜器将上拍,估值逾1500万美元,其中最瞩目的就是一件商代礼器青铜鬲。 商代常用青铜器盛载祭祀仪式中的酒食,以祈求祖先神明庇佑。这件用于烹煮肉食饭类品相佳妙的鬲,刻有三组意趣盎然的...
龙纹青铜盉属中原形制,这次票选登上榜首。 孔雀石在票选中居于次席。 南宋陈容《墨龙图》。 “省博新馆绝不是有馆无宝!”由广东省博物馆与本报联合策划的省博新馆“镇馆之宝”网络投票活动持续了1个半月,于6月30日落下帷幕。堪称“广东出土古代最精美青铜器”的信宜铜盉(西周)以52101票,高票当选为̶...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专家称铜鼓中的赛龙舟场面与现在端午赛龙舟的场面极其相似。 专家称以目前掌握的资料看,纯粹记载端午节庆的汉代铜鼓还没出现过。 经过一道又一道细心而科学的擦洗工序,一个足足有三十厘米直径的青铜器终于露出了它的真面目,在它的侧面,居然是一幅2000多年前岭南地区端午节赛龙舟的生动景象。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独家拍摄到了这个由顺德容桂藏家收藏多年,在上周才显露其真面目的青铜器鼓。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
当中国北方草原地带的历史跨入公元前第一个千年后,由于种种的原因,发生于新石器中晚期的农业扩散对北方地带的深远影响渐渐终结。主要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此前已渐变为畜牧-农耕经济的北方民族,不同的地域以大致相当的速率向游牧社会转变[1]。在这个以农牧交错地带为舞台的社会巨变中,有一种适应这一变化的器物产生并广泛流传,它就是西周中期起源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青铜鍑。作为长期在欧亚大陆游牧民族中广泛流传的...
众所周知,铜镜作为古代人们的照容用具,在东亚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新石器时代末期齐家文化铜镜的发现表明,早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前后,人们就开始了铜镜的制作和使用。后来经过缓慢的发展,到公元前5世纪前后,铜镜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逐步成为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直到19世纪随着玻璃镜的逐步普及才退出历史舞台。正因为如此,关于古代铜镜的研究历来为东亚考古学家所关注,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于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