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丰台区靛厂新村一处在建工地,无意中挖出古墓葬一座。经初步鉴定,墓葬年代在北宋至清代之间,形制与明代太监墓相仿。靛厂新村回迁楼项目,位于丰台区西四环内。近日,工程在进行基础挖槽时,距地表约3米处,发现了一座青石质墓门,墓门南向,门上雕龙较为完整。施工方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丰台区文委接到举报后,上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市文研所经过3天的考古勘探,完成了对古墓葬的清理工作。据记者了解,该墓葬由一个墓...
河南洛阳 东甫 近日,笔者从一位藏友手中看到一枚明代十两砝码银锭,品相完好,银锭底部还有一处检验银的“验槽”,令笔者大开眼界。 银锭作为流通货币,从汉代开始就有,但是由于数量较少,故流通不广,银锭大放异彩的时期却是在明清时期,并以“两”作为单位,合称“银两”。当然这里的“两”重量并不一定相等,银的成色也不尽相同。除了“银两”外,还有一个更为文雅更为标准的词汇——“纹银”,这是清代对足银的官...
(记者 丁思)兰州市发掘的两座明墓墓葬,根据残损棺板和出土器物及墓志铭判断,两座墓皆为明代肃王家族墓,且分别为一座单人墓和一座合葬墓。这是记者22日从兰州市晏家坪明墓抢救性发掘清理情况介绍会上获悉的。 此次发现的墓葬位于兰州市晏家坪畜牧兽医研究所西侧,南边山脚下,现已部分暴露在外;两座墓间距约为25米,均为砖石墓,西侧墓葬较大,面积约65平方米;东侧墓葬较小,面积约为16平方米。 兰州市博...
城墙遗址尚存部分守城士兵居住的“窝铺”。 鹿寨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左)从城墙遗址上抽取城砖测量拍照。 雒容古镇发现一批古迹 其中一段古城墙遗址可能是明代旧迹 今年1月,才从鹿寨县整体划入柳州市鱼峰区的雒容镇,历史上曾是明代洛容县和清代、民国旧雒容县的老县城。昨日,该镇一住户在网上发布的古屋转让信息引起记者关注,遂于当天上午会同鹿寨县文物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前往...
高1.51米,宽3.4米的明代龙纹花斑石石碑在浚县新镇镇前胡岸村被有关部门发现 石碑两端底座上精美的雕刻 11月18日,一块高1.51米,宽3.4米的明代龙纹花斑石石碑在浚县新镇镇前胡岸村被有关部门发现。据浚县县志办副主任张福民讲,如此大的龙纹花斑石石碑是目前我省发现的最大的一通,国内罕见。 11月18日,记者在新镇前胡岸村村西头看到此石碑。石碑位于胡氏宗祠内,周围树木林立,碑的正...
石兽头部被毁 近日,一篇名为《武进雪堰山中发现明代东林党魁钱一本墓》的帖子相继出现于我市各大网络论坛,并引发网友们的强烈关注。墓主人究竟是谁,古墓建于何时?18日,应市、区文物部门之邀,省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建秋来常,与市、区文物部门共同勘察古墓现场。 这座古墓位于武进区雪堰镇的太湖湾度假区西湾地块。在原雪堰费巷村党支部书记殷健荣的...
高1.51米,宽3.4米的明代龙纹花斑石石碑在浚县新镇镇前胡岸村被有关部门发现 石碑两端底座上精美的雕刻 11月18日,一块高1.51米,宽3.4米的明代龙纹花斑石石碑在浚县新镇镇前胡岸村被有关部门发现。据浚县县志办副主任张福民讲,如此大的龙纹花斑石石碑是目前我省发现的最大的一通,国内罕见。 11月18日,记者在新镇前胡岸村村西头看到此石碑。石碑位于胡氏宗祠内,周围树木...
州发现两座明代肃王家族墓,图为其中合葬墓中出土的青玉双螭耳杯。杨艳敏 摄 兰州市发掘的两座明墓墓葬,根据残损棺板和出土器物及墓志铭判断,两座墓皆为明代肃王家族墓,且分别为一座单人墓和一座合葬墓。这是记者22日从兰州市晏家坪明墓抢救性发掘清理情况介绍会上获悉的。 此次发现的墓葬位于兰州市晏家坪畜牧兽医研究所西侧,南边山脚下,现已部分暴露在外;两座墓间距约为25米,均为砖石墓,西侧墓葬较大...
广西上思县惊现两座“三合土” 棺椁,引起了区内外文物专家的关注。日前,来自北京、山东、广西等区内外的30多名专家汇聚上思,对上思与明代历史文化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研讨。至11月18日研讨会结束,棺椁墓主人身份仍然是个谜。 1 棺椁主人身份高贵 这次专家聚首上思,缘自2008年10月15日在该县城东面“官皇屯”出土的“三合土”棺...
日前,位于武宣县三里镇武星村龙头山上的廖盛泰古墓遭人破坏,怀疑被盗窃。该事件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据《武宣县志》记载,廖盛泰,原籍福建省兴化府蒲田县二十四都赖溪村(后迁居武宣),少而学问精深,精晓兵书,后追随明太祖朱元璋,为明太祖统一山河作出贡献,并被封为“清益将军”。其家族属名门望族,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各地有数万后裔来祭拜。因此,廖盛泰古墓遭破坏一...
近日,江西永修县滩溪镇安城村赵家组发现一明代官员古墓。九江市、永修县等文物部门正在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已出土了墓志、购地券、青花瓷碗等随葬品。 该墓为砖室墓,墓室内为棺椁,外由5块各重达1000余公斤的岩石板包裹,长3.6米,宽1.53米,高1.2米,型制在江西省同时期墓葬中非常罕见。在石板与砖室之间有两块拼连而成的青石质墓志铭和购地券,铭和券面对面合二为一,铭券之间由三根铅钉栓住。 ...
河北宣化文物工作者日前在一处工地进行勘探时发现一处由10座墓葬组成的明代家族墓群,并在其中一座墓葬中首次发现了“三鬼图”彩绘阴阳瓦。 宣化区文保所副所长寇振宏介绍说,这处明代家族墓地均为竖穴土坑式,挖掘出土了“三鬼图”彩绘阴阳瓦、符箓朱砂阴阳瓦、黑釉瓷罐、天启通宝、嘉靖通宝等随葬品。其中,“三鬼图”彩绘阴阳瓦为该地区首次发现...
近日,河南南阳市在对南阳城区的明代唐王府后花园假山王府山进行修葺时,发现了明代“曲水流觞”石刻(见图)。据南阳市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贾付军介绍,这次共出土石刻9块,修补了2块。复原后,这组石刻长5.9米,宽2.7米;凿有宽15厘米、深23厘米的内槽,内槽曲折回环、东西对称,形成了3个“几”字;东西各有一个开口,供进出水之用。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
河北邯郸市文物局9日称,该市在对新近发现的明代古墓葬挖掘时发现明代“冥契”,内容迷信色彩浓厚,语言多荒诞不经。 该市文保所所长乔登云称,在两处明代镇墓坑发现砖砌龟形物。龟背上各有一道方形砖质买地券,券文朱书,字迹多不清,依稀可辨写有“唯大明万历二年岁次己亥……初三日亡莹破土大吉……邯郸县三堤社人見在张二庄桥居住&...
近日,甘肃省兰州市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墓中,出土了金色棺板、青玉螭虎耳杯等物品。但专家表示,由于古墓已遭多次盗掘,墓室内未能发现可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物。 负责古墓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的兰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叶削坚介绍,该古墓是近期发现的两座古墓之一。西侧古墓有完整的墓志铭,被考古专家认定为明代延长王长子夫人墓。东侧的墓室未发现有关墓主身份的记载。根据古墓的形制判定,两古墓应同属明代中晚期。 10月29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