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工作者近日在山东省定陶县境内发现一处高规格古墓,根据墓室结构规模及下葬制度,专家认定该墓为西汉帝王墓,“黄肠题凑”葬制,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保护和展示价值。 记者1日从此间山东省文物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这是一座汉代“黄肠题凑”墓。“黄肠题凑”是设在棺椁之外的一种木结构,它由松柏木材组成,从内侧看四壁均为木头,即题凑...
战国秦墓出土铜壶 壶内“美酒”待鉴定 墓主人腰间一枚小篆字体印章上书“赵旗”二字 渭城区渭城镇坡刘村东北部台地上挖掘出秦代墓葬群 “这里面会是保存千年的美酒吗?”考古工作人员欣喜之余也道出了心中的疑惑。昨日上午,市考古研究所在渭城区渭城镇坡刘村东北部台地上的一座秦代墓葬群内,出土了铜鼎、铜带钩、铜印章等...
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一处工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时,新发现一处保存完好、布局规整的春秋战国时期墓葬群,共清理墓葬104座,出土铜、陶、骨、贝、玉、水晶、玛瑙等不同质料的文物近300件,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墓葬习俗以及城野布局、人口分布、社会结构等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据考古队领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站长樊温泉介绍,这批墓葬布局有序,排列规整,显然是有意规划,专家推测这里应为一处典型的...
记者日前从河北省文物部门获悉,这个省邯郸市磁县南部发现了一座北齐“甲”字形墓葬,出土陶俑千余件。目前,这批北齐陶俑存于邯郸市博物馆。据介绍,这个墓葬主人不明,从墓葬规制判断为北齐贵族。“甲”字形墓葬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总长52米,墓底部据现地表10米,墓道底呈斜坡状,甬道为直壁券顶砖砌结构,墓室近正方形,四边有弧度。墓中出土陶器1805件,镇墓兽...
安徽历代出土玉器层出不穷,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其中西汉出土玉器最为丰富,不仅玉质优良,而且设计新颖。这里选取巢湖市放玉岗、北山头和涡阳县石弓山西汉墓出土的10件和田玉质的精美玉器,供读者鉴赏。 朱雀衔环玉卮(西汉) 卮,古代一种盛酒器,流行于战国和两汉时期,主要有玉卮、漆卮、铜镶卮等。这件西汉朱雀衔环玉卮,为和田玉雕琢而成,玉质温润有光泽,局部有黄褐色沁痕。卮为圆筒形,平底,三足,高9.8、口...
6月14日拍摄的东汉大型墓葬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发掘一座东汉墓葬,从中发现一大堆“大泉五十”字迹清晰可辨的铜钱,预计总数超千枚。这是近年来广州考古发掘保存较好、随葬器物特别是铜器最丰富的东汉墓之一。该墓葬位于广州西湾路的旧广州铸管厂地块建设工地上,墓室长8.2米、最宽5.02米,墓坑前段还残存近1米长的斜坡式墓道。记者14日在现场看到,墓室内分横前堂和后室,随葬器物包...
安徽历代出土玉器层出不穷,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其中西汉出土玉器最为丰富,不仅玉质优良,而且设计新颖。这里选取巢湖市放玉岗、北山头和涡阳县石弓山西汉墓出土的10件和田玉质的精美玉器,供读者鉴赏。朱雀衔环玉卮(图1)卮,古代一种盛酒器,流行于战国和两汉时期,主要有玉卮、漆卮、铜镶卮等。这件西汉朱雀衔环玉卮,为和田玉雕琢而成,玉质温润有光泽,局部有黄褐色沁痕。卮为圆筒形,平底,三足,高9.8、口径7.9...
作者:张浦生 霍华 青花瓷发端于唐代,但是,真正的大发展是在元帝国时期。元青花独特的艺术价值、日益上涨的经济价值和流传甚少的现状,使其成为古陶瓷界万人瞩目的巨星。 在元青花中,有10件出土于九处明代墓葬中,它们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烧制的产品,是难得的标准器。本文拟将它们从元青花中梳理出来,一一列举如下,再加以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元青花提供些许对比资料。 一、明代纪年墓葬中出土的元青花概况 第...
(通讯员时丽霞 郎丰杰)近日,延庆县永宁镇新华营村发现唐代墓葬和明代墓葬各一座,两墓有叠压现象,该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4月29日下午3时许,延庆县文委接到群众报案,称挖水管沟时,发现大量青砖。接报后,该县文管所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经初步勘查判断,村民所指的青砖为唐代墓砖。随后,工作人员在永宁镇政府和新华营村的配合下,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经过一天紧张工作,工作人员清理...
5月9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广南县政府联合宣布,通过对出土的龙虎搭配图案金腰扣,及总长3.65米的铜镦铁矛等象征墓葬主人身份的文物和相关遗迹的研究,考古部门认为广南县黑支果乡牡宜坝子的封土堆墓应为句町贵族甚至王族的墓葬。 这是广南牡宜句町贵族墓出土的铜杯 这是广南牡宜句町贵族墓出土的铜鼓 这是广南牡宜句町贵族墓出土的龙虎搭配金腰扣 这是广南牡...
新华网石家庄5月3日专电(记者 白林)记者从承德市文物局获悉,该市日前发现了一处辽代古墓葬,发掘钱币、头盖骨、瓷器等文物数件,出土文物对研究辽代的手工制作工艺、墓葬制度和风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据介绍,这个墓葬为单室六角墓,坐北向南。墓室中未发现棺椁及墓志,墓室顶部已坍塌,墓室内部充满泥土。 据考古工作人员介绍,发掘的文物中有钱币四枚,一枚锈蚀严重,铭文已无法辨认,其他3枚粘连在一起,最上一枚...
●中文名称: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英文名称: Capital Cities and Tombs of the Ancient Koguryo Kingdom ●入选时间:2004 年 7 月 ●遴选依据: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C 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高句丽项目符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六个标准中的五项。包括:它体现了人类创造和智慧的杰作;作为历史早期建造的都城和...
2011年3月为配合海宁开发区胜万桥港的河道疏浚拓宽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宁博物馆对小兜里遗址进行了第四期考古发掘。本次发掘位于前3次发掘的东部,遗址正在发掘进行中,目前发现了崧泽晚期——良渚文化时期延续使用的土台2座,清理了与土台同时期的灰坑20余个,崧泽文化墓葬5座。 2座土台东西并列,均有多次拓展和扩建过程,表明其有多个使用阶段,台下南缘布列着各个使用阶段的灰坑。墓葬均埋设于土...
发掘现场法律宣传 近日,为配合中煤公司苇子沟煤矿建设,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苇子沟矿区调查发现的三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呼图壁县文物局积极配合考古发掘工作,并向当地群众现场宣传讲解了文物保护法。这三座古墓葬位于呼图壁县苇子沟煤矿新矿区内,由北向南呈一线排列,均为圆形石堆墓。发掘出土的文物有陶罐、陶钵、铁锥、骨饰等。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张铁男教授初步断定古墓葬为汉代至魏晋时期。苇子沟古墓葬的抢...
中广网南昌4月21日消息(记者 蔡福津 通讯员 康仁辉 廖明章)江西省弋阳县南岩镇宝峰村村民日前在挖地基建新房时发现一座古墓,并当即停工并向文物部门报告。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派出专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县博物馆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考究,该古墓的墓主死于北宋政和年间,距今约900年左右。在具有1900多年历史的弋阳发现宋代古墓还是首次,为研究弋阳县宋代时期的葬俗、风俗文化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