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丽水市文保所和市园林部门有关负责人到万象山南宋墓仪石刻现场进行实地勘查。 由于这些石刻年代久远,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和风化,其中一对石将军均有一条裂缝,如遇外力将有倒塌之险,对此,市文保所已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加固处理。为了预防人为破坏,消除安全隐患,市文保所建议市园林局在石将军的外围设置金属护栏进行保护,同时要求进一步加强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 万象山南宋墓仪石刻,位于万象山公园内,共九尊,分别为...
近日,鹤壁淇县文物部门按照省文物普查办的部署和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组织骨干力量,全力以赴,顶风冒寒,开展零散石刻类文物登记工作。在登记中队员力求内容描述、年代、尺寸、位置、来源准确,到目前已收集登记野外零散石刻60余套(件)。通过这次集中保管登记的开展,将使得淇县的不可移动文物基础工作得以进一步完善,也为下一步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日前,昌平区南口镇臭泥坑村村民发现一尊名为火焰宝珠的石刻。其通长66厘米,宽43厘米,厚14厘米。石刻通体青石质地,居中雕宝珠,宝珠周围刻满火焰纹饰,图案呈辐射状,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火焰宝珠石刻原为寺庙所用,后经演变,被用作皇家陵寝、达官显贵墓地的牌坊装饰品。“该火焰宝珠就是石牌坊上的一个石构件。”昌平区文物专家邢军介绍,从其纹饰以及发现地点判断,该石刻为明代作品。 石刻发现地不远处有一...
3月4日,按照河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部署,辉县市文物管理局开始进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期间及普查之前集中保管的所有零散石刻的登记工作。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圆满完成,负责整理登记的工作人员主动放弃星期日的休息时间,迅速投入到具体工作当中。
近日,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于成龙纪念馆收藏到一块罕见的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石刻“买地券”。这块刻有“买地券”的石碑原来是一种随葬品,在方山属首次发现。 此石刻形制为方形,青石质,刻石高度宽度都是42厘米,刻文楷书,共15行,每行字数不等。这一“买地券”的内容较为完备,不仅有购买墓地的时间、买卖人、所用钱数,还明确指出买来葬何人。用“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北至玄武,南至朱雀”来说明墓地四至,...
近日,省文物局下发《关于做好河南省零散石刻集中保管总结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省零散石刻集中保管总结工作启动。 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进入收官总结之年,按照国家文物局安排,由我省承担“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田野零散石刻集中保管工作专项调查”项目,作为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报告中的专题报告之一。为确保此项目的顺利完成,省文物局对有关事项进行了部署。 此项目由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负责...
在2015年度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过程中,陕西考古人员对武则天三子唐中宗李显的定陵神道遗址进行清理,发现其原来拥有18对36件石刻,可惜的是除个别保存较好外,大部分已经被毁。 主持考古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博说,在往年考古钻探基础上,2015年度对定陵陵园的部分建筑遗址进行发掘,主要包括陵园南门门址,南门列戟郎的西侧遗址,以及西侧的番酋殿遗址和无字牌的牌亭遗址等。结果发现定陵石刻原来应该有...
近日,一则南京最早现存石刻——南京千年麒麟石刻处境堪忧的帖子,引起不少关注。然而,昨天有市民反映,位于南京市栖霞区,至今有1500年历史的全国重点文物——萧景墓神道石刻情况也不乐观。对此,南京晨报记者进行实地探访。 萧景墓神道石刻身处荒地 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大道十月村南侧的萧景墓神道石刻,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昨天南京晨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
辽宁省鞍山市考古部门28日发布消息称,目前已初步完成对鞍山地区古代岩画的考古调查,共发现17个岩画地点的百余处岩画。 岩画是人类祖先以石器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描绘记录其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属于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据考古专家介绍,本次发现的岩画中包括143组图案和3000余个个体图像。记录的内容多为日、月、星辰图等自然景物,部分图案镌刻在...
洛阳龙门东山万佛沟北侧,一个特窟深藏其中。63年来,每每有游客经过这里,仅能隔栏遥望,无法看清“真身”。今年3月10日起,该特窟将首度揭下神秘的面纱,与公众见面。 特窟深藏东山万佛沟北侧 据悉,此次面向公众开放的是龙门石窟的看经寺。该寺是唐武则天至玄宗时期开凿的一座皇家洞窟。因为看经寺内的文物极为珍贵、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所以被列为“特窟”。出于文物保护方面考虑,这类洞窟很少让游客入窟参观...
“大年初六凌晨,我们村里一座古桥上的4块精美石刻被盗了,这些石刻可都是文物啊!”2月16日下午,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大王庙村村民孙女士惋惜地说。 据了解,被盗古桥名为“娃娃桥”,位于潭头镇大王庙村南侧。“娃娃桥”始建于清朝,石栏上浮雕图案非常精美,绘有鹤、麒麟、鹿、荷花、牡丹等图案,手法细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85年,该桥被定为栾川县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春节时,我还给这座老桥拍了照片。没...
“大年初六凌晨,我们村里一座古桥上的4块精美石刻被盗了,这些石刻可都是文物啊!”昨日下午,老家在洛阳栾川县潭头镇大王庙村的孙女士拨打大河报热线说。记者随后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事发】清代古桥石刻,深夜被盗 栾川县潭头镇大王庙村依山傍水,以石桥、老井、古树、老宅而闻名,这里有老宅4座,分别为李家大院、孙家大院、赵家大院和马家大院。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大学农学院亦驻此办校。2014年,该村入选国家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