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高6.6cm,口径14.5cm,足径6cm。 弧壁,圈足,底有蓝料正楷“雍正年制”四字款。碗胎体极薄,属于半脱胎,内外釉白如雪,莹润如玉。碗外壁一侧绘雉鸡牡丹花,另一侧题墨彩诗句,色彩鲜艳雅逸,画法精工绝伦。画面中心是一雄雉鸡,在山石牡丹丛中寻食,尾翼上的各色羽毛绒光如绢,绚烂夺目。雉鸡的头颈是滕黄色,背部蓝绿相间,腹腿铁红,尾羽赭褐色。周围的山石花草以粉红、藕荷、杏黄、淡黄...
五彩雉鸡牡丹纹瓶,清康熙,高45cm,口径12.3cm,足径14cm。 瓶撇口,直颈,颈间凸起弦纹一道,丰肩,垂腹上丰下敛,束胫(jìng音敬),近足处外撇,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五彩装饰。颈部绘洞石菊花,腹部的主题图案为洞石雉(zhì音智)鸡牡丹纹,一只色彩绚丽的雉鸡立于茂密树丛掩映的洞石之上,牡丹花盛开其间,彩蝶在花卉中飞舞。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 三行六字仿款,外围青...
昨天下午,住在市区解放街一带的徐阿姨在家门口织毛衣,她在这条街上的民国欧式建筑内住了几十年。专家们把这一片的民国欧式建筑群看成宝,但徐阿姨觉得像“鸡肋”: “当年的一幢洋房子,往往被析产分成几户人家,房子变小了,内部结构动了房子会漏水,地板踩上去也会吱吱作响了,我们居住环境已经落后了。街道上的墙壁是粉刷了几次,但这里只有危房才会零星地进行整修,这里到底怎么改造好?” 徐阿姨的困惑,也是住在解放...
“千年回眸——宝鸡(弓旁鱼)国墓地出土玉器精品展”首次在海口市博物馆开展。张茜翼摄 载负着三千年历史风华的(弓旁鱼)国玉器,由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跋涉五千里来到琼岛。26日,“千年回眸——宝鸡(弓旁鱼)国墓地出土玉器精品展”首次在海口市博物馆开展。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保管部主任王竑介绍,(弓旁鱼)国是西周诸侯国。三千年前,处于青铜时代的(弓旁鱼)国先民由古巴蜀长途跋涉至秦岭北麓、渭水以南的川垣沃...
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高46cm,口径21.5cm,足径13.7cm。 尊敞口外撇,长颈,丰肩,鼓腹,圈足,俗称“凤尾尊”。通体青花色泽浓翠艳丽。尊上下两层均有雉鸡、牡丹、山石组成的画面,匠师用分水技法表现出青花色泽与纹饰的层次感,清新明快的色阶变化所产生的韵律美,使瓷绘纹饰获得了水墨画一般鲜明、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
载负着三千年历史风华的(弓旁鱼)国玉器,由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跋涉五千里来到琼岛。26日,“千年回眸——宝鸡(弓旁鱼)国墓地出土玉器精品展”首次在海口市博物馆开展。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保管部主任王竑介绍,(弓旁鱼)国是西周诸侯国。三千年前,处于青铜时代的(弓旁鱼)国先民由古巴蜀长途跋涉至秦岭北麓、渭水以南的川垣沃土,在此立邦建国。 1974年至1981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宝鸡市纸坊头、竹园沟、茹...
【摘要】陕西洛南河口鸡眼窑洞穴所发现的亚腰形石锤困扰着学者对该遗址性质的判断。为解决该问题,笔者等进行了数次田野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发现该处石锤实为古代开采绿松石的工具,而非旧石器时代遗物。所发现的磨石和石球,可能为加工石锤的配套工具。对比国内外资料发现,青铜时代该类石锤基本处于古矿址周边,应是采矿所用,所以采矿石锤可成为判断矿业遗址时代的直接证据。鸡眼窑石锤基本属于青铜时代。与国内外其它矿业遗址出...
据英国《卫报》2月21日报道,近日有剑桥大学学生表示,校园内的青铜公鸡雕像应该被送回它的家乡——非洲的尼日利亚。 这只青铜公鸡是19世纪被英国人掠夺来剑桥的,剑桥学生此举是受到了牛津学生将塞西尔?罗兹(Cecil Rhodes)的雕像移除的影响——牛津大学耶稣学院学生会(JCSU)目前已经通过了一项议案,该雕像将会在一个遣送仪式上回归尼日利亚。 这只青铜公鸡曾经属于贝宁帝国(先尼日利亚联邦共和...
青花五彩雉鸡牡丹纹尊,清顺治,高35.3cm,口径12.5cm,底径12cm。 尊唇口外撇,短颈,溜肩,筒形腹,平底内凹。通体青花五彩装饰。颈部绘山石花卉纹。腹部绘雉(音zhì)鸡牡丹纹,画面中一轮红日挂在天边,岩石上立一长尾雉鸡,周围盛开朵朵牡丹、玉兰,花繁叶茂,几只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外底素胎无釉。无款识。 此瓶造型古朴厚重,施彩丰富,具有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特色。此种瓶式是清顺治、康熙时最为流...
“正月初十耍社火”是西府人的惯例,意思是从正月初十以后到正月十五之前这段时间,农村人走村串户耍社火。近几年,社火这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城镇越来越少,反而在一些乡村,社火的表演丰富了正月农村的人的精神文化。2月17日,陈仓区赤沙镇三寺村的街道上聚集了不少村民,原来这里下午将有一场血社火上演。 早上,人民网记者就早早赶到村子,希望能够抓拍到一些精彩画面。但是,村里人也说了,血社火的化妆过程是绝对...
鸡首壶,又称天鸡壶,因壶嘴作鸡首状而得名,造型与盘口壶极为相似,鸡首壶如同是在盘口壶的肩部附一鸡首和把手。衢州地区所产的鸡首壶大多为婺州窑青瓷,少数酱褐釉瓷。最早出现于西晋,流行于东晋、南朝,到隋唐逐渐减少。纵观鸡首壶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鸡首壶在每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发展特征。 西晋时鸡首壶器形较小。一般为浅盘口内敛,短颈,圆肩,扁鼓腹下内收,平底微凹。肩腹部施凹弦纹和斜方格纹,肩一侧附一无颈鸡首...
早就听闻鸡鸣驿是北京周边地区最大的一座古驿站,而且还被称为邮政考古、机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是“中国鸡鸣驿邮驿博物馆”和“驿文化主题邮局”所在地,因此,很想一睹它的姿容。日前,我们一家三口驱车直奔而去,算起来鸡鸣驿距离延庆真的不太远,不到两个小时的工夫,我们就来到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村,这座明清时代的古驿站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鸡鸣驿”的由来 一下车,古朴、沧桑、雄伟的驿站古城就深深地吸引了...
斗彩鸡缸杯,明成化,高3.4cm,口径8.3cm,足径4.3cm。 杯敞口微撇,口下渐敛,平底,卧足。杯体小巧,轮廓线柔韧,直中隐曲,曲中显直,呈现出端庄婉丽、清雅隽秀的风韵。杯外壁饰子母鸡两群,间以湖石、月季与幽兰,一派初春景象。足底边一周无釉。底心青花双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 此鸡缸杯以新颖的造型、清新可人的装饰、精致的工艺而历受赞赏,堪称明成化斗彩器之典型。其胎质洁白细腻...
昌化田黄鸡血石随形章料 印章品鉴首先是印石的品鉴。我国在明代以前以玉治印,明代以后则多用石治印,而现在,随着篆刻技艺的发展,则是石、玉并用。常用的印石除传统的寿山 石、昌化石、青田石和巴林石这四大名石以外,近来开发的雅安石、丹东石以及进口的老挝石也纷纷成为治印的优质材料;常用的玉印除和田玉和翡翠之外,近来开 发的桂林鸡血玉也是良好的治印之材。 玉也好,石也好,这么多材料如何品鉴呢?笔者从五个方...
鸡心形玉琀 长4.2厘米,宽 2.6厘米,崧泽遗址出土。远古先民以为玉能使尸体不烂,故置玉晗于口中,此习俗在5000多年前的上海先民中就已形成。这件玉琀用阳起石碧玉制成,黑绿色,扁平,一端圆,另一端尖状,呈鸡心形。中为一大圆孔,单面钻成,表面无纹,琢磨光滑。距今约5800年,是崧泽文化早期器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