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4年前的那个8月,身为《社会日报》总编的林白水先生罹难于天桥,年仅54岁。 当年,棉花头条1号即为《社会日报》旧址。在这里,林白水常亲自撰文,抨击军阀。他在《官僚之命运》一文中,斥骂张宗昌及其“智囊”潘复,遂遭逮捕并枪杀,棉花头条见证了林白水以笔为枪、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的传奇人生。 岁月悠悠,84年如白驹过隙。当年林白水办《社会日报》的棉花头条,现在已踪迹全无。在胡同旧址上,中国联通大楼拔地...
古都地理 要说起马掌胡同,住在朝阳门里的老人们都会清楚地记着呢!这条胡同位于朝阳门里马路北,在永昌顺的西边,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这条胡同长也就不到50米、宽可比北钓鱼台胡同宽多了,但是没有钓鱼台热闹,因为钓鱼台从南到北两边全是小商铺,一天到晚人来人往的显得格外热闹,人气也就倍儿显红火了! 马掌胡同里一家商铺也没有,只有二三个居民院,路西有家印刷厂,在上、下班的时间里,能看到工人们在胡同里走动...
“老石碑变成了垫脚石,如今这里拆迁,希望文物部门来看看,这座石碑是否有保护价值。”近日,市民刘先生发现,迎新街57号院刻有“古刹地藏禅林”的老门楼已被拆除,他希望在地上躺了40多年的老石碑能有一个好归宿。 市民刘先生说,他家上世纪50年代末搬到了位于菜市口东南角的迎新街,“当时,这条老街叫做阎王庙街,60年代改成了迎新街。”...
古都地理 宣南有条历史悠久的胡同,叫梁家园,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了。 这条胡同不算长,东西也就八百步的光景,但是在宣南的历史上却声名卓著。早在明万历年间的京师全图上,已有其名,只不过那时这是片明显的水域,到了清乾隆年间仍然是波光潾潾,风景宜人。《京城坊巷志稿》有记载:“梁园引水故道,黄兰岩民部寓梁家园,积水到门,颜其堂曰半房山,后有疑野亭,朝爽楼,前对西山,后绕清波,极亭台花木之盛。...
拆迁中的粉房琉璃街 1921年出版的地图 北京城文化名人荟萃,很多人最早来北京的立脚点即是各地在京设立的会馆。北京的会馆兴起于明代,清代达到鼎盛,据光绪十二年出版的《顺天府志》记载,当时大大小小的会馆已达414处。 会馆可以说是老北京的名人足迹留下最多的地方,比如位于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就是鲁迅1912年来京后居住的地方,他曾在那里写下《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不朽的作品;位于...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倒计时下的北京钟鼓楼 胡同、四合院、钟鼓楼、居民、传统生活方式,使钟鼓楼街区成为北京老城文化的代表,后海、酒吧、南锣鼓巷的创意市集给这里增添了诸多现代气息。一个打破此地原生文化气场的新项目正在以时间和文化的名义向前推行。 2010年5月17日,正午,气温27摄氏度。 太阳光有气无力地笼罩着北京鼓楼,三位戴墨镜的美国游客趴在栏杆上远眺,一群来自中国广东的游客跟在手拿黄色旗子的导游后面,不耐烦地...
近日,本报报道了武定胡同23号院可能成为金融街一带又一平房“孤岛”。昨日,西城区文委接受本报采访时明确表示,武定胡同23号属于“不可移动文物”,在未来除极特殊情况,该院子不会被拆除。 武定胡同23号院,其三进的四合院,院中遗留的假山、亭子,都为老北京爱好者们津津乐道。但随着金融街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许多平房被拆掉,近期武定胡同23号院子东侧紧邻的部...
http://art.china.cn/zixun/2009-12/12/content_3292813.htmart.china.cn2009-12-12 17:23:14.0兰红超“论坛:北京·路上观察学”在方家胡同46号举办论坛:北京·路上观察学 方家胡同46号 北京 路上观察学 跑酷 再读北京 《北京跑酷》 北京跑酷“论坛:北京·路上观察学”在方家胡同46号举办“论坛:北京·路上观察学”在...
证卷、房地产和文物收藏是投资市场的三大支柱产业。世界金融海啸对证卷和房地产已产生极大的威协,使二者滑向低谷,这时正好是文物市场振兴的极好机遇。可惜,近几年来,中国现有的文物市场其状况让人感到非常失望,谁也没想到市场的情况如此凄惨、如此太不景气、如此混乱、如此令人不可相信。这还叫市场吗?同时失去当前最好的时机恐怕是十年中难得一遇的。 从过去几年的情况看,文物市场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也有主...
“哎,金招牌,银招牌,这两天我没来,大掌柜子发了财。哎,这两天我没到,大掌柜子这儿真热闹。” 每天中午,宋振忠都穿着蓝大褂儿,戴着黑瓜皮帽,手里敲着“响器”,在北京后海那座汇集京城百年小吃的四合院“九门”,给食客们表演老北京的吆喝、童谣、绕口令…… 这个自称京城“土著”的第五...
“哎,金招牌,银招牌,这两天我没来,大掌柜子发了财。哎,这两天我没到,大掌柜子这儿真热闹。” 每天中午,宋振忠都穿着蓝大褂儿,戴着黑瓜皮帽,手里敲着“响器”,在北京后海那座汇集京城百年小吃的四合院“九门”,给食客们表演老北京的吆喝、童谣、绕口令…… 这个自称京城“土著”的...
就像古都北京的许多胡同一样,每个院落都隐藏着无穷无尽的故事,每寸土地都记录着悠远的历史变迁。铁狮子胡同的铁狮子如果能开口,可说的就太多了。 铁狮子胡同因之命名的那对铁狮,当是元朝某贵族家门前的旧物,该贵族姓氏已无考,由铁狮守门的府第,却在明朝天启年间出了大名;它成为司礼监大太监王体乾的宅院。 在那场东林党与阉党的惊天动地的大搏杀中,王体乾与魏忠贤、客氏沆瀣一气,干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东林党人正...
会馆花厅 会馆大门 中山会馆坐落在宣武区珠朝街五号,座西面东。高大的金柱门楼在此街上十分抢眼,门楼房脊上两端高高翘起的“蝎子尾”直指苍穹。檐柱间镶嵌的雀替秀巧精美,门墩抱鼓石上的石狮历经时代风雨的磨砺,呈现出残缺之美。整座会馆院落布局严谨,建筑精美,占地面积约五千多平方米,是京城诸多会馆中当属规模较大的一座。会馆的建筑具有岭南特色。穿过门楼下厚重的红漆大门,是两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