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隋代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1959年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出土 高73厘米 俑站立于覆莲座上,头戴盔,身着甲,左手似原执兵器。通体施白釉,釉厚处略呈青色,正表明了白瓷源于青瓷的渊源关系。
隋代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1959年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出土 高49厘米 此兽人面兽身,昂首挺胸,项背附戟,面部狰狞,肩部有刻划的花翼。通体施白釉,唯面部间绘黑彩。
隋代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1959年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出土 高4厘米、边长10×10厘米 盘呈正方形,其上纵横各刻19道直线,共计361个交叉点,中央和四角分别刻出天元和角星。盘面及四侧施白釉。这是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19道围棋盘。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1954年河南省郑州市人民公园出土 高25.6厘米 口径21.4厘米 此器以高岭土烧制而成,通体施稀薄的淡黄釉,烧成温度在1200℃以上,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瓷器之一。
南北朝(公元420-589 年) 高12.1、口径4.5、底径5.3 厘米 1971 年安阳市洪河屯范粹墓出土 早期瓷器多为单色釉,该瓷壶之白釉绿彩装饰,可开唐代三彩釉之先河。
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 1971年河南省安阳县范粹墓出土 高22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7厘米 侈口,细长颈,鼓腹,浅圈足。通体施微泛淡黄色的白釉,腹之一侧挂翠绿色彩带。釉质细腻明亮,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白瓷器和加彩瓷器。白瓷和加彩瓷的产生,改变了以往的单一色调,为以后的彩瓷产生奠定了基础。
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宋代,瓷器,长29.5厘米,宽19.5厘米,高10.50厘米,河南博物院征集。 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为八角形,枕面绘黑彩开光童子蹴鞠图,四壁绘黑彩缠枝花叶纹一周。图中童子头梳双丫辫,上身穿左衽剪领窄袖花衣,下着肥腿长裤,腰系缎带。双臂外张,收藏袖内,上身前躬。左脚着地,右脚抬起,正全神贯注地将球踢起。底部印“张家造”三字。
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碗(北宋) 鉴赏:高7.5厘米,口径23.3厘米,底径6厘米。 这件北宋刻花牡丹纹碗,高7.5厘米,口径23.3厘米,底径6厘米。敞口,弧腹,圈足,足削修规整,足底露胎,胎呈灰褐色,胎质坚密。碗内刻花,一周弦纹下刻缠枝牡丹花叶纹,一花盛开,二蕾含苞待放,花叶上均划出叶脉。该碗刀锋犀利、潇洒,深浅有致。牡丹花繁而不乱,既追求了形式变化,又能保持整体的和谐统一。花冠...
钧瓷釉色意境无穷 钧釉的主要特征是釉层丰厚,釉质莹润,釉纹深沉多变,釉面有明快的流动之感,形成飞壁流火釉色欲滴,釉色以红紫为基调,相映交辉,形如流云,灿若晚霞,变幻莫测,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世人把这种奇妙现象称为“窑变”。产生“窑变”色彩的主要原因,是含有铜的氧化物的釉在烧制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高低和气氛的浓淡而呈现的变化,其变化之多不胜枚举,多用“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对,窑变无...
清朝末年,禹州神垕镇有个老窑工名叫王金。王金老伴早早死去,身边只有一个养子,家境贫困,靠捏泥巴烧窑湖口。 一天夜里,王金在梦地里听见有人轻轻喊他:“王金醒来,王金醒来!”王金睡得正香,心里很是不快,看看周围连个人影也没有,翻个身又睡着了。不大一会儿,只见一道红光,把小屋映得如同白天。王金爬起来一看,一位红光满面的白发老人坐在床前。老人对王金说:“你辛苦劳累了一辈子,一直不得温饱,立志为穷人...
在我国古代很多瓷窑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成就,像灿烂的星光闪烁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引起了陶瓷史学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唐代寿州窑黄釉瓷也不例外,它以独特的烧造工兿和色彩上的大胆创新,创烧出一种独树一帜的黃釉瓷,为我国陶瓷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有关寿州窑的产品,真正追溯其发展历史,应该说其创烧于南北朝的初期,兴盛于隋唐中期,衰落于晚期。寿州窑早期是用还原气氛烧制青瓷,釉色为青白色,胎白质细,有微...
郎窑红,是我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而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近于黑红色。为了流釉不过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阻挡流釉淌下来,这是郎窑红瓷器制作过程中一个独特的技法,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 郎窑红的历史 ...
绞釉瓷创烧于唐代。是在釉料中加入着色料,经过适当搅动后施于坯体上,再入窑烧成的,属于陶瓷的一种表面装饰技法。 绞釉瓷表面特征类似绞胎器,但却不同于绞胎的胎体着色。绞釉瓷的传世不多,其风格自然朴实。
光绪祭红釉玉壶春瓶 “美人祭”是一种瓷器,也叫祭红或霁红、积红,属颜色釉范畴,色红而润泽细腻,呈色安定而不流淌,是红釉中的上品,以明代所产的最为珍贵。 从前,有一个皇帝,一天,不小心把一只玉石酒杯摔碎了。这只酒杯可是一件稀世珍品啊!它小巧玲珑、鲜红透亮,在太阳或灯光的映照下,它放射出耀眼的红光,就象一团火焰在燃烧。皇帝把这只酒杯看成最心爱的宝物,每天用来斟酒,第一杯敬天,第二杯敬地...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我国古代的颜色釉瓷器以其迷人多变的色彩、丰富的象征意义给人们留下了品味不尽的韵致。在近几年的艺术品市场中,颜色釉瓷器价格始终不菲,尤其清三代颜色釉瓷器价格更是年年上涨,投资前景十分可观。以汝窑、钧窑为代表的宋代颜色釉瓷器也在拍场上屡次打破天价纪录。而随着市场的逐渐趋热,颜色釉瓷器的真伪鉴定问题也成为了藏界关注的焦点。 近日,中国文物网采访了首都博物馆原常务副馆长,国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