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04年,重庆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常德市博物馆等3所高校和考古单位对市忠县乌杨镇将军村墓葬群进行了发掘,该墓群发掘面积为30450平方米,清理出汉至六朝时期的墓葬257座,出土可复原器物近4000件,另发现墓地神道旁的石刻构件3件(组)。 将军村墓群位于长江右岸的山梁上,该墓群 1978年发现,1987年文物普查时将枞树包和将军坟墓葬群确认为“花灯坟墓葬群”和“将军村墓群...
8月22日,凤翔县文物部门在该县柳林镇发掘了一座比较完整的汉代砖室墓,墓葬内的所有文物基本保存完好。 据了解,这个墓葬是凤翔县供电所在该县柳林镇关村六组新庄架设电线过程中发现的。经博物馆工作人员详细查看,初步确认为汉代砖室墓。该墓呈南北向,残深4.2米,因墓道位于村民住宅下,仅发掘了主墓室部分。经清理,墓葬内共出土大小陶灶两件,釉陶仓、釉陶奁、釉陶壶、陶狗、陶甑各一件,线描陶鸡两件,大小陶罐五...
近日,肥西县山南镇发现一南宋晚期的平民墓葬,从中清理出五件完整的器皿,随着对现场的清理,肥西县文物管理所发现,这个地方不止是一座墓葬,而是一座墓葬群。 因为该墓葬位于一处工地上,肥西县文物管理所准备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正在制定发掘方案,准备一周后开始对其发掘。 平民墓未遭遇盗窃 山南镇发现南宋墓葬的地方位于一处正准备建设居民安置点的工地,低于地面一米多深,是典型的南宋长方形墓室,墓...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完成了对成渝高速公路复线(重庆段)建设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发现古墓葬30余处。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此次文物考古工作共发掘文物点17处,包含古遗址1处、古墓葬16处;留取资料文物点27处,包含古墓葬20处、古建筑7处。本次发掘文物点时代涵盖东汉、六朝、唐宋、明清等多个时期。其中,东汉至六朝时期遗存以铜梁县大庙镇马鞍山崖墓群为代表,该墓群包含墓葬21座,分布集中,规模较大。尤其是...
日前,考古征集部在分管副馆长李烨的带领下,对虞山林场白云工区中山路改造工程中发现的两座石室浇浆墓葬(分别编号为M1、M2)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土神兽纹铜镜一枚,圣宋元宝等钱币十三枚。其中,M1长203厘米、宽124厘米、深度为120厘米,M2长268厘米、宽120厘米、深120厘米;其中M2的石椁盖板长300厘米、宽154厘米、厚度为30厘米。该墓葬的发掘,为我们研究江南地区的民间墓葬制度及墓...
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15日电(唐玉) 新疆和静县“定居兴牧”水利工程莫呼查汗水库古墓葬考古发掘工作历时两个多月,近日,已全面完成,共发掘墓葬228座。出土文物标本400余件套。 据了解,莫呼查汗水库墓群位于和静县城西北直线距离58公里的天山山脉的一条南北向名叫莫呼查汗乌孙沟内,四周环山,南距沟口约9公里。地属哈尔莫墩镇。墓群地处莫呼查汗乌孙河的东岸第三台地上。 莫呼查汗墓...
7日,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7月30日,陕西省凤翔县博物馆根据民众提供线索在柳林镇收缴4件青铜器。据分析可能是一座战国墓葬所出土。 凤翔县位于宝鸡市东北部,陕西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自汉代以来,青铜器在宝鸡不断出土,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中国之首。因此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数万件青铜器出土于此,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闻名于世。 据当地...
新疆伊犁州昭苏县斯木塔斯水电站一古墓葬群传来好消息,通过抢救性的考古发掘,这个古墓群出土了50多件珍贵文物,以陶、铁类器物为大宗。 从5月开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对位于斯木塔斯水电站淹没区内的200余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目前田野发掘工作已经结束。 此次清理的200余座古墓葬呈带状散布于阿克牙孜河西部的二级台地之上,全长4公里,以路的东部居多,多成片分布。墓葬形制多样,墓葬地...
曾引起全国轰动的福建泉州“小矮人墓葬”目前有了新的发现,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泉州海交馆名誉馆长王连茂29日称,经他多方考证,“小矮人墓葬”可能与泉州450年前发生的一场瘟疫有关。 近百年来,福建泉州东海蟳埔渔村流传着“小矮人”传说,在这里海岸边的斜坡上,曾经有上千个装着不到正常人一半大小骸骨的骨灰罐有序地排列着。直到...
新华网西安7月28日专电(记者冯国)古代都城之内有墓葬吗?考古学家最近在秦国的早期都城——雍城之内,首次发现多座距今两千三百多年前的秦人墓葬,为认知秦国丧葬文化和古代都城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亚岐说,几十年来,考古人员对位于陕西省凤翔县的秦国都城——雍城遗址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考古工作,发现了都城之外存在二十多处秦人墓地,墓葬数量已超过两千座。如今都城之内首次发现了秦人墓葬,...
天山网讯(记者顾新勇报道)伊犁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草原文化,自先秦以来就与中原内地及中亚地区有频繁的文化交流,在伊犁大草原上留下了众多的古代墓葬和各种文物。7月21日,记者从伊犁州文物局了解到,伊犁州直文物工作者从2008年在伊犁河谷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来,历经两年多的文物普查和田野调查,发掘出大批古墓葬和精美的文物,文物普查工作成绩斐然。 文物普查期间伊犁州文物局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
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春天在青县境内发现并挖掘的跨越汉唐金三朝的墓群中,将有一座保存较好的唐代墓葬,从所在地整体搬迁至市博物馆。搬迁方案正在制定过程中。 位于青县境内、沧廊高速公路南面林地上的这处古墓群,包括1座汉代墓、7座唐代墓和8座金代墓,是青县吴码头村村民今年4月植树挖土时首先发现的。文物专家对其中的8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将其余墓葬回填。墓葬中出土了包括瓷碗、白釉碗、陶熨斗、陶簸箕、...
墓志碑上写着“皇明宗室内丘庄懿王圹志铭” (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何晨)日前,长治县信义村村后一在建公路工地施工时,惊现明沈简王五世孙内丘王朱恬熙墓地。 今日上午,记者在接到报料后迅速赶往现场,看到该墓葬均为砖室结构,其中内丘王朱恬熙墓已被彻底破坏,在工地路基旁尚存一座砖墓墓道口。在该村一户村民院子里,记者发现两块墓志碑,一块上写着“皇明宗室内丘庄懿王圹志铭...
经过几千年的腐蚀,墓坑里已片骨无存(诏安考古现场) (记者 刘晓霞 实习生 徐莹)从5月初开始,在沈海高速复线漳州段,考古工作人员先后发现了5座距今约3000年的商周时期墓葬,并出土大量陶器。昨日,这些陶器被送往厦门大学进行后期的修复工作。 据考古队员们介绍,由于沈海高速复线漳州段要进行施工,因此漳州文管办联合厦门大学考古队对这些路段进行了考古勘探。该工作从今年5月初开始,他们先从漳州平和安厚...
考古挖掘现场 出土文物 天山网讯(记者 刘新海 摄影报道)5月31日,自治区文物考古人员在布尔津县也拉曼地区进行保护性发掘。自今年5月以来,自治区文物局和地、县两级文物部门密切配合,先后保护性发掘了87座古墓葬,并出土了大批距今2000至3000年的铜陶罐、石罐、石器等。同时还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彩绘石棺墓葬。这些文物的出土,对于研究阿勒泰草原早期人类活动和草原古游牧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