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10日,凭借一组“脑洞大开”的穿越照,故宫博物院再一次成功“上头条”。而仅仅一周之前,故宫博物院开发的朝珠耳机、顶戴花翎官帽雨伞、“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等文博产品不仅屡次“上头条”,还在朋友圈引发“博物馆文博产品卖萌,哪家强?”的讨论。 搭上这轮热潮,三星堆博物馆的面具饼干又再度引发大家关注。此前,本报曾以《一块饼干引发产业共振》为题,报道了三星堆博物馆饼干受追捧的消息。其实,一块...
由故宫博物院主办的《紫禁城》杂志日前在官方微博晒出一组高清故宫“穿越照”,配文字称“大故宫穿越剧”,引发了网友的极大兴趣。这组“穿越照”共9张,均为手持当年清朝人物的照片与今天同一地点的部分背景重合,从而拍出新照片,使得清宫旧照的景象与现实景物衔接得“天衣无缝”,古代与当代看似有机地融为了“一体”。按照《紫禁城》杂志编辑,也是“穿越照”创意提出者任超的介绍,“这样结合比单独看历史更有内涵”,意在能...
君臣密语胶带 鼠标垫 朝珠耳机 红包 “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 牡丹图样便签纸 日前,故宫推出针对儿童的iPad新应用《皇帝的一天》,一只乾清门前的小狮子带着由贫民儿童扮演的皇帝,体验皇帝一天的生活。“5点就要起床?皇帝不能偷懒多睡一会儿吗?”、“一天两顿饭?堂堂的皇帝竟然得饿着!”、“一天射了300多只兔子?文武双全啊!”…… 从《雍正行乐图》到“朝珠耳机”、“朕...
1922年,溥仪在燕禧堂抱柱玩怀表 1923年,婉容在御花园禊赏亭前 1917年,溥仪复辟期间在天一门 1920年老宫女在储秀宫 90年前的故宫御花园是什么模样?你能想象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和“小伙伴们”在御花园里的情形么?前两天,故宫博物院主办的《紫禁城》杂志官微,放出一组高清“故宫穿越照”,然后就在网上火了。截至发稿,已被转发近4000次。有网友评论:“你有没有一种恍若隔世...
台北故宫始建于1962年,1965年落成,坐落于台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镇外双溪,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台北故宫是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院前广场耸立由6根石柱组成的牌坊。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之富举世公认,典藏品数量近七十万件,且由于不断接受捐赠与购藏,藏品每年都在不断增多,其中以陶瓷、书画、青铜器最为完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
故宫晒穿越图,通过馆藏旧照与现实景物的拼合,再现清宫人物“穿越照”。 御花园禊赏亭前的婉容。图/《紫禁城》杂志 任超 摄 1922年燕禧堂前的溥仪; 1923年溥仪、溥杰、润麒和庄士敦在御花园; 燕禧堂前,拍照的游客旁,溥仪正抱柱玩怀表;御花园禊赏亭上,打电话的游客面前的栏杆上,却依靠着一脸笑容的婉容……90年前生活在紫禁城的人物,近日“回”了故宫,出现在了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不过,这...
展品 故宫博物院与福建省德化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魅力中国白——德化窑陶瓷精品展”在故宫博物院斋宫开幕,122件德化窑陶瓷精品集中展示,展期一个月。 展厅 展品 故宫博物院现收藏德化窑瓷器700多件,其中明代德化窑瓷器200多件,堪称故宫博物院收藏明代地方窑瓷器的一个亮点。这次展出的122件德化窑陶瓷,包括20件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德化窑大师珍品和102件现代德化窑精品...
前两天,故宫博物院主办的《紫禁城》杂志官微,放出一组高清“故宫穿越照”,然后就在网上火了。 90年前的故宫御花园是什么模样?你能想象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和“小伙伴们”在御花园里的情形么?前两天,故宫博物院主办的《紫禁城》杂志官微,放出一组高清“故宫穿越照”,然后就在网上火了。 引发关注的“穿越”照共9张,作者手持当年清朝人物的照片与今天同一地点的部分背景重合,从而拍出新照片。对今天的游客...
故宫博物院提供 历史总是带给大家无尽的好奇:在紫禁城高高的红墙里,昔日的皇帝究竟怎样办公和生活?近日,故宫博物院官方出品的首款儿童类iPad版应用《皇帝的一天》在App Store正式发布,它可以带领孩子深入清代宫廷,了解皇帝一天的衣食起居、办公学习和休闲娱乐。 在11月1日的体验活动中,几十个小朋友在故宫志愿者的引导下,点击进入了《皇帝的一天》电脑应用程序。活泼的手绘画风、可爱的...
来自故宫的藻井遮阳伞 台北故宫翠玉白菜伞 博物馆为什么吸引人?因为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宝贝,这些宝贝或是具备无与伦比的学术价值,比如大英博物馆收藏的罗塞塔石碑;或是堪称美轮美奂的艺术精品,比如卢浮宫收藏的断臂维纳斯;又或者就是全世界仅此一家的稀世奇珍,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的肉形石。 然而现实是,虽然国内各家博物馆几乎都有自己的纪念品售卖区,但能打动人心的纪念品实在寥寥无几。各种馆藏文物纪念...
明龙泉窑雕划四季花卉直口碗 明初龙泉窑划花龙纹碗 明初龙泉窑龙纹匜 明龙泉窑划花牡丹玉壶春瓶 明龙泉窑划花带盖执壶 龙泉窑,因浙江省龙泉县而得名,是浙江西南数百个窑场所生产青瓷的总称。宋代便已建立碧绿、莹润的龙泉釉色传统,元代、明代承续不辍,广受国内外各地喜爱;欧洲人甚至以戏剧中的美男子名“celadon”称之。 胎薄釉润、粉青无瑕的宋龙泉,厚重硕大的元龙泉,早为陶瓷赏鉴家所重视。...
10月30日,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首款儿童类iPad版应用《皇帝的一天》在App Store正式上线。虽然《皇帝的一天》针对9到11岁儿童开发,很多成年用户仍留下一片好评,称该款应用“萌化了”。 “如何将故宫文物与故宫文化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生动地表达出来,使之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和喜爱,是故宫博物院一直努力的方向。”故宫博物院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皇帝的一天》体验皇帝生活 ...
今年十一黄金周,故宫总共接待游客64。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的71。4万人次骤降9。2%。其中10月2日高峰客流量为14。4万人次,相比前年的18。2万人次和去年的17。5万人次也有大幅下降。这是故宫继2003年“非典”之后,首次实现游客同比“骤降”。这意味着故宫背负的“文保”和“旅游”这一对深刻矛盾出现破冰迹象。 明年,故宫博物院将迎来90岁生日。除了开放游客期待已久的西部区域“女性世界”,从东...
记者了解到,雅昌文化集团与故宫博物院将开展关于故宫学院的合作,签约仪式前天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同时,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正式受聘为故宫学院副院长。 据悉,故宫学院成立于2013年11月4日,是故宫博物院下属的业务培训和教育机构,也是国内首家以博物馆办学模式成立的“学院”。雅昌文化集团作为文化部授予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国内、国际的艺术文化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双方表示,此次合作...
最近,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坠马髻颈枕”又在网上掀起一阵热潮,网友纷纷被其独特的创意吸引,关注起了这种始于汉代的发型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前有康熙亲笔“朕知道了”胶带,后有“坠马髻颈枕”,原本被动等待参观和了解的历史文物得到了新的生命力。 ●自从有了社交网络,人们更喜欢以调侃的方式看待事物。台北故宫博物院抓住年轻人喜欢别具一格的特点,成功用康熙笔迹“朕知道了”胶带和最近红火的“坠马髻颈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