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 153 期 18 版“博物 ”文章之一。 大致说来,中国古代的墓葬经历了从椁墓到室墓的变化,两者的分界在汉初。所谓椁墓,就是我们常说的土坑竖穴墓;而所谓室墓,则多指洞室墓,就是可供生者进入墓葬的单室或多室墓。公元前两千纪后期河南安阳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晚期大墓,就分别是所谓椁墓和室墓的典型代表。 与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室墓相比,椁墓的历史要长得多。...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运城市文物局) 墓葬作为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存,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实物资料。在事死如事生的丧葬思想支配下,墓葬随葬品真实反映了人类生前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活动。 孝文化乃儒家伦理思想之核心,《汉书&S226;艺文志》日:“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1]孝德位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之首,被封建文人视为安身立命...
近两个月来,我市考古人员连续在月明苑建筑工地——马山考古现场进行抢救性考古挖掘,本网也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今天(1月10日)下午,记者再次赶赴考古现场时,考古人员正冒着凛冽的寒风对一座古墓葬进行清理挖掘。同时与世人见面的还有一批陪葬品,打磨光滑的陶豆、陶鼎、陶杯、陶勺……考古人员惊喜万分:“初步判断这座古墓为战国时期墓葬。从墓葬的形制看,这是一座‘三...
西汉大司马卫将军张安世墓不仅被盗掘且被放火烧过,随后发现其家族的十余座墓葬均被盗过,记者昨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近日终于发现了一座未被盗掘的墓葬。 14座墓葬仅一座未被盗 张安世家族墓于2008年被省考古研究院发掘,然而考古工作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墓葬均被盗过。发掘了3年,张安世和其子孙的墓葬已发现14座,近日考古工作者终于欣喜地发现张安世一位后代的夫人墓未被盗过,目前这座墓墓门已...
1月8日,考古人员在湖北省襄阳市清理古墓葬群。近日,考古人员在襄阳市襄城区一建设工地发现并清理出一个密集型古墓葬群,在大约1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有隋唐至宋代的墓葬5座,墓葬之间几乎没有间隔。 1月8日,考古人员在湖北省襄阳市清理古墓葬群。 1月8日,考古人员在湖北省襄阳市发现的宋代墓葬中提取文物。
昨日,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该市一个城中村改造工地,清理发掘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宋代夫妻合葬墓葬,在墓葬中出土了保存完好的定窑瓷碗2个,景德镇影青瓷粉盒4个,陶罐2个。并且出土铁器、铜钱等文物10多件。当地一位考古专家表示,在同一个墓葬中,同时出土两种瓷器,这在以往的考古中非常罕见。 通讯员 安富斌
大致说来,中国古代的墓葬经历了从椁墓到室墓的变化,两者的分界在汉初。所谓椁墓,就是我们常说的土坑竖穴墓;而所谓室墓,则多指洞室墓,就是可供生者进入墓葬的单室或多室墓。公元前两千纪后期河南安阳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晚期大墓,就分别是所谓椁墓和室墓的典型代表。 与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室墓相比,椁墓的历史要长得多。在中原地区,椁墓的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从裴李...
大致说来,中国古代的墓葬经历了从椁墓到室墓的变化,两者的分界在汉初。所谓椁墓,就是我们常说的土坑竖穴墓;而所谓室墓,则多指洞室墓,就是可供生者进入墓葬的单室或多室墓。公元前两千纪后期河南安阳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晚期大墓,就分别是所谓椁墓和室墓的典型代表。与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室墓相比,椁墓的历史要长得多。在中原地区,椁墓的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从裴李岗文...
2009年9月的一天,龙游县文广新局副局长黄国平在对龙游境内杭(州)长(沙)铁路修筑沿线詹家镇夏金村进行文物调查时,一块形制奇特的砖块引起了他的注意。凭着多年的考古经验,他判断这很可能是一块墓砖。“有墓砖,就可能有古墓!”黄国平立即将这一消息上报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此同时,龙游县文物部门也开始密切关注杭长铁路修筑沿线夏金村附近的施工进展情况。 2010年9月13日,...
墓葬中随葬狗牲是商文化一种较为常见的葬俗,尤以晚商时期最为流行。但这种葬俗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少见学界的讨论。商文化墓葬中的狗牲也罕有动物考古学的专门研究,因此其中蕴含的诸多考古信息,也往往遗失。本文尝试对考古文献中商代墓葬中的狗牲进行历时性的梳理,并对狗牲与墓葬等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由于笔者近年来整理殷墟出土的动物遗存的的契机,对其中孝民屯遗址出土墓葬的狗牲进行了动物考古学分析,因此对墓葬狗牲死亡...
为配合青(州)临(沭)高速公路建设,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沂南县文物管理所于2010年3月对宋家官庄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16座,出土文物70余件,为研究鲁东南地区汉代封土家族墓提供了一批新资料。 墓地位于临沂市沂南县杨家坡镇宋家官庄村东约1000米,南部毗邻日(照)东(明)高速公路。据了解,墓地封土东西长约40米、南北宽约30米,相对高度不足2米,系黄褐色沙土夹杂大量黄黏土和石英石...
这就是砚滴 记者前天从焦作市文物工作队了解到,他们日前在焦作山阳路一建筑工地对一座西晋墓葬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一尊十分珍贵的铜瑞兽砚滴(上图)。 砚滴是古人一种滴水入砚用来研墨的用具。最初古人使用各种形状的水壶类器皿往砚池里倒水研墨时发现,水的流量往往很难控制,于是就发明了便于控制水量的研墨用具——砚滴。 □记者 郭长秀
12月24日讯 昨日,龙游“三国新安县令大墓”对媒体开放,本报记者前往探营。该墓是今年11月以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龙游县博物馆为配合杭长(杭州至长沙)高铁客运专线工程建设,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后才露出真容的。整个墓室总长达14.7米,最宽处7.7米,分为甬道、前室和后室三部分,是迄今为止我省发现的三国时期形制规格最高的墓葬。 一方桥形纽铜官印证实墓主人“新...
新疆考古研究所考古队目前已经结束了对和静县小山口二、三级水电站古墓葬的考古发掘工作。这次考古发掘共发掘清理453座墓葬,并且发现距今3000年左右曾有游牧民族在和静县居住。 在发掘中考古队员发现,墓葬分为石围墓、石围石堆墓和石堆墓三种,大部分是单人葬。从出土的随葬品来看,这次发掘早于察吾呼文化,填补了和静地区早期人类历史的空白。 新疆考古研究所考古队队员 周小红:“这批文物有早于查吾乎文化的是距今...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三峡库区忠县发现汉晋时期墓葬90余座。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此次考古发现14处汉晋时期墓群及遗址,目前勘探面积3万平方米,发现墓葬90余座,已揭露面积4000平方米,揭露墓葬53座,清理完成墓葬42座,出土陶器、铜器、铁器和瓷器等文物标本1000余件。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收获。 考古专家指出,这些墓地沿长江一字展开,被冲沟隔断形成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整体,其中,此前有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