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子畦款平盖扁圆壶 紫砂五彩描金茶叶罐 近年来,紫砂壶市场可谓水涨船高,除了明清古董壶价格飞涨外,一些大师壶、青年名家壶也是一壶难求。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上曾有不少制作精美的老壶流向海外,而目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这些老壶有了回流的可能。近日,新闻大厦艺术馆举办的“紫泥古韵——纽约古董紫砂回流展”上展示了从明末清初到民国时期的精品紫砂器,也为老壶的回流之路开启了一个新的窗口。 让古董紫砂壶...
流落他乡二十载,“秦人”终归故里。7月20日,甘肃省博物馆“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拉开帷幕。在中法两国政府代表及友好人士的见证下,流失海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品回归故里,并在甘肃省博物馆永久收藏和展示。“这是中法两国间首次通过官方协商合作,促成流失文物回归的成功案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观察员霍政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可以说...
八国联军入侵,有“万园之园”之称的皇家博物馆——圆明园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和掠夺,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物流失。 甘肃大堡子山海外流失文物回归展。 流落他乡二十载,“秦人”终归故里。7月20日,甘肃省博物馆“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拉开帷幕。在中法两国政府代表及友好人士的见证下,流失海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品回归故里,并在甘肃省博物馆永久收藏和展示。“这是中法两国间首次通过官方协...
流失海外博物馆的中国文物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章穆)据有关权威单位保守统计,中国至少有1700万件文物流失海外,远超中国本土博物馆藏品总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来自中国的文物精品高达160多万件,而流落民间的文物数量,相当于馆藏的10倍,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量。流失海外的文物几乎涵盖所有文物种类。 美国各博物馆的中国石雕比故宫还多;斯德哥...
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章穆)据有关权威单位保守统计,中国至少有1700万件文物流失海外,远超中国本土博物馆藏品总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来自中国的文物精品高达160多万件,而流落民间的文物数量,相当于馆藏的10倍,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量。流失海外的文物几乎涵盖所有文物种类。 美国各博物馆的中国石雕比故宫还多;斯德...
有数据显示,在全球47个国家200多座博物馆中,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这些文物大都是在旧中国时期流失海外的,加上20世纪80年代盗墓、文物盗掘、走私严重,致使中国文物身首异地。 从鸦片战争至今,中国文物有四次外流浪潮。 鸦片战争引发流失大潮 第一次文物流失浪潮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战争、不正当交易等手段对中国的珍贵文物进行疯狂掠夺。其中广为人知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和八国联...
从法国回归的32件金饰片中,最大的金鸷鸟。其边缘有9组18个小孔,应为绑缚其他物品时穿线的部位。 7月20日,甘肃省省长刘伟平从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手中接过从法国回归的32件文物。此次回归的文物是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出土的金饰片,也是我国通过科技、考古、司法三方面证据,首次追回的非法流失海外文物。 如何对此次从法国追索回来的32件金饰片作“亲子鉴定”,确定它们出自大堡子山墓群? 甘肃省文物考...
20日,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与甘肃省政府联合举办的“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启幕。此举意在迎接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回归祖国,同时为流失境外大量珍贵文物早日回归营造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这是中国首次主动追索文物并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而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考虑到战争掠夺以及盗墓交易,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
“如今,所有的文化遗产或多或少地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作为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我的工作就是不让文化遗产走进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周美洪21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表示。 出身徽墨制作世家的周美洪,1979年8月子承父业进入老胡开文墨厂工作,研制生产成套的“集锦墨”。1984年,徽墨研究所成立,周美洪参与 徽墨制作技艺的深层次探讨和研究,后被评为工艺美术师,1...
据媒体报道,近日,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的金饰片已悉数回到祖国。这些文物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秦国早期墓葬遗址被非法盗掘、走私出境,后被法国收藏者购买并捐赠给了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这次大堡子山文物能够回归,也得益于中法两国政府友好协商与合作。 追回海外流失文物可采取多种方式。其中,多边国际条约、国际私法上的准据法确定和国际民事诉讼都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法律手段...
中国国家文物局14日在北京宣布,32件从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国早期墓葬流失的金饰片文物已从法国回归,并将于本月20日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金饰片于上世纪90年代初被非法盗掘、走私出境,后由法国相关人士购买并捐给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为推动流失文物回归,国家文物局与法国有关方面积极协商,寻求文物返还的恰当途径,促成文物原捐赠人同意撤销对吉美博物馆的捐赠行为,再由原捐赠人将文物返还中国。这些年来,中...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超过1000万件的文物流落海外。除政府收购,以及通过法律、外交途径追讨外,近年来,在国内一些颇具经济实力的民营企业家、收藏家带动下,大量中国文物通过各种途径“回流”国内。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中,60%以上拍品都是回流文物。民间收藏也成为文物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 然而,在海外市场,被国人拍回的文物,并不等于能顺利带回国内。我国对于文物进出境严格管制,法律规定:“文物临时进境,...
21天的古村体验之旅落下帷幕,参观游览古建筑,体验传统民俗,感受地方人文,42名海外学子对金华古村落印象最深的就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金华古村,还有淳朴善良的琐园村民。正如南非学子小欧所说:“最传统的,最地方的,最民俗的,才是最具国际印象的。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个象征符号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一切都如此美妙,让人印象深刻。” 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中国味道,听到了最真实、动人的“金华故事”,而...
2015年4月法国向中国归还的东周时期猛禽金首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盗窃文物和文物走私屡禁不止,文物流失海外的现象在不少国家,同时追索流失文物也是多国普遍面临的问题。近两年,流失文物返还不乏其例,除了美国以外,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归还他国流失文物的行为也屡见报端,国际返还走私文物掀起了高潮。 近期美国频频归还多国流失文物 近日,美国相关部门在纽约移交仪式上将两本十七世纪珍...
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是欧洲,到底至今还在欧洲“流浪”的中国文物都有哪些珍品呢?私人藏主的“百宝箱”深不可测,我们不妨从欧洲各国的博物馆开始,细数那些“有家不能回”的中国珍宝。 大英博物馆 欧洲中国文物头号收藏中心 大英博物馆是在中国之外藏有最多最好中国文物的博物馆,中国陈列室占了好几个大厅,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仅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就达2万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