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边是施工中发掘出的各类文物千余件;一边是列入省文保单位、空闲搁置的老粮库。东昌府区文物管理所所长于忠胜正根据政府和古城保护与规划指挥部的规划,准备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把粮库建成文物展示中心,把这千余件古城中出土的文物集中在这里展示。 出土文物多为宋代生活用品 “古城保护与改造从2009年开始五年多了,施工过程中,大部分工地会深挖至地下四到五米深,古城区内这个深度已经到达宋代文化层,...
记者22日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了解到,该县在清水坪镇抢救性发掘一座西汉古墓,并出土铜镜、滑石壁、玉器等珍贵文物9件。目前,这批文物正在整理和收集尺寸、重量等相关资料,进行初步研究。 紧邻湖南龙山里耶战国古城遗址的清水坪魏家寨古城遗址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始建于西汉,曾出土大量汉代青铜器和流通货币等,填补了秦汉时期湘西地区历史记载缺失的空白。 据了解,该墓为...
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人员对河南省焦作市聂村新发现的一处商代晚期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为研究商代晚期人类食谱、人类体质遗传因素、埋葬习俗等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重要考古学意义。此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商代墓葬40座、灰坑19座、水井2座,出土陶器、铜器、贝币等文物100多件。专家根据殉狗、腰坑等埋葬习俗及出土器物的时代特点等判断,聂村墓地为商代晚期墓葬。日前,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已对出土人体骨骼的性别、...
记者22日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了解到,该县在清水坪镇抢救性发掘一座西汉古墓,并出土铜镜、滑石壁、玉器等珍贵文物9件。目前,这批文物正在整理和收集尺寸、重量等相关资料,进行初步研究。 紧邻湖南龙山里耶战国古城遗址的清水坪魏家寨古城遗址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始建于西汉,曾出土大量汉代青铜器和流通货币等,填补了秦汉时期湘西地区历史记载缺失的空白。 据了解,该墓为长方形土坑竖...
重庆三峡库区巫山县大水田遗址考古发掘近日取得重要收获,两百余座墓葬出土文物1700余件,其中大量大溪文化遗存的发现尤为重要和珍贵。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邹后曦介绍,大水田遗址考古发掘面积共计1300平方米,发现大溪文化、商周、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早期、六朝、唐宋遗迹470余处,其中墓葬258座、灰坑211座、房址1座、沟3条,出土陶、石、玉、瓷、铜、铁、骨质器物小件1700余件(套)。 ...
记者22日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了解到,该县在清水坪镇抢救性发掘一座西汉古墓,并出土铜镜、滑石壁、玉器等珍贵文物9件。目前,这批文物正在整理和收集尺寸、重量等相关资料,进行初步研究。 紧邻湖南龙山里耶战国古城遗址的清水坪魏家寨古城遗址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始建于西汉,曾出土大量汉代青铜器和流通货币等,填补了秦汉时期湘西地区历史记载缺失的空白。 据了解,该墓为...
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人员对河南省焦作市聂村新发现的一处商代晚期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为研究商代晚期人类食谱、人类体质遗传因素、埋葬习俗等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重要考古学意义。 此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商代墓葬40座、灰坑19座、水井2座,出土陶器、铜器、贝币等文物100多件。 此次发掘的40座商代墓葬均为小型竖穴土坑墓,分为仰身直肢葬和俯身直肢葬两种,排列整齐,陪葬品较少。大多数墓葬带有腰坑,腰坑...
9月13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福建省博物院考古队组成的专家小组到将乐县岩仔洞古人类遗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标志着将乐岩仔洞古遗址科考工作正式启动。 1989年、1990年、2004年考古队对岩仔洞进行过三次试掘,出土距今10万年前的动物群化石和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及石箭镞等。今年5月,国家文物局颁发岩仔洞遗址考古发掘执照。此次,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式开始对岩仔洞遗址进行全面科学的考古发掘...
新石器晚期 红陶纺轮 初认陶纺轮为新石器晚期 仙小官塘位于仙居县下各镇,林下村和镇桥村一小山坳,地理位置偏僻,大家都称小官塘或官塘,其实该处为隐仙庵,它位于古时仙居出东乡十五里处,建于元代天历间。 近日,笔者先到大战乡后马寻找应大猷碑记的下落。 到了隐仙庵门口,一位老奶奶站在外面。我问她,你们庵内有没有老碑记,她回答有啊!进入庵内,一位跛脚的老人出来迎接,他介绍说:...
数量相对较少,器型单一。陕西省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而其境内的耀州窑距内蒙古亦相对较近,作为当时国内较为著名的北方窑场之一,其产品应该遍布这一区域。但在内蒙古境内发现的耀州窑瓷器几乎是当时北方窑口产品中数量最少的。以耀州窑青釉瓷器为例,辽(含契丹)、金两朝虽历时约320余年,但内蒙古发现的辽、金耀州窑青瓷完整器很少,只有30余件。 耀州窑青瓷创烧后,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器型日趋丰富。特别是到...
日前,一块明代名人湛若水的草书石碑在英德市沙口镇清溪村潮水山出土,这是首块在广东境内发现的湛若水碑文,对研究湛若水文化及英德历史极具史料价值。 这块石碑是当地群众发现的。碑体通高190厘米、宽86.8厘米、厚15厘米。碑文上书“吾爱清溪水,浣此胸中泥”等字。碑石刻于明嘉靖丙申年,即公元1536年。其时湛若水暮途穷游潮水山灵泉,草书一首《过清溪》,之后刻在碑上。研究人员表示,石碑发现地应是湛...
昨日,记者从新郑市了解到,记载有轩辕黄帝的“重修自然山寺佛殿碑铭”与“捐资功德碑”两块明代石碑被当地辛店镇许窑村村民赵自立、白立霞夫妇在该村河道内挖出。两块石碑为黄帝故里在新郑再添新的历史佐证。 两块石碑中,“重修自然山寺佛殿碑铭”石碑记录内容明显,该碑通高210厘米, 宽67厘米, 厚28厘米。碑文中两处提到“自然山寺为世传轩辕黄帝驻跸处”和“自然之山,潩水经焉,龙盘虎踞,起自轩辕”等。...
图为考古学家在英国南部莱斯特郡挖掘出的一对骨架,他们肩并着肩,手牵着手。 据国际商业时报,最近,英国南部莱斯特郡的圣莫雷尔教堂地下挖出了几具人骨,据科学家鉴定这些人骨的埋葬地在14世纪是一个专门用于朝圣的教堂。令人吃惊的是,在挖掘的过程中人们意外的发现,一男性骨架和一女性骨架共躺一墓且手牵着手,而且他们年龄相似,科学家推断这是一对伴侣。 当地的考古学家维基-斯科尔说,在发现这对伴侣...
对于当前民间收藏文物领域中存在的出土(水)文物交易问题,国家文物局将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加大对文物市场的监管力度,联合相关部门对文物非法交易活动进行打击。 记者近日调研获悉,近30年大量依法归国家所有的地下文物、水下文物、地上馆藏文物,被非法获取、流转、交易,有的被走私出境,流失海外,有的被我国民间机构或个人收藏,其中不乏珍稀文物,其态势堪称“暗流涌动”。 文物保护法第五条规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