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晋 高4.2、径14.2厘米 196O年罗伯昭先生捐 捐赠 圈为圆形矮墙式,墙面有15个内外相通的圆孔,一羊安卧于圈内,耳目清晰。该器通体施青釉,釉色莹亮,有冰裂细纹。羊,是人类最早豢养的六畜之一,牛羊满圈曾是当时人们所理想的幸福生活。在江、浙、闽、赣等省三国至两晋的墓葬中,曾有较多的羊猪狗圈随葬品出土。 (张燕)
晋 高6.7、长15.2、宽11.7厘米 196O年罗伯昭先生捐 捐赠 卷棚式笼,呈倒置的半圆形,笼的上部是八个透空的长条形孔,下设长方形平台,笼的正面有两个半圆形小门,笼内两鸡卧伏在地,伸颈向外凝视。 该器胎色灰青,釉色青绿中带黄,釉层薄,匀净明亮,为越窑早期产品。 (张燕)
汉 东汉 (公元25年—220年) 1956年河南陕县刘家渠出土 通高98厘米 此陶楼上有家兵持弩守卫,水塘周围有骑士巡逻警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豪强地主拥有私家武装。
唐代白釉磨盘式粉盒 巩义博物馆馆藏白釉磨盘式盒(见图),通高6.5厘米,口径9.1厘米,国家一级文物。盒为圆柱形,直壁,分盖和底两部分。盖面平,周围缓坡下至边沿,在边沿上有一道弦纹,盖的斜面至边沿有四处两两对称的浅凹陷处。盒底敛口,口至边沿有弦纹,边沿为平沿。除底外其他均施白釉。此盒细腻规整,釉色温润纯净,是典型的巩义窑白瓷代表器物之一。 唐代巩义窑进入鼎盛时期,武则天至玄宗时期生产较兴旺,...
为了进一步廓清耀州窑五代青瓷与柴窑的关系,从5月4日开始,由中国古陶瓷学会17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历时10天,赴河南、山西、内蒙古、陕西省的7个城市进行考察。 在考察了古渡口、古遗址、古墓地等及其出土物的基础上,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理事、耀州窑专家禚振西为代表的耀州窑专家们认为五代陕西耀州窑就是柴窑产地。 “耀州窑柴窑说”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国家...
唐三彩陶马 曹旭峰 摄 近日,在湖北省收藏市场举行的“武汉走进博物馆活动月”民间鉴宝活动上,一件历经千年唐三彩陶马现身,揭示了唐失传“雕瓷抓泥浇釉”的创烧技法。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尊唐三彩陶马高约40公分,长约50公分,周身大部以蓝绿釉点缀,马首笼头配上浅褐色嚼饰物,马前胸贴有圆雕宫铃椒花。马座后则贴“心”字经文花泥,马的造型给人一种盛唐雄马的震撼感。虽然历经千余年,色彩依旧艳丽。 古玩鉴赏...
唐代邢窑“盈”字款白瓷碗 清康熙郎窑红穿带瓶 清康熙郎窑绿釉梅瓶 清康熙粉彩花蝶纹盘 瓷器是收藏中最庞杂博大的一支,瓷器一旦被冠以“官窑”的名头,就会身价倍增。那么到底什么是官窑?不同时期的官窑又呈现出怎样的风采呢? 自唐代至明清均有宫廷用瓷 官窑的历史很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唐玄宗时期,“百宝大盈库”中就有“盈”字款的邢窑作品,这可以视为最早的官窑。“官窑”之所以得名主要源自它...
明洪武 龙泉窑青釉刻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 北京诚轩2014年春季拍卖会将于5月中下旬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共推出中国书画、油画雕塑、瓷器工艺品、钱币邮品及艺术图书五个项目,共计八个专场。 龙泉窑青瓷自宋代便享有盛名,《处州府志》记载龙泉窑“极青莹,纯粹无瑕,如美玉”,评价极高。明代龙泉窑仍大量生产,其中不乏精品,随着各类相关资料的披露,对其认识也逐渐明晰,已确认龙泉窑在明初是与景德镇窑地...
汝窑天青釉弦纹双耳三足尊 汝瓷是我国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之一。名瓷之首,汝窑为魁。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的汝瓷。官汝窑大约共烧造20年左右,传世品极少,所以物以稀为贵。根据目前的统计,汝窑器传世大约分布于以下几个地方: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大维得基金会7件、天津...
出土金代耀州窑月白釉盏 出土金代耀州窑月白釉盏 此月白釉盏造型古朴,釉色纯正,釉面肥腴温润,器表老气自然,时代风格明显,一流品相完整,为开门金代耀州窑制品。 欧阳修有句名言:“道尚取乎返本,理何求于外饰。”这也可视作耀州窑月白釉瓷的典型艺术追求。它们典雅宁静,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息,虽不沉雄,却极幽远,是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典型。 金代耀州月白釉是比较少见的釉色品种,月...
图为出土的“咸淳三年……”刻铭青釉器湖南省考古研究所供图 近日,湖南益阳羊舞岭窑考古有了新发现:经过数月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清理出四座南宋晚期至元代的龙窑及其作坊遗迹,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其中一件有南宋度宗年号的刻铭青釉器尤其珍贵。专家表示,羊舞岭窑南宋末年至元代中期龙窑及纪年器的发现,勾勒出了湖南青白瓷的大致烧制时间。 羊舞岭古窑址位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早禾村、石笋村和沧水铺镇...
赤翼行九州 白义贯天地 ——宋钧窑月白釉八骏马赏析 赤翼行九州 白义贯天地 ——宋钧窑月白釉八骏马赏析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所在地禹县古称“钧州”而得名。据考古资料发现,钧瓷的烧造历史始于晚唐,全盛于北宋,遗续于金元,前后长达700余年。产地以禹县“古钧州”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延伸,古有“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云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钱”之说。可见其规模之大...
聚宝盆,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一个宝物。传说明初沈万三致富原因是由于拥有聚宝盆。这个典故来自于周人龙的《挑灯集异》:“明初沈万三微时,见渔翁持青蛙百余,将事锉剞,以镪买之,纵于池中。嗣后喧鸣达旦,贴耳不能寐,晨往驱之,见蛙俱环踞一瓦盆,异之,将归以为浣手器。万三妻偶遗一银钗于盆中,银钗盈满,不可数计,以钱银试之亦如是,由是财雄天下。 该藏品为瓷胎,外壁鎏银,器型端庄大方,胎体厚重,通体施银色釉,...
明宜兴窑样符铭茶叶末釉葫芦瓶 高13.5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4.3厘米。 道光年钞本乐寿堂库存陈设档(封面)——祥符款葫芦瓶 道光年钞本乐寿堂库存陈设档(内页)——祥符款葫芦瓶 在我国古陶瓷发展史上,江苏宜兴窑与广东石湾窑是两处以生产陶器而闻名的民间窑场。明清时期,这两处窑场在生产紫砂陶和石湾陶器之外,还都烧制过一种以陶泥为胎、器表施釉的釉陶,由于这类釉陶中某些产品的釉色特点与...
景德镇窑黄釉绿龙菊瓣盘 清宣统时期官窑色地彩瓷之典范——景德镇窑黄釉绿龙菊瓣盘 该盘(见图)是宣统时期景德镇官窑生产的色地彩瓷器,为清宫旧藏器物。其制作工艺精良,造型优美,釉色鲜亮匀净,黄绿色彩搭配协调,是比较典型的宫廷御用品。盘高3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7.5厘米,盘口外撇呈菊瓣造型。以黄色釉为地,盘心和内壁分饰独龙戏珠和双龙赶珠纹,花草纹穿插其间。绿彩图案与黄色地釉形成鲜明对比,既有高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