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9日,举办的“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培训班”在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曲阜基地结束。 根据国家文物局部署要求,本次培训班以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保护,提升大运河山东段的管理和监测水平为宗旨,由山东省文物局主办,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曲阜基地、山东省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研究重点基地、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共同志承办,山东省大运河段的20多位管理代表参加培训。 培训...
昨天下午,杭州的云女士在微博上爆料,11月5日中午11点多,她在运河边散步时,发现大运河上的江涨桥西南侧竖立的一块“中国大运河”界桩被人涂写了,她认为这很影响杭州的城市形象,也将此情况投诉到了12345市长热线,希望能尽快清除上面的涂写痕迹。 江涨桥位于信义坊公交码头的东南侧,横跨了京杭大运河。下午4点左右,记者找到了云女士所说的界桩,上面的涂写还在。“中国大运河”几个字的前面被写了个黑色的...
11月5日,由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业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遗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主办,常州市文广新局、常州市地方文化研究会协办的中国大运河保护利用常州论坛在常州举办。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马自树,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李耀申,江苏省文物局局长刘谨胜,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光辉,常州市副市长方国强以及来自全国文物、交通、水利、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大运...
11月2日下午,由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海峰带队,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调研组赴杭州大运河举办专题座谈会,浙江省政府副省长郑继伟、省政协副主席张泽熙,以及杭州市副市长张建庭、市政协副主席赵光育等参加。 会上,郑继伟副省长和张建庭副市长先后介绍了浙江省和杭州市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后的保护和利用情况。调研组专家积极肯定浙江省和杭州市所做的各项工作,并对未来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要求,希望杭州争做大运河...
11月4日至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海峰率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调研组一行,就“大运河申遗成功后的保护与利用”来我市开展监督性调研。省政协副主席张泽熙,市领导马卫光、陈长兴、冯建荣、徐青松陪同。 李海峰一行实地考察了鉴湖水街、快阁公园、运河园、八字桥历史街区、绍兴运河文化馆等,并乘船考察了环城河整治工程、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情况。 大运河绍兴段全长101.4公里,是浙东运河的中段...
5月到10月, 余杭区举办了“爱我大运河”——2016年余杭区大运河文化进校园活动。活动由余杭区文广新局联合杭州日报余杭分社、杭州日报品牌策划有限公司主办,余杭区教育局协办,旨在让学生们从小接触大运河,了解大运河的悠久历史,感受大运河的雄伟壮观,认识大运河两岸的优秀文化遗产。 活动先后走进瓶窑第一小学、鸬鸟镇中心小学、太炎小学等10所学校,1500多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
在隋唐两宋时期,由于大运河通济渠段的开通,淮北柳孜成为当时沟通中国南北经济的重镇和货物集散地。在隋唐大运河出土的众多精美的隋唐至金元时期的瓷器与残片中,有一种被誉为“饶玉”的白中略微泛青的、酷似中国古代白玉质地的青白瓷,特别值得推崇和关爱,它就是我国宋代著名窑口——景德镇窑的青白瓷。 青白釉莲纹葵口碗。高7.2厘米,口径20.3厘米,底径5.9厘米。 碗敞口,口沿呈六葵口,斜直腹、浅圈...
市人大城建环保委认为,市政府应当加快编制完成《大运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明确大运河杭州段遗产区、缓冲区、风貌协调区、景观视廊、景观视角的区划划定原则、依据和四至边界,分类分段分级明确大运河杭州段遗产全部要素的管理规定和保护措施,并在此基础上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两岸城市设计。 10月25日-26日,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四十次会议。会议审议了《杭州市大运...
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也将和西湖一样有立法保护。10月25日,《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在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上提请审议。如果该《条例(草案)》最终通过,有9项行为将被明文禁止,违反者有可能面临最高10万元的罚款。 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指的不仅仅是运河。它包括杭州塘、上塘河、中河、龙山河、浙东运河西兴段等大运...
10月21日-23日,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运河综保委)主办,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联合承办的2016中国大运河庙会手工集市在桥西历史街区热闹登场,三天来共吸引游客4.3万余人。 从2012年起,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已连续五年参与承办运河庙会集市,今年集市延续了去年的风格,以符合大众潮流的创意“手作”为主题,突出生活、趣味与新奇。手工集市汇集了近40个手工项目,包括...
柴晓明在首届中国大运河国际高峰论坛上发表演讲 中国大运河,千年来通衢南北、富庶两岸,被人们喻为“中国东部平原的母亲之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当下大运河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也备受各界关注。 21日,首届中国大运河国际高峰论坛在浙江杭州开幕。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在会上指出,目前大运河的保护仍面临诸多问题,而对其的保护与利用,也亟待法律法规的完善,尤其需要一部像《长城保护条例》一样...
扬州市文物局局长、大运河遗产管理办公室主任华德荣 张茵 摄 “后申遗时代”如何对中国大运河进行保护开发?各地在运河开发利用方面有哪些经验?10月21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大运河国际高峰论坛”上,江苏省扬州市文物局局长、大运河遗产管理办公室主任华德荣围绕“活世遗·通文脉·游运河”的主题,分享了扬州运河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经验。 “我们对运河的保护和开发,一直都是坚持‘城市建设服从古城保护,古城保...
论坛活动现场 图源网络 “所有的世界遗产都得用起来,遗产一定要活化,允许大家使用,包括商业使用,国家级的(遗产、文物)最需要社会化。”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国际旅游学会秘书长吴必虎10月21日于浙江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大运河国际高峰论坛”上如是说道。 吴必虎现场表示,现在政府的几个观念需要改变,首先是不可移动文物不能重建,他认为,历史上就有很多重建的文物,...
论坛活动现场 图源网络 10月21日,首届中国大运河国际高峰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会上,来自多国的专家学者纷纷为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建言献策。其中,世界遗产综合研究所所长古田阳久表示,未来大运河应注意建设环保型遗产旅游、在遗产边缘设置缓冲带等问题,而作为跨区域遗产,沿线的紧密交流合作将成为大运河保护和利用的关键。 本次中国大运河国际高峰论坛,由中国新闻社、浙江省杭州...
论坛活动现场 图源网络 “对于世界遗产,不仅是保护,更要大胆使用。我们希望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能够重新赋予其新的作用,令古迹焕发新生活力。”10月21日,在首届中国大运河国际高峰论坛上,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大学教授、荷兰国家考古行业协会联合创始人与荣誉会员Riemer Knoop表示,文化遗产的处理是一项有趣的工作,这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广袤天地,拥有无限可能。 Riemer Kno...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