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16日,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视察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文物保护工作,充分肯定文物考古工作者的敬业奉献精神,高度赞扬宝鸡群众自觉保护文物的高尚行为。他要求大力弘扬群众保护文物的先进事迹,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有效科学地做好文物工作。 赵乐际详细听取了省、市文物部门关于石鼓山西周贵族墓的发现保护、科学发掘、广泛宣传、安全保卫等方面情况的汇报,饶有兴趣地查看了出土的青铜器等文物,并就科技保护、学...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
(记者 冽玮)备受关注的宝鸡石鼓山西周早期贵族墓葬,目前共出土铜鼎、铜簋、方座簋、铜禁等各类西周青铜礼器31件。其中考古人员在对墓室北侧壁龛的青铜器进行提取时,意外听到一件青铜卣有水晃动的声音。有学者推测,铜卣中的液体应该就是中国最早的红酒“齊醍”。 宝鸡市古名“陈仓”,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自汉代以来,数万件青铜器在宝鸡不断出土,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中国之...
在备受关注的宝鸡石鼓山西周古墓考古中,考古人员对墓室北侧壁龛的青铜器进行提取时,意外听到一件青铜卣有液体晃动的声音。8月9日,长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董长明称,青铜卣中液体应该就是中国最早的红酒“齊醍(读音 ziti)” ,可以肯定的是,红酒是中国先民发明的,绝非舶来品。 “‘齊醍’是周礼定位的国家大典祭天、祀祖时珍稀酒种,只有当时王室贵族才...
本报讯(驻陕西记者秦毅)8月2日,陕西省政府在宝鸡市召开宝鸡群众保护石鼓山出土文物表彰大会,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村民刘广田、秦根虎、徐海军等10人及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委会等12家先进单位受到表彰并获得物质奖励。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等向护宝功臣颁发了奖牌及证书。 郑小明在讲话中说,这次受到表彰的12个先进集体、10名群众是最近陕西涌现的保护文物的杰出代表。陕西省政府决...
护宝群众上台领奖 8月2日上午,省政府在宝鸡隆重召开“宝鸡群众保护石鼓山出土文物表彰大会”,对保护文物有功的群众及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副省长郑小明强调,全省各级文物部门要总结、弘扬宝鸡先进典型的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带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支持、热情参与文物事业,努力营造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社会环境。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俊昌,市...
7月23日至26日,陕西宝鸡市文物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培训会在眉县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区文物旅游局分管安全工作的副局长、业务股室负责人;各县区文博单位主管领导和市局直各文博单位分管安全工作的副馆长及各单位安全保卫干部共计80余人参加了安全业务培训学习。 培训会议期间,陕西省文物局督查与安全处骆处长一行四人对培训工作进行了指导,同时,邀请了宝鸡市安监局综合科赵家怀科长、市消防支队防火处黄向东工程师、省...
8月2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隆重召开宝鸡群众保护石鼓山出土文物表彰大会,对保护宝鸡石鼓山出土文物有关群众及单位进行表彰奖励。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省文物局局长赵荣、陕西广播电视台台长王广群、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省财政厅副巡视员吴全炜、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周魁英、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八处副处长张军林、省财政厅科教文处副处长杨录俊、宝鸡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俊昌,宝鸡市人民政府市长上官吉庆等出席了表彰大...
本报7月9日头版头条和《大视野》版集中报道的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葬考古事件,引起了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今天,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 局长励小捷一行,专程赶到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葬考古发掘现场调研。他指出,石鼓山西周贵族墓葬是群众发现后主动保护报告、政府组织协调、专家团队科 学发掘的一次重要发现,是今年截至目前全国最为重要的一次考古发现。 在查看了西周贵族墓葬考古新出土的文物,了解了文...
本报7月9日头版头条和《大视野》版集中报道的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葬考古事件,引起了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今天,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一行,专程赶到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葬考古发掘现场调研。他指出,石鼓山西周贵族墓葬是群众发现后主动保护报告、政府组织协调、专家团队科学发掘的一次重要发现,是今年截至目前全国最为重要的一次考古发现。 在查看了西周贵族墓葬考古新出土的文物,了解了文物...
7月12日,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一行专程到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葬考古发掘现场调研。他在考古工地查看了出土文物并看望发现保护文物的当地群众后,高度赞扬群众保护文物的自觉行为,充分肯定陕西文物工作者科学严谨、敬业奉献的精神,感谢各级政府对文物事业的关心支持。 励小捷首先饶有兴趣地查看了西周贵族墓葬考古新出土的文物,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详细了解了文物的发现、抢救、发掘和保护过程...
7月12日,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一行专程到陕西省宝鸡市,视察石鼓山西周贵族墓葬考古发掘现场,查看出土文物,看望发现保护文物的村民,高度赞扬宝鸡群众自觉保护文物的行为,充分肯定陕西文物考古人员科学严谨奉献的精神,感谢各级政府对文物保护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励小捷饶有兴趣地查看了石鼓山西周贵族墓葬考古新出土的每件文物,认真听取了有关情况的汇报,详细了解了文物的发现、抢救发掘过程。励小捷指出...
昨天(7月4日)是陕西宝鸡周代墓葬正式开始青铜器提取的第一天。通过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画面,人们看到了一番令人振奋的景象:以往只能在博物馆中见到的高规格青铜器从墓葬的壁龛中被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提取出来,其中包括保存完好的青铜卣、纹饰精美的青铜鼎、外有乳钉的青铜簋以及器形巨大的青铜禁。其中一件商代青铜器甚至保有使用时的原色,尚未被绿色铜锈覆盖,内蕴精光、色泽明亮。此外,青铜器上还有饕餮纹、夔纹、兽面...
昨日,宝鸡西周墓葬现场发掘工作进入二层台清理阶段,全天考古人员未有新发现。据悉,由于本次墓葬规模较大,整个发掘工作预计还需2天左右才能结束。 青铜器是体现等级制度和贵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此次在墓中提取的众多青铜器,都是商周时期流行于关中西部地区的器物。 新出土的铜禁,其形状大小仅次于藏于美国的铜禁,虽存在一定程度的破损,但其精美程度是最好的,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辛怡华说:“...
器内壁的铭文 提取出的“卣 7月5日下午,随着宝鸡石鼓山西周墓葬中最为珍贵的青铜禁的出土,此次考古挖掘提取工作已全部结束。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共提取出包含了六鼎、六 簋、六卣等在内的大件青铜礼器14种30件,出土青铜器数量多、体形大、保存完整、工艺精美,是30多年来我国商周墓葬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卣”内藏“斗”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