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专家学者正在对石渠县金沙江边吐蕃时期的摩崖造像进行考察 石渠须巴神山吐蕃时期石刻藏文题记 7月15日至18日,故宫博物院考古所所长李季、西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巴桑旺堆、清华大学教授沈卫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子今、国家博物馆考古部主任杨林等10多位考古界、藏学界专家学者齐聚四川省石渠县,聚焦金沙江边、雅砻江源头吐蕃时期的摩崖石刻,解密与之相伴的古道密码。通过调查,他们得出结论,石渠...
摩崖石刻佛经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石刻位于斗母宫东北的龙泉峰山涧,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经文刻于一片一亩多地的缓坡石坪上,自东而西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经本采用后秦鸠罗译本,原本全1卷、32分目、5172字。经刻只刻到15分目“特经功德兮”,计44行,每行10字到125字不等,共刻2799字,字径50厘米。经刻历千余年风雨剥蚀、山洪冲击、游人践踏,捶拓无度,已残泐磨灭过半,...
6月6日,南部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在老鸦镇靠近嘉陵江畔一个叫作坊湾的崖壁上,发现一处清代摩崖石刻 ,这是该县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以义渡为主题的石刻。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石刻在距离嘉陵江边不足5米的一块岩壁上。面江右侧是刻有繁体“义渡”二字的石匾,高约1.2米、宽约1.8米,雕刻痕迹及字样均清晰可见。面江左侧雕凿有一尊镇江菩萨,高约2米、宽约1.2米,石像表情及细部形态因受风化影响已不可辨,但整...
6月6日,南部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在老鸦镇靠近嘉陵江畔一个叫作坊湾的崖壁上,发现一处清代摩崖石刻 ,这是该县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以义渡为主题的石刻。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石刻在距离嘉陵江边不足5米的一块岩壁上。面江右侧是刻有繁体“义渡”二字的石匾,高约1.2米、宽约1.8米,雕刻痕迹及字样均清晰可见。面江左侧雕凿有一尊镇江菩萨,高约2米、宽约1.2米,石像表情及细部形态因受风化影响已不可辨,但整体姿...
5月25日,记者获悉,近日,彭泽县杨梓镇龙桥村后面的大鸣山上发现摩崖石刻。据当地文化站工作人员介绍,现已找到7块摩崖石刻,其中四块署名为宗万奇之手。 13日,彭泽县杨梓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从该镇邓畈村,沿着崎岖的山路攀爬至海拔约400米大鸣山山顶。在原始森林中见到了当地村民发现的四块摩崖石刻。据该站站长彭少华介绍,摩崖石刻上署名的宗万奇,应为大鸣山附近龙桥村人氏。据宗氏族谱记载,宗万奇系明朝...
唐代的陵墓雕刻中产生了宗教雕塑以外的纪念碑性的作品。乾陵(高宗李治的陵墓)及顺陵(武则天母的陵墓)前石刻是盛唐时代的代表作。 西安附近唐代的陵墓共有一八处,散列在渭水和泾水以北的北山山脉的许多山头上。这些陵墓多作小丘的形状,高约一五米,陵墓为方形。陵前建立献殿为祭祀之用,献殿前有石狮、石马等雕刻并列两侧。四周回绕以墙垣,东西南北四方设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门。四门外更有石狮、石马等。乾...
5月25日,记者获悉,近日,彭泽县杨梓镇龙桥村后面的大鸣山上发现摩崖石刻。据当地文化站工作人员介绍,现已找到7块摩崖石刻,其中四块署名为宗万奇之手。13日,彭泽县杨梓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从该镇邓畈村,沿着崎岖的山路攀爬至海拔约400米大鸣山山顶。在原始森林中见到了当地村民发现的四块摩崖石刻。据该站站长彭少华介绍,摩崖石刻上署名的宗万奇,应为大鸣山附近龙桥村人氏。据宗氏族谱记载,宗万奇系明朝嘉靖(公元1...
岩壁上有落款“王十朋十九岁书”。 近来,乐清淡溪丁岙村一岩洞发现了南宋状元王十朋的摩崖石刻。原先掩藏在茅草里的小岩洞,一下子成了当地人热门的探秘点。 据发现者薛文甫老先生介绍,他正在编纂《淡溪镇四都方志》,于清明节到王十朋的家乡采风,在四都丁岙西山的一座庙里,发现了王十朋的塑像,听闻传说在寺庙的下方不远处有个小岩洞,王十朋少年时曾在此处读书。在该寺住持指点下,薛文甫在寺院下边100多米...
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传世文物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说分第六》中说:“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 石鼓在唐代贞观年间(627年至649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古名陈仓)凤翔县三畤塬,原物为状似鼓形的10通石头,高与直径均约60厘米,上细下粗,顶微圆,腹部微微鼓出,外呈碣状。每件石鼓上分别环刻四言韵诗一首,每诗十八、九句不...
散落在田间的石刻文物 唐代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而唐献陵的石虎、石犀,昭陵的六骏,顺陵的走狮、天鹿,乾陵的蹲狮、翼马等,又是唐代石刻作品中被视作中国古典雕刻的典范,是中国陵墓石刻的一个高峰。作为“三百里唐代石刻露天博物馆”,唐十八陵石刻有着极高的历史和考古价值。 近日网络上有关唐陵石刻遭“洗澡”的报道,引起网友的极大关注。许多读者、专家学者也纷纷打电话询问。那么,唐陵石...
在青藏高原腹地常可以看到各种大小的玛尼石,雕刻的人或屈膝俯首、双手用钉锤雕刻,或手捧石头、灵活地用电机打纹路,他们中有虔心向佛的僧人,也有以玛尼石刻为生的民间艺人。48岁的才仁奶梅便是这样一位民间艺人。 初春的一个下午,才仁奶梅在工作室里专心雕刻,他手捧一块无任何标记的石头,轻巧地在电钻下旋转双手,很快石头便显现了纹路。 “这是寓意吉祥的六字真言,我每年大概刻两三百块吧。”已经...
只因手头拮据,3个年轻小伙竟然打起盗卖文物的主意,半夜里将礼泉金龟寺塔上的一清代石刻盗走。2015年8月28日,华商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近日,该盗窃文物团伙中的刘某被礼泉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 2015年4月19日,礼泉警方接到文物部门报警称,该县金龟寺塔一线刻石板被人盗走。由于金龟寺塔修建于清代,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该案被列为2015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省公安厅挂牌督办案件。 ...
唐崇陵石马 资料照片 近日,一篇题为《胡武功怒了唐陵石人石马被“洗澡”》的文章,在许多网站和微信朋友圈传播。 作为资深摄影家,胡武功在陕西传媒界和摄影界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他在文章中透露,“五一”游览唐建陵和唐崇陵,发现“所有的石人石马被清洗得干干净净”,发问为何“清除那千年包浆”,并对陕西文物部门提出了批评。 此事一经发布便引起热议,许多关心文物保护工作的网友对陕西当地的文...
大佛寺摩崖造像已出现裂痕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市文物局获悉,世界文化遗产大足区大足石刻以及南岸区弹子石摩崖造像被国家文物局纳入“川渝地区石窟及石刻保护专项试点”,试点取得的科研成果将推广至全国的石窟石刻保护。 据悉,全国不少石窟石刻存在风化、生物侵蚀等各种病害。为了抢救国宝,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专项试点。目前,川渝石窟保护作为国家重大文物保护项目已获国家文物局同意立项,并初步纳入《国家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