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件仿古陶瓷的制作,诸如青花发色、画工、图案、造型、落款、火石红等方面与旧瓷器颇为相像,几可乱真,除了烧造时按古瓷制作外,还要完成下列步骤: 1、磨损:用细砂轮磨平毛糙的地方,主要是胎底,同时将瓷器放在地上来回滚动,用硬器轻轻敲打出崩口,如有需要,还可用玻璃裁刀在瓶内外划出鸡爪纹。 2、剥釉:剥釉最好是在沿口上,用什锦锉刀的尖端先撬出一个缺口,然后继续延伸。 3、戳破气泡:...
三国两晋时期的牛头罐首 从四川邛窑的植物果实类仿生陶瓷说起 有说法认为,古代仿生瓷器起源于越窑,浙江上虞的牛头罐等就曾令世人惊叹。如果说,大量的以动物为对象的仿生瓷器最早出现在两晋的青瓷系窑口,那么,大量的以植物果实为对象的仿生瓷器则最早出现在唐代四川的彩釉瓷器上。邛窑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唐、五代时期,釉色计有深浅不同的色彩三十几种,加之模制、雕刻、镂空、捏塑等技术成熟,催生了大...
弘治一朝共18年,从史料记载看,官窑的烧造活动并不多,传世实物也较少。从青花瓷器的特征看,弘治青花与成化青花诸多相似,界线不鲜明,如果没有年款,二者较难分辨,古陶瓷界历来有“成弘不分”之说,弘治青花瓷器的特征,只是与成化青花相比较而言,粗看不易察觉。 弘治青花瓷 胎釉:洁白细腻、纯净轻薄。到弘治后期,渐趋厚实,已向正德时期厚胎过渡。釉也为肥厚滋润型,色泽白中泛青(有人又细分为灰青类、...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宋代著名的窑系有:以生产白瓷为主的定窑系,以生产白瓷和釉下彩绘瓷为主的磁州窑系,以生产红,蓝窑变釉为主的钧窑系,北方生产青瓷的耀州窑系,南方生产青瓷的越窑和龙泉窑系,及以江西景德镇为中心的青白瓷系和生产黑瓷及各种黑色窑变釉的黑瓷系等。除了这些为数众多的民窑外,宋朝宫廷还建立了汝官窑,钧官窑、汁京官窑,郊坛官窑,"哥窑"等官窑群。与宋朝同时,中国北方并立的三个少...
瓷器的使用在唐代更为普及,瓷器烧造技术迅速发展。瓷制的茶具,餐具,酒具,文具、玩具、乐器以及实用的瓶,壶,罐等各种器皿,几乎无所不备。五代时的陶瓷造型则较多地沿袭了唐代风格。青瓷 唐代青瓷在隋朝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以越窑和长沙窑最为著名。唐代早期越窑瓷器胎子淡灰色,紧密坚致;釉汁很薄,均匀缜密,温润似玉,青绿色,有的略闪黄。器型还有隋代的凤格,立型器多瘦高,碗多大口浅腹,口、腹...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时期,南北制瓷业的发展也不平衡。在比较安定的南方,以浙江早期越窑为中心,继承并发展了东汉青瓷的成就,这些青瓷习惯上被称为"六朝青瓷"。北方则由于连年战乱影响,瓷器的生产起步较晚,直到6世纪初期的墓葬中才有随葬青瓷发现,但晚期的墓葬中却出现了白瓷。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青瓷的生产以浙江地区最为发达,窑场广泛分布在浙江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分别是唐代德清窑,越...
随着制陶工具的逐步改善,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制陶原料的深入了解,人们渐渐烧制出一些初步达到瓷器标准,但在一些方面又不够完善的器物,这就是原始青瓷。 商周时期是从陶器过渡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是原始青瓷的发生发展阶段。当时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岭土做胎子的原料,这一方面提高了烧成温度,使胎质坚致,不渗水;另一方面也使胎子的颜色由深变浅,提高了洁自度。器表施一层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温釉,经过...
龙纹是陶瓷器装饰的传统纹样之一。龙为四灵之一,是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风播雨的神异动物,因此,装饰在远古时代陶器上的龙纹图案大都与氏族图腾崇拜有关。如最早出现在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陶盘上的彩绘蟠龙纹图案,就“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标志”(冯先铭主编《中国古陶瓷图典》)。 瓷器龙纹概说 瓷器自产生之日起,龙纹亦即成了青瓷和白瓷常见的装饰题材。东汉至唐代,龙纹多数以堆贴、捏塑、...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历时61 年。康熙一朝瓷器上的款识也多种多样。譬如,官窑款多以“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两行或是三行青花楷书款,到康熙晚期,又出现少量的篆书款识。再如,康熙前期,还常见干支纪年款,“康熙辛亥中和堂制”便是康熙十年生产的瓷器。至于御用的珐琅彩器,上面只书写“康熙御制”四字楷书料款。 不过,康熙早期的官窑瓷器,多半是没有年款的;民窑尽管落有康熙年款,但是好景不长。...
官窑瓷器历朝历代都是帝王宫廷欣赏和把玩之物,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才陆续流落到世界各地。国外对于中国官窑瓷器的鉴赏、研究、收藏也自此开始。而国内收藏史有过长时间的断层。花鸟鱼虫、古董文玩这些“封资修”的生活方式在“文革”中被无情地“破四旧”。政治浩劫加上经济发展缓慢,相对于周边国家和地区来说,我们在官窑收藏上整整落后了40年。1993年,国内开始出现拍卖,所谓的收藏也才得以起步,而真正意义上的官窑瓷器...
早就听到文博界的前辈、行家和民间收藏者们断言官窑瓷器由皇家垄断;皇家的瓷器几乎没有瑕疵,若有瑕疵当即毁坏,是不能出窑厂的;老百姓是根本不能用官窑器的。凡此种种观念都因为不完全知道官窑制度使然。笔者仔细研读中国陶瓷方面的著作、论文,再经多年的实物及文史资料的考证反复研究,发现皇家垄断官窑瓷只是一个愿望和神话,实际上是做不到的,而且当利益相关时,连皇帝也会下令将官窑器出售,所以官窑瓷器完全有可能流入民...
目前,宋代五大名窑、元明清三代青花精品瓷等是古玩市场上的淘金热点。国家文物鉴定估价师熊胜华介绍,当今瓷器收藏有五大投资方向,分别是:宋代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元明清三代青花精品瓷;明清两代彩瓷,明成化年间彩瓷和清雍正珐琅彩瓷都是天价难求的珍品;明清两代各朝的官窑和民窑精品瓷;民国精品瓷,如珠山八友作品等;高古瓷(南北朝各地方各杂窑)的精良品。“有收藏爱好者刻意追求官窑瓷器。而市面上从北京...
珐琅彩是眼下中国艺术品市场最热络的一个词汇,就平均价格而言,中国艺术品在国际文物与艺术品市场上,没有哪一个类别超过它。 一种叫做铜胎画珐琅的欧洲器物在康熙年间传入中国。干隆时期将康雍两朝的成果发扬光大,生产出形制多样、色彩丰富的珐琅彩瓷器。由于工艺繁复,代价极高,珐琅彩瓷器在清宫从康熙三十五年研制成功到干隆中期后逐步停止生产。其每一件重要制作都是在皇帝的直接指导和朝廷专员的着力督办下完成的...
古瓷器不仅造型典雅,釉彩鲜艳晶莹,装饰图案也十分端庄精美。不同的时代、民族、地区、窑口各有不同的装饰技法和纹饰特色。明以前称为素瓷时代,所产瓷器多为素瓷,不予任何装饰,只有少数档次较高的瓷品才饰以不同的花纹。但多为暗花、浮雕之类,与瓷品同一色调,少有彩绘。明代开始进入彩绘时代,各种彩绘纹饰色彩斑斓、争奇斗艳,极大地丰富了瓷品装饰。归纳起来,纹饰的装饰技法大致有如下数种。 印花瓷器 1.印花...
釉里红瓷器是用氧化铜在瓷胎上描绘纹样,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以铜作为呈色剂,早在汉代的铅釉陶上就已普遍使用,但由于是在低温氧化气氛中烧成,故均呈绿色。氧化铜只有在还原气氛中才能呈现出红色,唐代的长沙窑就已有釉下红彩的产品,但这仅是偶然现象。元代景德镇烧制成功釉里红瓷器,在上世纪60年代河北省保定市曾出土有元代釉里红瓷器,在菲律宾也出土有一定数量的元代釉里红外销瓷。 由于氧化铜在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