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慧心传承技艺 妙手接续文明 ——国家艺术基金“民族传统技艺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训”侧记 中国丝绸博物馆修复技术部主任汪自强在讲授书画包天地杆 6月30日,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民族传统技艺(书画装裱、古籍修复方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训”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结束了集中培训课程。来自重庆、四川、内蒙古、河北、山东、浙江等15个省份的50名学员将在接...
守护民族文脉,传承非遗之美,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使命,也是中华老字号懋隆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6月30日,由懋隆与北京文物公司联合主办的“见人 见物 见生活”——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懋隆文化产业创意园盛装登场。多位专家与现场群众一起,就非遗文化的前世今生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 本次论坛议题为“传统工艺非遗项目传承发展路在何方?”、“非遗传承发展与人文教育、文创产业跨界联合的...
近日,由中华老字号懋隆携手北京市文物公司联合举办的“全国国有文物商店——文物艺术品交流会”(以下简称夏交会)在京圆满落幕。10天时间,40家国有文物单位、上千种文化艺术精品齐聚一堂,在为市民奉上一场文化盛宴的同时,也精彩演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无限可能。 弘扬非遗文化 助推国粹传承 古香古色的古典茶艺、优雅大器的传统花艺、以及稀世再现的龙鳞装艺术……本届夏交会上,《经龙装清孙温...
7月10日,敦煌研究院发布“觉计划——古乐重声”敦煌音乐文化觉醒计划,通过举办敦煌古曲新创大赛让鲜为大众熟知的敦煌音乐被更多民众认识与关注,产生更多结合古风与当代元素的音乐作品。(资料图)敦煌研究院供图 中新网兰州7月10日电 (记者 徐雪)敦煌研究院10日发布“觉计划——古乐重声”敦煌音乐文化觉醒计划,通过举办敦煌古曲新创大赛让鲜为大众熟知的敦煌音乐被更多民众认识与关注,从而产生更多结合古...
一、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1.传统节日是一种文化现象 文化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行为方式、精神产品的总和。传统节日便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包含人们一定信仰、情感、观念、仪式、习俗等因素在内的复杂的文化现象。 2.传统节日是一种传统文化形态 文化包括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等不同形态,它们形成鲜明对比。我们的传统节日不是时尚文化,而是一种传...
“活态传承”别样精彩 ——江苏省南京博物院非遗馆创新发展纪实 参观人次由5年前的50多万增加到2017年的329万多,年均增加50多万人次;仅今年端午节小长假,观众流量就达到6.4万人次……南京博物院(以下简称“南博”)近年来创新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3年11月,南京博物院非遗馆开始对公众开放。这一举措,充分证明了南博人的勇气和创新意识,有力诠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非遗 回馈社会 ——访夏布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小红 张小红指导学生完成夏布绣作品 5月15日,直到夜里10点,夏布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小红才忙完一天的工作,有空坐下来接受记者采访。当天上午,在江西新余夏布绣博物馆举办的“夏布绣非遗文化宣讲”主题活动上,张小红给来馆参观的当地中学生讲解夏布绣的历史,并现场指导学生完成夏布绣作品;下午,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南昌江西旅游商贸...
元 青花孔雀麒麟纹四系扁壶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来源:美术报 文/朱戴林(高级工艺美术师、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元青花瓷,色彩单纯,却勾勒出王者气息;波澜不惊,却流露出盛世风华。元代青花瓷大罐“鬼谷子下山”拍出1568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3亿元),创造了元青花瓷拍卖的神话。 青花瓷工艺最早起源于唐代,在广东、浙江和江西曾发现过两宋时代的青花瓷,这些唐宋青花瓷在工艺上非常稚拙,带有...
杨永良在自家的院内纺线(5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刚摄 在熙熙攘攘的展会现场,杨永良坐在一台古老的木质织机前,五颜六色的羊毛线在他的手下慢慢延展成花色精美的地毯,他的表演吸引了许多参展商和观众的驻足。 在2018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上,杨永良受邀参加现场编织表演。本次展会吸引了全国31个省区市400多家企业以及印度、伊朗、阿富汗等3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50家企业参加展会。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习培训计划优秀成果(上海高校专题)展现场应妮摄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应妮)陶瓷结合藤编的餐具、新颖的竹艺制品、巧夺天工的玉石雕刻……5日晚在恭王府博物馆开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称“研培计划”)优秀成果(上海高校专题)展,为观众展示了新一代非遗传承人群的飞扬创意。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是参与“研培计划”的非遗传承人群的普遍认...
商代的玉器 商代的玉器制作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除了以砣具和桯具来制作镂空外,更以三角棱线具取代软性线具,发展出独树一帜的镂空工艺。商代玉器的镂空目的,在于突显器物的造型,镂空部位大多位于玉器的边缘,所以被收藏家们称之为“边饰镂空”。当时所使用的工具有砣具、桯具及三角棱线具三种,但是玉工会视玉器造型部位的需要,而选用一种、两种或三种工具搭配来制作透空,产生“扉棱式镂空”、“齿...
“薪旺万代家业隆,火留子孙沐春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需要青年薪火相传。但经济效益低下、手艺传承难收徒、费时费工效率低等一系列难题,曾在很长时间内困扰着传与承。 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贵州姑娘杨昌芹在竹编工艺创新中发现了脱贫商机;28岁的普洱贡茶技艺传人李明泽悉心照顾着百亩古茶园;3岁开始练武的张奇钢将800多年历史的岳家拳带进了中小学校...
把独门技艺教与乡邻共享 ——访固原砖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卜文俊 卜文俊在制作砖雕作品 入夜时分,在位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的魏氏砖雕艺术有限公司,固原砖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卜文俊在砖雕工人下班后独自进行着最后的排查工作,为明天要提交的3万元货物做准备。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固原砖雕的第四代传承人,卜文俊在过去的38年里,将魏氏砖雕从魏家特有的独门技艺转变为乡邻共享的文化资源,走出...
参赛工匠在比赛现场制作王哥庄花样馒头。 李梦 摄 中新网青岛6月30日电 (记者 胡耀杰)首届崂山王哥庄大馒头文化节30日在青岛崂山区举行。“老虎”“燕子”“锁子”“龙凤”等代表不同寓意的花样馒头在崂山王哥庄花样馒头大赛活动板块中“争相斗艳”,参赛能工巧匠结合活动主题,相继做出有颜值、有内涵的王哥庄花样大馒头,角逐金牌大馒头奖。 王哥庄花样馒头吸引观赛者驻足。李梦 摄 参赛工匠在...
申文辉为首次到中国展览创制作品的“菊老荷枯”。 陈静 摄 中新网上海7月1日电 题:越南文化传承人妙手生莲清仙纸荷花上海“绽放” 记者陈静 正在江南古典园林——古猗园中举办的第六届上海荷花睡莲展上,越南文化遗产传承人申文辉携其精心制作的清仙纸荷花,与3000余缸,600多个品种荷花、睡莲竞相争艳。 申文辉1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这是他第一次到中国展示清仙纸荷花。他希望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