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青铜方罍商青铜方罍(音léi,古代盛酒容器,亦可用作盥洗),德化白瓷精品德化竹节三足筒炉,朱德、彭德怀元帅的题名真迹……10月1日至20日,“社会各界捐赠文物展将在福州市博物馆举行,其中不少堪称精品。展览免费对外开放,国庆七天长假不休。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两百多件。昨日下午,记者提前探展,在展品中最受关注的当数国家一级文物—&mdas...
秋高气爽,正是中原好时节。上期在河南省龙祥宾馆如期举行的大河鉴宝活动中,华丽三彩现唐风,斑驳佛像秀青铜。初秋的好天气格外清爽,隔着大大的玻璃窗,秋阳毫不吝惜地挥洒,让穿越千年历史的古旧宝贝都蒙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光泽,好生喜人。唐代三彩烛台大唐三彩钵唐三彩是陶瓷大系中的一个华彩乐章,器型丰富,色彩斑斓。在9月18日的大河鉴宝活动中,来自汝州的一位收藏者带来的两件唐代三彩器物非常不错。一件是三彩烛台,...
我国最大的青铜博物院-宝鸡青铜博物院。全国最大的以收藏、展示青铜器为主的青铜博物院—宝鸡青铜博物院今天(28日)在陕西宝鸡举行落成典礼,展出宝鸡出土的珍贵青铜器1400多件,其中有国宝级青铜器数十件,在陕西形成“东有兵马俑、西有青铜器”的文物展示、旅游格局。陕西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自汉代以来,青铜器在宝鸡不断出土,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全国...
9月16日,纽约佳士得“思源堂中国古代青铜器珍藏”拍卖结束,122件拍品总成交额达20,751,000美元,其中一件“商代晚期青铜方彝”以3,330,500美元拔得头筹。佳士得亚洲区名誉主席及美洲区副主席杜超惠表示:“这次佳士得能够呈献何安达 (Anthony Hardy) 先生的一批当今罕见的重量级中国古代青铜器私人珍藏,实属荣幸。拍卖...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山西馆青铜艺术珍品凤鸟尊腾讯世博媒体联盟前方报道 “人说山西好风光。”在解密山西馆的镇馆之宝之前,咱们先看一下山西馆吧。山西馆的建筑造型是典型的晋商大院,采用木构斗拱造型,层层叠叠,色彩各异,精美华丽。展馆内部充分运用晋居大院、鱼沼飞梁、杏花村里等元素,向世人展示一个具有浓郁的山西传统特色,又充满时代精神的山西。入口牌匾中间“山西”二字,源于魏碑体,...
敖朝宗在制作作品敖朝宗制作的青铜龙纹鉴位于荆州市郊的一个农家院落,这里便是敖朝宗的青铜器作坊,院内整洁有序,各种各样的模具堆放整齐,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琳琅满目地摆满陈列架,屋内不时传来一阵阵“叮叮、叮叮”的金属敲击声,铿锵悦耳,仿佛置身于悠远的青铜时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器的使用通常被视为华夏文明的重要标志。自古以来,楚人以“筚路...
早在5000年前,中国起源并独立培育的小米到达了欧洲,西亚起源的小麦到了中国。“听着各国考古学家就共同的话题侃侃而谈,每个人都仿佛打开了一扇不同方向的窗,让你窥到无数的可能性。”“我们难以想象为什么会是在公元前3000年发生这一切。在中国起源并独立培育的小米到达了欧洲,在西亚起源的小麦到了中国。伴随而来的还有绵羊、马、马车以及青铜冶金等技术。这样强大的传播其实就...
商周 青铜器纹样兽面纹觥什么是中国青铜器?中国青铜器最早产生于何时?这对于青铜器的藏家以及有志于掌握鉴定技术的人来说,是首先应当弄清楚的问题。从考古学上讲,中国青铜器特指商代和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物,这些器物以铜质为主,加入少量锡和铅浇铸而成,器物颜色呈青灰而得名。其形制多样,纹饰精美,铭文为书法艺术瑰宝。青铜文化流传几千年商代和西周前期的青铜器物,形制端庄厚重,精细华丽,纹饰多为饕餮纹、夔龙纹...
罗丹《加莱义民》青铜雕塑:高220cm、长266cm、宽211cm。主题为“让收藏成为风尚”的2010(第十四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将于9月8日至12日在上海世贸商城登场。每年上海艺博会放在举办场馆门前的那尊主题雕塑作品,历来被视之为上海艺术博览会对外宣传和形象展示的一张“王牌”。而今年的“王牌”将从“1张&rdqu...
古滇青铜时代土陶作品“猎头”。 余结红 摄仿古铜《司马光砸缸》2010年昆明泛亚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民博会”),今日在国际会展中心新馆启幕。相比上两届,今年“民博会”将会更具国际化、规模化、特色化。为倾力打造“泛亚合作”品牌、提升昆明城市国际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市政府建议下,组委会决定...
尾山仔遗址出土的原始青瓷尊音楼山遗址出土的B形陶拍上,印着神秘符号烤肉、炭烤生蚝、炭烤活鱼……这些现在在夜市上常吃的菜,很可能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古人的食谱里。2005年起,近百名考古队员历时5年,沿着晋江逆流而上,在一座座山包上寻找史前文化遗留下来的线索,最终形成《福建晋江流域考古调查与研究》专题报告。昨日,记者从福建博物院了解到,该流域目前共发现200处遗址,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