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了做好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新疆各级博物馆从2014年年初开始,将沉睡在博物馆里的可移动文物进行了第一次全面普查清理,终于摸清了家底。3年的工作任务,一年半就圆满结束,在全国率先完成了普查任务。 文物普查的新天地 2014年年初,新疆文物局在昌吉回族自治州举办了一期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信息采集登录试点工作。来自新疆各地州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15天的时间里,通过具体工作加培...
6月16日-18日,由国家住建部城乡规划司名城保护处处长郑文良率领的评估考察组,对温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进行评估考察。评估考察组认为,温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符合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条件。 在温期间,评估考察组分别召开温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汇报会、意见反馈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一新参加工作汇报会并讲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徐立毅参加会议。 温州是浙江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自2010...
各位嘉宾出席王余根画展并剪彩 6月13日上午,由苏州市宝鼎书画院主办,北京北图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中国梦·旅美画家王余根书画作品展在国家图书馆隆重开幕。 著名旅美画家王余根在画展开幕式现场发表讲话 毛主席的女儿李讷、王景清夫妇;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牧;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教授、中华志愿者协会艺术家委员会总顾问、著名国画大师姚治华;解放军艺...
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致辞 6月12日,国家文物局划拨周代青铜器入藏上海博物馆仪式在上海博物馆举行。此前,国家文物局决定,将美籍华人范季融、胡盈莹夫妇捐赠的9件周代青铜器划拨上海博物馆收藏。 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划拨仪式上表示,上海博物馆作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是上海乃至中国的文化地标。国家文物局一贯支持上海博物馆建设和发展,在全国博物馆系统宣传...
在第十个国家“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曲阜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鲁国故城考古队联合举办公众考古活动,营造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来自邹城一中的50名学生成为第一批公众考古活动参观学习者。在6月13日活动首日现场,工作人员向参观者展示了鲁国故城周公庙建筑群基址保护区域和出土的文物,并通过ppt演示,介绍近年来鲁国故城考古工作的方法和理念,展示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温州到底有多少历史文化遗迹?刘基庙、老鼠山、四连碓、白马殿、永昌堡……这些名字你是否能脱口而出?6月13日,在温州博物馆推出的庆祝“全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中,“手绘温州遗迹地图——做文化遗产小导航”活动用绘画和拼图的形式,让青少年走近温州地理布局,熟悉文化遗产分布情况,受到参与者的喜爱。“参加这样的活动,能让我们从小培养对本土历史文化的热爱,树立遗产保护的意识。”温州市第十七中学学生姚朵拉...
日前,文化部发布了2015年度文化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名单,由陕西书学院申报的《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创建及其推广应用》项目,作为国家文化科技创新项目中的“文化遗产保护”类被正式立项。该项目由书法文化工作者、国家一级美术师卫高潮创建。 据了解,该字库在2011年10月完成第一稿,之后进行了多次修订,2012年通过北大方正字迹系列字库标准评审,并在2013年获得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目前该项目已具...
鲁国故城城墙遗址 鲁国故城城墙遗址公园一角 鲁国故城城墙遗址 鲁国故城遗址挖掘出的文物 6月13日,记者走进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里正在加紧建设,部分遗址遗迹可以对观众开放。 目前,这一公园已经开工东北角、东南角、北中段、周公庙4个区域20个子工程。完成考古勘探面积120万平方米,考古发掘4600平方米。 鲁国故城是周代鲁国的都城遗址,面积约10.45平方公里,城墙周...
6月10日,记者从神木县高家堡镇政府获悉:石峁遗址保护规划6月8日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复。 据悉,经市县两级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后,陕西省文物局向国家文物局呈报的《关于石峁遗址保护规划(2014—2030)的请示》,原则上获得国家文物局的同意。 在批复中,国家文物局明确指出,该呈报规划还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并提出8条修改和完善要求。一是应根据最新考古成果,对遗址范围和布局进行更加明确的判断,在...
6月12日晚8点,万众期待的网络剧 《盗墓笔记》 先导集正式上线,22小时点击量破亿,成为有史以来最快破亿的网剧,创下当前网剧首播最高纪录。《盗墓笔记》热播,引起了各方舆论的关注和热议,一则是书迷的吐槽,剧情大变,将“盗墓笔记”变成“护宝日记”,二则是将“考古”和“文物保护”推向公众的视线前,镜头中频繁出现的文物保护单位和与之相关故事情节,备受观众关注,同时也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宣传。 文...
14日,我国首个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授牌落户重庆市南岸区,将打造包括研发、应用、集成、展示、服务、交易等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到2025年实现文物保护装备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的目标。 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授牌暨签约仪式上说,当前文物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愈显文物保护装备的适用性差、技术含量低、缺乏解决方案等问题矛盾突出,迫切需要现代科技和装备提供保障。
日前,工信部和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在我市建设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预计2025年文物保护装备产业销售收入将超过300亿元。昨天,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说,基地核心区选址南岸区骏逸公园及其周边地块。 据工作人员介绍,文物保护装备产业是文物博物馆事业与科技、装备产业融合的新兴产业。我市不仅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也非常雄厚,在发展文物保护装备产业方面具备较强实力和优势。 近年来...
6月11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 全美华人美术教授协会、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主办,江苏省中国画学会承办,中国国家画院学术支持,中国道达风电、美国中国文化艺术基金会协办的 “远行·行远”—丛志远画展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展厅隆重举行。此次展览展出丛志远创作的100幅中国画和版画的精品力作。 丛志远,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系1980届学士、1986届硕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版画1994届...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11日报道,新加坡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的次子李显扬和女儿李玮玲医生,把李光耀生前在家里的部分遗物捐赠给国家文物局,以供展览之用。当中包括家具和衣物。 李光耀的遗产执行人和信托人李显扬和李玮玲11日发表声明说,已在8日同国家文物局签署馈赠文件,捐出住家饭厅里的所有家具和书房里的几张桌子,包括一张李光耀使用多年的书桌。 另外还有李光耀生前穿过的灰色中式外套和一件褐色衬衫。李光...
近日,国家文物局2015年川岛水下考古调查在江门台山市上川岛沙堤渔港启动。据悉,这次水下考古调查既是2015年度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台山市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水下考古项目,将为台山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提供宝贵的科学依据。 我国最先进考古船助阵 据介绍,本次上下川岛及附近海域调查为期一个半月,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实施。2014年下水的我国最先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