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陕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所长王亚荣日前表示,和陕西法门寺宝塔下有地宫一样,西安大雁塔下可能也藏有千年地宫。由此推测玄奘自印度取经归来后,所带回的珍宝有可能藏于大雁塔下的地宫内。 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带回大量佛舍利、上百部贝叶梵文真经及八尊金银佛像。为了供奉和珍藏带回的佛经、金银佛像、舍利等宝物,经朝廷批准,玄奘亲自设计建造了大雁塔。但直到现在,玄奘所带回的珍宝到底珍藏在...
据史料记载,古称“天下第一塔”的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曾得到大量的皇室赏赐。有记载称,仅是朱棣赏赐的宝物就有夜明珠、避水珠、避风珠、宝石珠、避尘珠各一颗,明雄一百斤,茶叶一石,黄金四千两,白银一千两,永乐钱一千串,黄缎两匹,佛经若干部。因此有人推测,大报恩寺塔内或许有佛螺髻发、佛舍利,或者夜明珠之类的宝贝。但东南大学建筑系专家认为,大报恩寺里面没有那么多宝物。首先,大报恩寺塔并...
参照北京十三陵规制构建,利用8米空间的高度,反方向由上而下,利用高科技手法,模拟位于独龙阜下的明孝陵玄宫,展现地下宫殿的荣华富贵——明孝陵博物馆馆长周钰雯昨天告诉早报记者,明孝陵博物馆新馆将于今年年底建成,明年初开放,届时将以360度环幕电影“虚拟展现”明太祖朱元璋陵寝的地宫。 据周钰雯介绍,新馆是将原南京手表厂厂房中两幢最大的建筑改造而成的,展厅总面积达到2500平方米...
4月3日,由浙江省文物鉴定中心周刃、王牧、省博物馆黎毓馨组成的专家组对海宁市博物馆收藏的智标塔地宫出土文物进行了定级鉴定。 智标塔地宫共出土各类文物47件(组),涵盖了铜、玉、水晶、金银、玛瑙、琉璃器等多种质地的器物,有佛像、阿育王塔、舍利子、玉璧、水晶护法狮子、琉璃碗等。出土文物反应了五代至宋元时代海宁地区宗教及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的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最具代表,此尊佛像为青铜铸成,外表鎏金,螺...
大报恩寺遗址处首次发现了地宫 我国唯一一座被史料记载的琉璃宝塔———金陵名刹大报恩寺被世人称作“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自去年3月起,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专家开始对大报恩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近日,发掘有了重大进展———在该遗址处首次发现了地宫,并在附近的水井中发现了部分精致的佛像。 据专家介绍,金陵大报恩寺塔是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南京城最负盛名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
地宫,一个听上去神秘而藏有宝贝的地方,西安法门寺地宫的发掘曾让考古队员和国人都惊诧于它的金碧辉煌。可实际上的地宫却不是金碧辉煌的“宫殿”。 近日,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在南京珍珠泉附近的定山寺内发现了一座地宫。在地宫内,记者只看到了一个四周用青砖砌成的八角形塔基,居于中心的一个正方形石匣则是最有可能出现舍利等珍贵文物的地方,但是如今,那里却空空如也。 据分析,石匣内的文物要...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一位负责人近日透露,中国目前没有挖掘秦始皇陵的计划,秦陵将长期处于原样不动的保护状态。 “我有生之年肯定不会看到挖掘秦始皇陵了,我认为,当世的中国人没有人能等到开挖的那一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副馆长曹玮这样回答。 2002年,中国启动了863“秦陵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查技术”工程,用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对...
在德国专家的参与下,陕西省考古所文物保护专家目前已完成法门寺博物馆馆藏的10件丝绸的保护工作,标志着唐代丝绸保护取得了重大进展。 法门寺博物馆馆长姜捷介绍说,法门寺唐代地宫自1987年出土武则天等人供奉的700余件锦、罗、纱、绢、绮等丝绸物品以来,一直是海内外文物保护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丝绸文物保护是困扰文物考古界的一大难题,陕西省考古所文物保护人员在与德国合作的情况下,对如何保护法门寺地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