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908年慈禧太后葬礼)。本版供图/中国嘉德 你知道1908年洋人眼中的清朝风俗及慈禧太后“奉安大典”吗?你看见过1894年甲午海战的历史现场吗?你见过梅兰芳当年《天女散花》现场剧装照吗?你知道1900年老北京天主教南堂被毁之前和未被修复的清漪园(今颐和园)到底是什么样子吗?这些历史信息,传统的瓷器、玉器和书画收藏品哪怕再价值连城估计都很难回答,而老照片却可以。 ...
一件古董从“南宋精品”变成“晚清作品”,鉴定结果不同引发官司 6日上午,成都武侯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因古董鉴定引发的官司。原告在所委托的公司聘请专家鉴定其持有的瓷器为南宋时期的精品、价值88万元后,该瓷器又被北京的文物检测中心鉴定为晚清作品,因此原告要求公司退还服务费并赔付损失。庭审现场有不少古董爱好者旁听,他们称,之所以关注这起案子,是因为...
清嘉庆粉彩瓷器从传世品看,已经比乾隆器物逊色得多了。综观其制瓷技术,无论是型还是纹饰题材,都以前期作品为蓝本,没有大的突破,尤其是嘉庆早期,乾隆太上皇健在时与乾隆朝作品基本一致,因此有“乾、嘉不分”的说法。嘉庆的精品如不看款识,很容易与乾隆相混淆。嘉庆晚期作品已走向衰退。但也有不可埋没的佳作,应该重视。综合起来嘉庆粉彩有以下几点突出的特征。 (一)延续生产乾隆粉彩的各类...
晚清重臣李鸿章 戊戌变法失败,李鸿章暗中保护一些维新人士,有人告他是维新派,慈禧因此问他:有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回答:臣无可逃,实是康党。 关于李鸿章,流传下来的野史不少,随便在网络上发一个评说李鸿章的话题,很快就能引来一堆或捧李或骂李的口水贴。人们对于这个一直是百年里“第一卖国贼”形象的人物,聚讼纷纭,却难有定论。雷颐先生的这部新书《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以李氏一...
考古人员正在发掘现场 出土的玉手镯和玉带钩。吴东林 摄 11月12日,会同县黄茅乡在开挖新建卫生院住院楼地基时,发现一大型古墓。后经抢救性发掘,出土了玉手镯、玉带钩、名贵木佛珠、发辫等系列文物,经文物专家辩认,该墓为清朝晚期一男子官墓,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据悉,该墓保存完整,长5.5~6米,宽4.6~4.8米,高2.8~3米,周围用麻石分内、外两圈镶嵌,其下葬土层共6层,其中4层为每层...
晚清百年,如果说有谁从那百年屈辱中也曾感受到过机遇与探索的话,那么马骏教授肯定算是其中的一位。他的《马骏晚清军事揭秘》,使今天的我们能够真切地体会晚清百年呐喊的回声。 “史纲一页,百家评说”。《马骏晚清军事揭秘》一书中所截取的历史掌故,大多都是人们所熟知的,但问题在于,“历史不是死的”,作者赋予这些固化的史实新的灵魂,令人信服地提出以前我们不曾认识...
这是一个荒唐年代演绎出的一个荒唐离奇的故事。但“荒唐离奇”背后的政治脉络却并不离奇,彰显出政治与工程之间的复杂关系。 圆明园是著名的皇家园林,自雍正帝以后,园居渐成宫廷风尚,尤其咸丰帝更是常年在此,几乎以此为宫。无奈圆明园被英法侵略军焚毁时,正值太平天国和捻军等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之际,清廷统治岌岌可危,当然顾不得重修这座废园。但几年之后,太平天国和捻军刚被镇压下去,便渐起...
小时候,老师常教导我们:“日记不要流水账!”于是我们知道了记流水账是件可耻的事。长大后读史,看了不少古人日记,才发现很多大人物的日记都是流水账,比如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此公好写日记,从不间断,内容则是典型的流水账:每天几点起的、几点吃饭、吃完饭干了什么、中午睡没睡觉、来了什么客人、谈了多久、读了什么书、几点睡的……天天如此,不厌其烦,机械得像是用电脑...
晚清 翠玉透雕盘龙头簪 为纪念慈禧太后逝世一百周年,香港佳士得将特别举办一场晚清御制艺术精品专场拍卖。此专场中精致的宫廷用品,再现慈禧太后时期的风华。 精雕细琢的龙头,追衔着浑然天成的宝珠;向前扬起的双须,缀饰两滴红宝石;翠龙双睛由两粒精致的米珠点化,彷佛真的腾空而起。此件盘龙翠簪构思巧妙,盘龙做头,珍珠做点缀,翠杆为发簪,将装饰和实用合为一体,象形地雕刻出盘龙赶珠之势;龙身周围透雕如意头...
西洋湖五间楼全貌(南往北摄) 日前,上虞市文物普查队冒着高温酷暑走进古城崧厦镇开展地毯式文物普查,新发现一批晚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它们包括 5处宗祠,6处庙宇,26 处老台门,11处古桥以及3处名人故居。 崧厦地处宁绍平原北部,是虞北地区的中心城镇,2002年10月被中国轻工联合会命名为“中国伞城”,是上虞市人口第一大镇。辖38个行政村,97个自然村,3个社区居委会。崧...
近日,我市考古人员对莱山区大郝家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首次发现晚清时期的兵营遗址。 在1000多平方米的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岳石文化时期、汉代以及明清时期的遗迹,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首次在烟台地区发现的晚清时期的半地下式兵营。据测量,这两排整齐排列的12座半地下式房址,多为3米宽、5米长,深入地下部分达70厘米左右,内部保留有利用地势做出的土炕,其中11间为通铺,只有一间为中部分离的双铺,初步分...
我的九代祖是清世宗雍正皇帝,我曾祖叫溥良,曾任江苏学政(相当于江苏教育厅厅长)。他是一位善于选拔、培育人才的人。凡当时江苏有名的文人学者,大多出其门下。如张謇(季直), 他家与翁同龢家为世家友好,翁同龢曾特别写信嘱咐我曾祖父务必安排好张謇。翁同龢曾任同治、光绪的老师,并几乎任遍六部尚书,还任过中堂,也算是一代名臣,亲自过问了张謇的前程。这封信现在还在我手中,信上说“吾从事春官,目迷...
近日,余杭区文物普查队在仁和镇调查时发现了被誉为“晚清浙江省四大名医”之一的姚梦兰墓。 《浙江通志》载:姚梦兰(1827—1897),名仁,字仁斋,号梦兰,以号行,清仁和(今杭州)永泰钱家兜(今余杭区獐山镇)人。初习儒,年长后患肺痨病,垂死。瓶窑镇回龙寺老僧接至寺中,授以气功,每夜相对静坐,年余病愈。又授以技击,竟成伟丈夫。从此改学医术。刻苦探研,终成良医,擅治湿热,精内...
烟台市考古人员在莱山区大郝家遗址,首次发现了12座晚清时期的半地下式营房,这也印证了流传于当地的曾经这里驻扎过官兵的说法。 今年,莱山区修建的凤凰西路正好经过大郝家遗址,烟台市考古工作人员于5月份进驻工地,对工程范围内的遗址部分进行发掘。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发掘,考古人员在 1000多平方米的遗址中发现了岳石文化时期、汉代以及明清时期的遗迹,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首次在烟台地区发现的晚清时期的半地下式...
近日,余姚市文物普查队在四明山麓的袁马上方村,发现一处保存完好的民居——翁家老宅。该宅系晚清贡生翁坤的居宅。老宅依山傍溪,坐西朝东,布局规整,外朴内秀,马头山墙巍然,雕刻美奂美仑,是浙东山区一处少见的书香古宅。 该宅由门楼、花厅和正厅组成院式格局。门楼为五开间,墙基皆用块石砌成,高达一米,马头山墙,错落有致。穿斗式构架,三柱五檩。墙门开于北首第二间,墀头彩绘奇花异草。檐前牛腿挑之,象鼻头粱首与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