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明代东北地区规模最大、最为坚固的要塞,时隔600余年后,显现在世人面前。 明代辽阳东门瓮城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明代以辽阳为中心的辽东都司对东北地区统辖等考古项目提供佐证,是一块不折不扣的“活化石”。 建地下车库时发现明代瓮城遗址今年6月,辽阳一家房地产公司在文圣区东大街建造地下车库,当挖出一道三四米高深沟时,沟壁距地面约一米的位置,露出大片泛白的砖墙,延绵20余米长。 ...
河北省武强县孙庄乡北堤南村郭玉行家中收藏着一明代“镇抚官”墓志铭。在武强县工艺美术大师郭书荣、武强年画博物馆副馆长贾建辉的引荐下,近日北堤南村郭氏族人把在郭玉行家收藏20多年的这一方墓志铭捐赠给了武强年画博物馆保存。 武强县北堤南村郭氏族人郭玉行家收藏的先祖明代武举郭奇善的墓志铭,为上世纪80年代平地时在郭家老坟处发掘出来的一块墓志铭。墓主为“郭完善,号吉,修长善骑射,武略过人,治家有法,臣中试三...
专家推测,这个罕见的明代家族墓中,可能会出土景德镇瓷器、描金饰物、书卷等文物。 专家推测,这个罕见的明代家族墓中,可能会出土景德镇瓷器、描金饰物、书卷等文物。 墓门楼上雕刻精美的麒麟。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王朝。他推行分封制,将皇子皇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其次子朱樉(shǎng)被封为秦王,位列诸王之首,藩王府设于西安。 近日,秦藩王府知印(管印章的大管家)张栋家族...
墓主人和三位夫人合葬墓 一位明代的官员,与三位夫人合葬在此。整个墓园犹如将“庭院”挪入地下。昨日,省考古研究院相关专家表示,这座在泾河工业园附近发现的古墓,是陕西发现保存最完好明代家族墓。 墓主人是明秦藩王府知印 陕西古墓多为周秦汉唐,明代墓非常少,精美又保存较好的更加罕见。 “这可以说是陕西发现最完好的明代家族墓。”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
昨日,万寿路地质力学研究所内,刚出土的太监墓群 近日,海淀区万寿路北侧的地质力学研究所院内开建实验楼工程,施工中挖出了墓群。 经文物部门初步确认,这个墓群为明代太监墓。参与发掘工程的施工人员介绍,共有28处墓葬。 发掘基本结束 昨日下午4点半,考古发掘现场,长宽各约60米,有两大墓葬群,分别位于空地的西侧和东北侧。 其中,西侧墓葬群面积更大些,长约50米,宽约20米。该墓葬群中有一些方洞...
盖楼挖出明代太监墓群 已发现至少10座墓穴 墓主尚未确定 对研究明朝文化提供翔实资料 单位施工盖楼,却挖出了古墓。近日,这批位于海淀区万寿寺附近的古墓,已被确认为明代太监墓。目前,北京市文物部门正对其进行挖掘、整理。 现场 十余方洞勾出古墓群轮廓 发现古墓的地点位于海淀区万寿寺路北侧的地质力学研究所院内。 昨天下午3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院内的大片空地都被围挡遮住。门口保安称里...
中新网西安11月30日电(记者 冽玮)记者30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西安市北郊新近发现一处罕见明代家族墓园,由三座呈品字形排列的墓葬组成,墓主人身份为藩王府管印管家。这一发现为研究明代墓葬制度、风俗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据了解,这座明代家族墓位于西安市高陵县的经河工业园区内,是该省已知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的家族墓园。根据墓室发现的墓志铭记载,墓主人的身份是万历年间秦藩王府的知印张...
一本破破烂烂的黄麻纸线装书《增广注释唐柳先生集》起拍价50万,吴昌硕《铁骨红梅》和黄君璧的《千岩万壑》两幅画作都是60万起拍,除了这些大家名作,一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宣传画则至少卖3800元。近日记者从江苏省拍卖总行获悉,相比往年,这次的秋季拍卖会作品实力不俗,阵容更加豪华。据了解,江苏省拍卖总行今年的秋季拍卖会一共推出了400余件书画佳品和340多件古籍善本,其中不乏黄君璧、亚明、吴昌硕等名家力...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王朝。他推行分封制,将皇子皇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其次子朱樉(shǎng)被封为秦王,位列诸王之首,藩王府设于西安。近日,秦藩王府知印(管印章的大管家)张栋家族墓在西安泾河工业园附近被发现,墓室十分豪华。这也是我省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家族墓园。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王朝。他推行分封制,将皇子皇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其次子朱樉(shǎng)被封为秦...
这座建筑就是昔日的二郎庙。(柞水县文管办提供) 绘画技法高超,人物栩栩如生。图为刮开的壁画局部。(柞水县文管办提供) 柞水县文物部门近日根据群众提供的情况,在该县凤凰镇古街道建于明代的二郎庙内发现了珍贵的明代壁画,这些壁画亟待保护,县上已向省上汇报有关修复方案。 11月28日,柞水县文物部门人员告诉记者,二郎庙位于凤凰镇古民居街道的下街头临街位置,和现存保护的民居连为一个整体,是凤凰街...
28日,从浑源县文物局传来消息:该县文庙修复现场近日发现一处明代文物遗址——泮池砖砌弧形桥洞。 浑源县文庙是一处始建于辽金的建筑群,明代万历三十九年(1671年)全部建成,新中国成立后被一中学占用。近年,浑源县为复兴传统文化,将学校迁建,修复文庙。在修复工程中,工作人员在文庙前门入口处发现这一泮池砖砌弧形桥洞。该文物遗址距地面约2米,长3.4米,外径1.5米,内径0.9米,高1.7米,由古式方...
28日,从浑源县文物局传来消息:该县文庙修复现场近日发现一处明代文物遗址———泮池砖砌弧形桥洞。 浑源县文庙是一处始建于辽金的建筑群,明代万历三十九年(1671年)全部建成,新中国成立后被一中学占用。近年,浑源县为复兴传统文化,将学校迁建,修复文庙。在修复工程中,工作人员在文庙前门入口处发现这一泮池砖砌弧形桥洞。该文物遗址距地面约2米,长3.4米,外径1.5米,内径0.9米,高1.7米,由古式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