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26日,西安洪庆街办王村一建筑工地发现一座十六国时期古墓,经抢救性发掘,目前清理修复出土文物40余件,其余仍在修复清理中。器类主要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等。其中大量彩绘陶俑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记者28日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获悉,11月26日,西安洪庆街办王村一建筑工地发现一座十六国时期古墓,经抢救性发掘,目前清理修复出土文物40余件,器类主要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等,其中大量彩绘陶俑...
前一阶段,苏州虎丘地区被发掘出来的宋家坟古墓群引起了广泛关注。经过两个月来的考古勘探,已经发掘出墓葬共计57座,这些古墓更是从东汉、西汉、六朝一直延续到了唐、宋、明、清时期。古墓群里发掘出了10个比较罕见的釉陶质地的麟趾金,从而说明该汉朝墓穴的主人非富即贵的地位。而另外的唐代墓群则挖出了以西域人为原型的陶俑。 连续报道(2) 苏州发现宋家坟古墓群 虎丘发现唐朝及西汉时期墓穴 昨天上午,记者...
记者日前从河北省文物部门获悉,这个省邯郸市磁县南部发现了一座北齐“甲”字形墓葬,出土陶俑千余件。目前,这批北齐陶俑存于邯郸市博物馆。据介绍,这个墓葬主人不明,从墓葬规制判断为北齐贵族。“甲”字形墓葬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总长52米,墓底部据现地表10米,墓道底呈斜坡状,甬道为直壁券顶砖砌结构,墓室近正方形,四边有弧度。墓中出土陶器1805件,镇墓兽...
4月12日上午,随着六安城东战国墓南墓棺椁外藏室排水工作接近尾声,散布在外藏室各个角落的精美器物出现在人们面前,丰富得令人目不暇接。从战国墓目前出土的陪葬品来分析,皖西学院姚志忠教授认为,许多器物印证了战国后期楚国人与时俱进的精神,也彰显出时代文明的进程。 随着排水工作接近尾声,南墓棺椁外藏室内的陪葬品一一显露真容,丰富得令人目不暇接,包括盆、鼎、戈、伞、镜、壶、豆等等。外藏室北侧有一组青铜戈,...
头上戴着形状奇怪的帽子,橄榄形大眼睛,双目突出,高鼻梁,招风耳……这个长相古怪的陶俑,是四川古代成汉时期用于墓葬的陶俑,现收藏于四川成都市博物馆。 俑人为何外形奇特 成汉是公元303年(距今1700年左右)由关中流民在成都建立的割据政权,从其立国到公元347年被东晋大将恒温所灭,只有短短45年时间。它的疆域范围东起巴东、南抵今云南东部和贵州部分地区,北达汉中,西至汶山、越嶲。由于成汉政权存在的...
头上戴着形状奇怪的帽子,橄榄形大眼睛,双目突出,高鼻梁,招风耳……这个长相古怪的陶俑,是四川古代成汉时期用于墓葬的陶俑,现收藏于四川成都市博物馆。 俑人为何外形奇特 成汉是公元303年(距今1700年左右)由关中流民在成都建立的割据政权,从其立国到公元347年被东晋大将恒温所灭,只有短短45年时间。它的疆域范围东起巴东、南抵今云南东部和贵州部分地区,北达汉中,西至汶山...
郑州 梅则文 廖永民 唐代是我国陶瓷业空前发展的繁荣时期,厚葬之风催生了在随葬陶俑上题字的盛行。 题字俑一般为中小型素烧俑或绘彩俑,三彩器也有发现,不过很少。有可能是三彩器表面光滑,字迹易脱落的原因。文字多题写在陶俑背部无彩之处,也有的题在俑的内壁、颈部、足部、裙下摆处的,没有固定的格式。题字字体粗细不等、大小不一、不拘一格,随意洒脱,似在行、楷之间。已发现题字俑的题字,有的字迹已经脱落无法辨...
近日,安康历史博物馆考古队配合市政建设,抢救清理了汉代砖室墓一座,出土了各类文物五十余件。其中一组保存基本完整的陶俑,个个栩栩如生,十分珍贵。 此外,这次还出土有陶罐、陶鼎、陶灶、博山炉、支座、五铢钱币等生活用品20余件,以及青铜器、车马器、伞弓帽、骨环等礼仪用品若干。安康历史博物馆的考古人员说,此次考古发现获取了重要的历史材料,也丰富了博物馆的藏品。 ...
近日,安康历史博物馆考古队配合市政建设,抢救清理了汉代砖室墓一座,出土了各类文物五十余件。其中一组保存基本完整的陶俑,个个栩栩如生,十分珍贵。 此外,这次还出土有陶罐、陶鼎、陶灶、博山炉、支座、五铢钱币等生活用品20余件,以及青铜器、车马器、伞弓帽、骨环等礼仪用品若干。安康历史博物馆的考古人员说,此次考古发现获取了重要的历史材料,也丰富了博物馆的藏品。
“成都日报哇,我们在施工中挖到古墓了……”昨日上午,大邑县文管所副所长刘红彬和当地群众纷纷打来电话,记者立即驱车来到沙渠工业点成都蓝顶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施工工地现场,在该公司住宿楼地基挖掘现场,一座古代墓室已经暴露在外。大邑县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已经对古墓进行了保护和发掘。 昨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古墓为一个总长4.15米、宽3.8米的双室墓,...
甘肃省合水县境内日前发现一座唐代古墓,墓葬时代久远,保存完整,出土了墓志铭、陶罐、彩色陶俑等器物。目前,发掘清理工作基本完成,正在整理有关资料。 据合水县博物馆提供的资料介绍,这座古墓是合水县肖咀乡村民在修建住宅开挖基地时发现,6月初,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合水县文物管理所共同对该古墓进行了发掘。 经考古发掘,专家在墓室门口发现了《大唐右监门卫将军魏哲墓志铭并序》一方,上面共刻有949个字,经...
甘肃省合水县博物馆25日发布的消息说,该省合水县境内日前发现一座唐代古墓,墓葬时代久远,保存完整,出土了墓志铭、陶罐、彩色陶俑等器物。目前,发掘清理工作基本完成,正在整理有关资料。 这座古墓是合水县肖咀乡村民在修建住宅开挖基地时发现,6月初,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合水县文物管理所共同对该古墓进行了发掘。 合水县博物馆馆长贾延廉告诉记者,经考古发掘,专家在墓室门口发现了《大唐右监门卫将军魏哲墓志...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