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着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据考察,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 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
在钧州境内(今河南禹县),故名。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创烧于唐代,经历宋金至元代。境内有窑地近一百处, 以小白峪历史最早, 唐代已烧黑釉带斑点器物,时称“花瓷”,对宋代紫红斑点装饰有直接影响。宋代首创釉中加入适当铜金属,烧成玫瑰紫、海棠红等紫红色釉,美如晚霞。北宋后期,专为宫廷烧制供养植奇花异草用的各式花盆与盆托;钧台窑是宋代众多钧窑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窑址发掘出土数以千计供宫廷陈设用的这类瓷器,器物...
宋代(北宋960-1126,南宋1127-1280年)是我国陶瓷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江南一带由于其富庶的地理条件和以外贸易的发展,已形成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的城市。临安(今杭州),是当时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又是最大的消费城市。还有明州(今宁波)、越州(今绍兴)、温州、婺州(今金华)、处州(今丽水)等地,这些市镇,历史悠久,瓷业甚为发达,既是瓷器生产中心,又是瓷器消费市场和销售集散地。越...
黑瓷,也称天目瓷。施黑色高温釉的瓷器,黑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黑瓷和青瓷的呈色剂都是铁元素。黑瓷釉料中在三氧化二铁的含量达5%以上。在工艺上设法排除铁的成色干扰,就是白瓷。相反,加重铁釉着色,便成为漆黑闪亮的黑瓷了。黑瓷是东汉时期的创新产品,产地在南方。东晋之后,北方才开始烧制黑瓷。 中国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黑瓷。东汉时期,浙江上虞窑烧制的黑瓷,施釉厚而均匀。东晋德清窑的黑瓷,釉厚如...
白瓷的出现和成熟是中国古陶瓷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工艺成就。考古材料表明,中原地区早在北朝时期就已出现了白瓷工艺的萌芽,至唐代北方地区的白瓷生产极为繁荣,形成了与南方青瓷并驾齐驱的“南青北白”的古陶瓷生产面貌。迄今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都发现了隋唐时期烧造白瓷的窑场,其中尤以河北邢窑与河南巩义窑所产的白瓷质量最为精致。 巩义窑又称“巩县窑”,是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着名的烧造白瓷和唐三彩的民间...
南朝时(420—479)佛教盛行,表现在瓷器上是大量使用莲瓣纹。既有在碗、盘、钵、罐上划单线、双线或三线莲瓣的,也有褐色斑点点绘简单纹饰的,还有浮雕贴塑仰莲、覆莲的大尊。南朝瓷器胎体细密,广泛使用化妆土,加上烧窑技术的提高,釉面颜色青翠,玻璃光很强,很有细碎的开片。施釉一般采用浸釉法,因此釉层较厚,施釉不到底,有垂流现象。南朝器物普遍瘦高,造型优美,盘、碗、罐大多还是平底,但已出现假圈足。这时的鸡...
隋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连年混战的局面。隋代瓷器仍以青瓷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白瓷。隋瓷的胎体普遍较厚,胎质坚硬,釉面无论青绿、青黄还是黄褐,均为玻璃质,施釉不到底,大多数都有垂流现象。隋代陶瓷大多光素无纹,部分带纹饰的主要以印、划、贴为主。所谓印花,是把模子上的纹饰压印到瓷胎上,使纹饰凸起,再施釉入窑;划花是用尖状工具在胎子上划出纹饰,施釉入窑;贴花是将用手捏或模印等做成的小纹饰片贴到胎...
5月27日,在温州市鹿城区嘉会里巷,工人对沿街墙面、门窗等破损处进行修补。近日,鹿城区对历史街巷实施立面整治,20条历史街巷将于6月中旬前“穿”上古色古香的“新装”,恢复历史街区的风貌和活力。
按照既定方案,三江村人正在陆续搬离这个他们曾世代居住的村子。村民马定乐告诉记者,如果不出意外,到今年年底,整个村子就会被拆平,三江村就此消失。 三江村隶属浙江绍兴袍江经济开发区斗门镇,去年三江村开发区被列入整体拆迁计划。 古村将成废墟 关于三江村确切记载的历史始于明洪武年间。历史上,三江村又称“三江所城”。 三江村因驻军而兴,是绍兴军民抗倭的历史见证。明朝时,为防御...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4年07期 【摘要】 神垕镇是座千年古镇,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然而神垕镇的旅游发展相对比较滞后,本文从省市领导对神垕旅游开发的重视、神垕"两街两园"的科学旅游发展规划等方面谈了目前神垕镇的旅游发展现状,提出神垕旅游的开发和保护必须同步进行,应从建立政府为主导的保护机制、保护古镇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去商业化发展之路等方面加强古镇的保护工作。最后...
许昌学院学报2014第4期 【摘 要】唐代花瓷是唐代以中原为主产区创烧的新瓷种,迄今为止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高温窑变釉瓷.海内外陶瓷界对唐代花瓷与钧瓷的关联性问题一直颇有争议,一派认为,唐代花瓷是钧瓷的先驱,是启蒙者,甚至称之为“唐钧”;另一派认为,言说唐代花瓷是钧瓷的启蒙显得过于勉强,两者不存在先后继承关系.从历史文献、科技文献相关记述所见,钧窑起源离不开唐代花瓷工艺技术经验的积累,二者之...
因《钧瓷年鉴》编纂的相关事务,笔者前不久出差到北京,先后走访了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委员会、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并特意拜访了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先生。 耿宝昌先生被誉为“文博界的人间国宝”。他的陶瓷生涯是从学徒开始的,启蒙老师是享誉20世纪中国博物馆界的著名瓷器专家孙瀛洲先生。耿宝昌14岁时,到孙瀛洲先生的敦华斋做学徒。他...
朱泓,1951年生于天津。我国著名体质人类学家和生物考古学家,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兼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吉林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致力于体质人类学和古人种学、古病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历史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家史” 记者:与文献研究和考据相比,考古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 朱泓:...
5月23日,甘肃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启动实施暨第一次现场推进会在张掖市召开。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历史再现”工程领导小组组长连辑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夏红民主持会议。 连辑指出,“历史再现”工程既是我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支撑,也是加快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历史再现”工程就是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整体建设的理念,把“历史再现”...
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斗门镇三江村正进行拆迁,该村有600多年的历史,因此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昨天,袍江开发区专门召开研讨会,邀请了杭州、绍兴两地11名专家学者,就三江文化休闲区规划暨三江村保护利用传承工作广泛听取意见。 三江村有村民1700多户、5100多人,为袍江最大的村落。因袍江开发建设及村民希望改善居住环境等原因,袍江从2003年开始对三江村进行有序拆迁。据了解,三江村历史上又称“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